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拖欠工资时,可先协商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投诉、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投诉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仲裁需在一年内向劳动争议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收集证据。
法律分析
在用人单位拖欠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注意,收集相关证据证明。
拓展延伸
应对老板指控挪用资金,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面临老板指控挪用资金的情况时,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首先,保持冷静并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工资单、货款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和合法的。其次,与律师咨询,了解相关法律条款和权益保护措施。律师可以为您提供专业意见和法律援助。此外,与老板进行沟通,解释自己的行为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分期偿还或提供其他补偿方式。如果无法与老板达成一致,可以考虑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并追回应得的工资。最重要的是,遵守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持合理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结语
维权有法可依,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先协商解决,如无果可采取以下法律途径:1.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在一年内提出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需收集相关证据。面对指控挪用资金,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咨询律师,了解法律条款。与老板沟通解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无法达成一致,可考虑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遵守法律程序,合理沟通,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