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波澜壮阔、
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1、气势磅礴拼音:qì shì páng bó释义:形容气势极其宏壮雄伟。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势磅礴,凛冽万古存。”译文:是气势宏壮雄伟,态度严肃,令人敬畏万古长存。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气势雄伟。例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第一页。
2、气吞山河读音:qì tūn shān hé释义: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译文:(韩信)背弃项羽投奔刘邦,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气势雄伟。近义词:气壮山河反义词:萎靡不振例句:红军以气吞山河之势,向江南挺进。
3、波澜壮阔读音:bō lán zhuàng kuò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澜壮阔。”译文:旅途行客的贫苦艰辛,水路的壮阔漫长。近义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反义词:一潭死水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运动等。例句:万里长江波澜壮阔,滚滚东流。
4、浩浩荡荡读音:hào hào dàng dàng释义:原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出处:先秦·诸子《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译文:滔滔的洪水普遍危害人们,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弥漫接天。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近义词: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铺天盖地反义词:风平浪静例句: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向黄河边进发。
5、声势浩大读音:shēng shì hào dà释义: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译文: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不可抵敌。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反义词: 无声无息、偃旗息鼓近义词:大张旗鼓、气壮山河例句:等我们回去后,再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斗争。
形容宏大雄伟的词语
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气壮山河 万马奔腾 气势恢宏 汹涌澎湃 排山倒海 气势如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