2025 年秋季小学五年级学生将启用新版教材,新教材更侧重跨学科知识灵活运用!为方便同学们在暑假提前预习新学期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 2025 青岛版新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以图片形式呈现,希望对同学们的暑假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小学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禾沐教辅网”( ID: hemujiaofu )
以下是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2024 版的目录内容,以自然段落形式呈现:
一、今天我当家 —— 小数乘法
本单元以 “家庭生活” 为情境主线,系统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实际应用。教材通过 “超市购物结算”“食谱配料计算” 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如 1.5×3)和小数乘小数(如 0.8×0.6)的算理,掌握积的小数点定位方法。设置 “估算购物预算”“计算电费单价” 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设置 “积的变化规律” 专题(如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 10 倍,积不变),并通过 “家庭装修面积计算” 案例,强化运算能力与模型思想。单元末设置 “设计家庭一周开支计划” 的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小数乘法优化家庭预算。
二、图案美 —— 对称、平移与旋转
本单元聚焦图形变换的认识与应用。教材通过 “窗花剪纸”“瓷砖拼贴” 等艺术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如对称轴两侧完全重合),掌握平移(沿直线移动)和旋转(绕定点转动)的操作方法。设置 “用七巧板拼搭对称图案”“模拟摩天轮旋转轨迹” 等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结合 “建筑设计中的图形变换” 问题,例如分析故宫建筑的对称布局,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美学中的应用。单元末设置 “设计班级文化墙” 的创意活动,鼓励学生用对称、平移与旋转设计个性化图案。
三、游三峡 —— 小数除法
本单元以 “三峡旅游” 为情境背景,系统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 “游船票价分摊”“行程时间计算” 等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 12.6÷3)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 7.2÷0.6),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规则。设置 “估算景区门票价格”“比较不同游船的速度” 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运算能力。教材特别设置 “商的变化规律” 专题(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商不变),并通过 “三峡水位监测数据处理” 案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单元末设置 “制作旅游费用对比表”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优化旅游方案。
四、走进动物园 —— 简易方程
本单元以 “动物保护” 为情境主线,系统学习简易方程的概念与应用。教材通过 “猴子与孔雀数量关系”“饲料分配优化” 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如 2x+3=9),掌握等式的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数,等式仍成立)及解方程的方法。设置 “模拟动物收养流程”“计算动物活动空间” 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设置 “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专题,例如通过 “两只熊猫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的情境,让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模型。单元末设置 “设计动物园参观路线” 的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方程优化参观方案。
五、生活中的多边形 —— 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围绕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与应用展开。教材通过 “校园种植园规划”“社区绿地设计” 等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底 × 高)、三角形(底 × 高 ÷2)、梯形(上底 + 下底)× 高 ÷2)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设置 “用方格纸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测量校园花坛面积” 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与空间观念。结合 “土地面积单位换算” 问题,例如将公顷转换为平方米,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教材特别设置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专题,通过 “设计多功能活动场地” 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单元末设置 “绘制校园平面图” 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边形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团体操表演 —— 因数与倍数
本单元以 “校园活动” 为情境主线,系统学习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应用。教材通过 “团体操队列排列”“活动分组优化” 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 6 是 2 和 3 的倍数,2 和 3 是 6 的因数),掌握 2、5、3 的倍数特征(如个位是 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设置 “寻找班级幸运数字”“设计游戏抽奖规则” 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与逻辑思维。教材特别设置 “质数与合数” 专题,通过 “密码锁设计” 的情境,让学生理解质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与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区别。单元末设置 “组织班级运动会” 的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设计合理的分组方案。
七、绿色家园 —— 折线统计图
本单元聚焦折线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教材通过 “城市绿化面积变化”“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等环保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掌握数据收集、整理与绘图的完整流程。设置 “调查班级垃圾分类情况”“分析家庭用水量趋势” 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与决策能力。教材特别设置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专题,例如通过 “比较不同城市的绿化率” 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适用场景。单元末设置 “撰写环保调查报告” 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并提出改善建议。
华佗小知识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