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赵冉|笔尖上的觉醒:一个“作业困难户”的逆转手记

赵冉|笔尖上的觉醒:一个“作业困难户”的逆转手记

华佗小知识 2025-09-04
导读【赵冉专栏】笔尖上的觉醒:一个“作业困难户”的逆转手记原创作者|赵冉(女,硕士研究生,山西省晋中市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学科教学,班级心理建设与管理)晚自习的铃声像一道催命符,我盯着摊开的数学练习册,第3题的函数图像在眼前扭曲成一团乱麻。同桌小林已经写满半页草稿纸,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我听来却像嘲讽。这是高二上学期的某个普通夜晚,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三个月后,我会捧着写满解题思路的笔记本,在台灯下舍不得合上。“陈阳,这道题辅助线怎么画?”前桌转身递来物理卷子,我盯着题目里的斜面和木块,大

【赵冉专栏】

笔尖上的觉醒:一个“作业困难户”的逆转手记原创作者|赵冉(女,硕士研究生,山西省晋中市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学科教学,班级心理建设与管理)

晚自习的铃声像一道催命符,我盯着摊开的数学练习册,第3题的函数图像在眼前扭曲成一团乱麻。同桌小林已经写满半页草稿纸,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我听来却像嘲讽。这是高二上学期的某个普通夜晚,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三个月后,我会捧着写满解题思路的笔记本,在台灯下舍不得合上。

“陈阳,这道题辅助线怎么画?”前桌转身递来物理卷子,我盯着题目里的斜面和木块,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时刻太常见了——从初中起,“作业”就是我的噩梦。老师布置的任务永远完不成,作业本上的红叉比对勾多,家长会上,班主任总会无奈地说:“陈阳很聪明,就是不爱写作业。”

这句话像贴在我身上的标签,时间久了,我也信了。我告诉自己“我天生不擅长做题”“写作业是浪费时间”,甚至在同学讨论解题技巧时,故意装作不屑:“反正我就算写了也考不好,不如省点力气。”现在回想,这不过是巴纳姆效应的陷阱——那些模糊的“不爱写作业”“不擅长学习”的评价,被我当成了专属标签,牢牢钉在自己身上。

转折点发生在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后。那次数学我只考了58分,试卷发下来时,我习惯性地想把它塞进抽屉,却被数学老师叫住。“陈阳,来我办公室一趟。”她的声音很平静,没有我预想中的批评。

办公室里,把我的试卷摊在桌上,没有指那些刺眼的红叉,反而指着最后一道附加题:“这道题的思路有点意思,虽然没算对,但辅助线画得很巧。”我愣住了——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老师夸过我的解题思路,他们只看到我没写完的作业和不及格的分数。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天生不爱写作业?”突然问。我点点头,像终于找到借口:“我总觉得写作业没用,还特别费时间。”笑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本:“这是我刚当老师时,一个学生的作业。你看,他刚开始的作业也写得乱七八糟,甚至还缺页,但后来……”

我凑过去看,第一页的字迹歪歪扭扭,还有几道题空着,可翻到后面,页面渐渐整洁,每道题旁边都多了一行小字,写着“今天用了两种方法解题”“这里之前算错了,现在改过来了”。“这个学生一开始也说自己不爱写作业,”说,“但后来他发现,写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是帮自己找到不会的地方。你看,他最后高考数学考了138分。”

那天从办公室出来,我手里多了一本新笔记本。让我试试每天只写一道数学题,不用多,只要把解题步骤写清楚,再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思路。回到家,我对着数学练习册犹豫了很久,最终挑了一道最简单的选择题。

第一次认真写作业的感觉很奇怪。我没有像以前那样随便填个答案,而是拿出草稿纸,一步一步演算。其实那道题不难,只是我以前从来没耐心看完题目。当我把解题过程完整写在笔记本上,甚至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时,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原来我不是“不会写”,只是一直没敢试着认真写。

第二天,我把笔记本带给看。她翻了翻,在我的笑脸旁边画了个星星:“明天可以试试两道题,一道选择,一道填空。”就这样,我开始了“每天多一道题”的计划。起初确实很难,有时候遇到不会的题,我还是会想放弃,但的星星和那句“思路很巧”总在耳边提醒我:我不是“作业困难户”,只是需要慢慢找方法。

改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三周后的一个晚自习,我写完数学作业时,抬头发现教室里只剩我一个人。窗外的路灯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写满字迹的练习册上,我突然意识到——我不仅写完了当天的作业,还多做了两道拓展题。更让我惊讶的是,我没有觉得累,反而因为解开了一道难题,心里满是成就感。

同桌小林发现了我的变化。有天早上,他看到我在写英语作业,惊讶地说:“陈阳,你居然主动写作业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反驳,而是把作业本递给他:“你看这道完形填空,我昨天查了好几个生词,现在终于懂了。”小林凑过来,指着其中一个空:“这道题我昨天也错了,原来应该选这个!”那天早上,我们第一次一起讨论作业,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本上,暖融融的。

随着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的试卷上,红叉渐渐少了,对勾多了起来。以前看到就头疼的物理公式,现在能熟练地写在草稿纸上;以前总记不住的英语单词,因为每天在作业里反复出现,慢慢也印在了脑子里。更重要的是,我不再害怕写作业——当我把作业当成“找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应付老师”的任务时,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也从嘲讽变成了鼓励。

高二下学期的家长会,班主任第一次在家长面前夸我:“陈阳现在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会主动做拓展题,成绩进步特别大。”我坐在教室后排,看着妈妈眼里的笑意,突然想起说的话:“别被别人的评价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要自己说了算。”

现在的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作业本。有时候遇到难题,我会对着草稿纸发呆,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放弃——我知道,每多写一道题,就是在撕掉贴在身上的“不爱写作业”的标签。那些曾经让我恐惧的函数、公式、单词,如今变成了笔尖下的伙伴,陪着我一点点靠近自己的目标。

我终于明白,所谓的“不爱写作业”,不过是巴纳姆效应编织的谎言。我们总容易被模糊的评价困住,以为自己天生就该是“不擅长学习”“不爱写作业”的人,却忘了试着迈出第一步——也许只是认真写一道题,也许只是多查一个生词。当你亲手拿起笔,写下第一个字、第一个公式时,那些虚假的标签,就会在笔尖下慢慢碎裂。

晚自习的铃声再次响起,我低头翻开新的练习册,笔尖落下时,没有犹豫,只有坚定。窗外的月光洒在笔记本上,照亮了扉页上我写的那句话:“我不是天生不爱写作业,我只是在慢慢学会和它做朋友。”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