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舌的简体是:长舌。
长舌的拼音是:cháng shé。注音是:ㄔㄤˊㄕㄜˊ。词性是:名词。结构是:长(独体结构)舌(上下结构)。
长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长舌详细内容】
(名)比喻爱扯闲话,搬弄是非:~妇。
二、引证解释
⒈长长的舌头。比喻好说闲话、搬弄是非。引《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郑玄笺:“长舌,喻多言语。”汉焦赣《易林·家人之谦》:“尹氏伯奇,父子相离,无罪被辜,长舌为灾。”唐李观《晁错论》:“遂摇长舌,交搆七国,借诛错为名。”《明史·周宗建传》:“离间之渐,将起於蝇营;谗搆之衅,必生於长舌。”⒉指利舌,喻能说善道、出语厉害。引《西游记》第四九回:“这和尚卖此长舌,胡夸大口。”
三、综合释义
长长的舌头。比喻好说闲话、搬弄是非。《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郑玄笺:“长舌,喻多言语。”汉焦赣《易林·家人之谦》:“尹氏伯奇,父子相离,无罪被辜,长舌为灾。”唐李观《晁错论》:“遂摇长舌,交搆七国,借诛错为名。”《明史·周宗建传》:“离间之渐,将起於蝇营;谗搆之衅,必生於长舌。”指利舌,喻能说善道、出语厉害。《西游记》第四九回:“这和尚卖此长舌,胡夸大口。”
四、汉语大词典
(1).长长的舌头。比喻好说闲话、搬弄是非。《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郑玄笺:“长舌,喻多言语。”汉焦赣《易林·家人之谦》:“尹氏伯奇,父子相离,无罪被辜,长舌为灾。”唐李观《晁错论》:“遂摇长舌,交搆七国,借诛错为名。”《明史·周宗建传》:“离间之渐,将起于蝇营;谗搆之衅,必生于长舌。”(2).指利舌,喻能说善道、出语厉害。《西游记》第四九回:“这和尚卖此长舌,胡夸大口。”
五、关于长舌的成语
六、关于长舌的诗词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