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⒈稻田选择
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⒉放养与管理
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
泥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泥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①稻田的表层温度非常适宜泥鳅的生长。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喜欢夜间在浅水处觅食,而稻田的水位浅,底质肥沃,正好满足这个要求。
②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特别突出。在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 稻田为泥鳅的摄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泥鳅在稻田中生活,可吃掉稻田中的多种生物,包括蚯蚓、水蚯蚓、摇蚊幼虫、枝角类、紫背浮萍、田间杂草以及部分稻田害虫,甚至可以不投饵,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部分功能,节省农药,减少粮食污染。 同时,泥鳅的排泄物对水稻起到追肥的作用,农户可减少肥料的投人。
③泥鳅具有在水底泥中寻找底栖生物的习性,其觅食过程疏松了土壤,破碎了土表“着生藻类”和氮化层的封固,从而促进水稻根部微生物活动,又加速肥料的分解,促使水稻分枝根加速形成,壮根促长。
④成鳅在稻田浅水中游动,能促进水层对流、物质交换,特别是能增加底层水的溶氧。
⑤泥鳅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是合理有效的生态循环。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