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备考群
01
科目一:1.下列哪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其中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并未明确规定学生的受教育权。
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选项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综上,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科目一:2.某学校校长非常重视学校的成绩排名情况,为了提高本校的竞争力,提出连续两个月成绩倒数的班级扣除该班班主任的工资。该校长的做法( )。
A.侵犯了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权
B.侵犯了班主任的报酬待遇权
C.侵犯了班主任的指导评价权
D.侵犯了班主任的进修培训权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报酬待遇权。《教师法》第七条第四款规定,教师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教师的报酬必须按时发放,不得拖欠教师的报酬,不得克扣或变相克扣教师的工资。题干中校长克扣老师工资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侵犯了班主任的报酬待遇权。故答案选择B。
选项A,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教师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任何个人或部门都无权干涉。
选项C,指导评价权是教师的基本权利之一,《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题干中没有描述关于评价学生的内容。
选项D,进修培训权是教师职业权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教师法》第七条第六款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AC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选B。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科目二:社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题干中学生日记是学生的私人信息,所以未经学生同意查阅学生日记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答案选择B。
选项A,名誉权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与该题干不相符,故排除。
选项C,财产权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D,学生最基本的权利是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学生有平等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权利。与该题干不相符,故排除。
AC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选B。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科目二: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初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故ACD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择B。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华佗小知识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