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科技大学自从2025年成立并首次招生以来,就成为很多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它的定位是“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
这所办学目标,对标斯坦福的民办大学。首届本科虽然只招了50名学生,但录取分数线可不低,在很多省份都超过了600分,最高分甚至达到683,生源质量可以说相当不错。
但开学之后,学校的一些做法却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被质疑,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技校没有区别,被曹德旺一句霸气发言回怼。
学校被诟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别的学校新生入学都是课本教材一大堆,福耀科技大学开学之后,学生人手一份就业岗位清单。
别的大学,大一学的都是基础理论,这里大一整个学期的课程,都是根据大厂企业未来四年的需求来定制。
别的大学先学高数,这里直接讲产业中的实际故障案例。更引人注目的是,实践课比例超过50%,这就和技校的课程安排,相差无几。
所以,不少网友诟病说,好好地大学生,高考600多分,最后上学学的都是基础的技术活,这初中毕业就能学。
但也有学生表示,大学就是为了就业做准备。学校这样教学,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上手工作,不是很好吗?
就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曹德旺的发言,让大家终止了讨论,没办法,这句话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
曹德旺表示,学校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争议,但是学校承诺毕业生一定会有一份好工作,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学校会保底提供年薪25万的岗位。
年薪25万,这个数字是很多学生想都不敢想,清北毕业,也不一定有这个待遇。也是这句霸气发言,直接堵住了小黑子的嘴。
福耀科技大学新式的教育模式,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大学的教育定位,到底是不是对的,或者说,大学到底应该怎么教,
我们需要更多新式教育,来修改传统教育模式
大家对福耀科技大学有这种教育模式上的争议,主要是从前,大家对大学教育的定位,是很清晰的。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大学本科教育,尤其是工科,主打理论基础。高数、大学物理这些课几乎必不可少,通识教育也占一定比例。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未来不管深造做研究,还是转向其他领域,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缺点是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发现学的用不上,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反而没学到,得重新培训。而福耀科技大学的做法完全是另一条路。
它非常明确,就是对准就业,企业需要什么我就教什么,实践环节大幅加强,甚至承诺毕业后的薪酬。
这种做法好处很明显,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上手,减少企业和个人的适应成本,但质疑的声音也很集中:不学高数,学生将来怎么搞深入研究?
这么早就把课程绑在具体岗位上,会不会导致知识面太窄?万一过几年行业需求变了,学生会不会很难转型?
还有,那个“保底25万年薪”听着吸引人,但四年后真能兑现吗?又没有白纸黑字的合同,到时候怎么落实?
笔者寄语:
福耀科技大学虽然走红了好几年,但今年毕竟是第一年。未来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随意,大家对于教育的冲击,和学生未来的走向,保持观望态度就好,我们等待4年之后的结果。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佗小知识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