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注册考试题目计算过程的评阅,在此过程中发现不少非技术性因素(其实不见得没有掌握题目考察的内容)而失分的情况,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铅笔作答。卷子的说明部分已明确要求不可以以铅笔作答,但是还是有不少以铅笔作答的,以铅笔作答是无效的,从而造成失分。
2、写有计算过程的卷子应把选择的答案清楚填写。有不少人采用打勾、划圈的方式,甚至没有对所选答案进行填写,这些都是不行的。即使计算完全正确,也会造成失分,十分地可惜。
3、对于计算过程的书写应力求完整且思路清晰。如果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即使发生一些数值运算错误(当然数值运算错误也应尽量避免),一般也不会失分,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虽然有数值运算错误,但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计算过程不完整,也很容易造成失分。
4、计算中应注意各种参数的正确选用,例如计算跨度、净跨、材料强度的调整系数、内力的调整系数等。因此复习时不但要搞清楚应用那一个公式,还要搞清楚公式里的每一个参数的意义。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计算墙梁托梁剪力的问题,很多人以托梁的计算跨度代替了托梁净跨,从而失分。还有在木结构的几个题目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材料的调整系数。
5、很多题目的正确答案,其实并不需要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但由于卷子的要求和评阅是针对计算过程的,因此此类的题目还是应该写出计算过程或者说通过计算求得正确答案。
6、即使再简单的计算过程也应完整的写出来,仅仅列一个规范条文为是不可以的。例如有个题目是验算板配筋率的,那么最小配筋率取值的计算、满足最小配筋率的配筋值的计算都应有计算。还有一个题目,考的是框架梁顶的通长钢筋配筋值,简单地把已给出的梁顶梁底配筋值较大者除以4就可以得出,因此很多人就没有列出计算式,仅仅简单列了一个规范条文,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其实具体的规范条文反而可以不写(写了当然更好)。
7、计算应力求准确。针对抗震规范6.3.4.2条有一个题目,很多人对此题目应该说完全可以正确作答,但由于没有严格地去求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例如求的是梁外皮处柱截面弦长,从而引起的误差足以失去正确答案。
8、计算值与备选答案完全一致并不一定说明是正确的,往往准确的正确答案与备选答案的任何一个都不完全一致,应该注意到卷子的用词——“最接近”。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时出题者自己做标准答案时就出错了,造成一些不大的误差,从而出现备选答案没有一个与准确的正确答案完全一致。因此在答题时应充分相信自己,对于有充分把握的题目不要去强求与某一个备选答案完全一致。阅卷时就发现有人本来计算完全正确,可能由于数值与备选答案的任何一个都不相同,因此去做了修改,与某一个备选完全答案相同了,但是却是错误的。
9、题目提供的条件应仔细阅读,明白其在工程上意味着什么,特别是钢结构部分的题目。例如杆件的计算长度(特别是平面外杆件的计算长度),题目不会直接给出,但会提供一些判断的信息,很多人会忽略到,从而造成取值错误。对于一些非完全对称构件(例如T型),应注意其放置方向,有这样一个题目,几乎所有人都搞错了。部分题目会有一些提示,这些提示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必经途径,如果你在答题过程中没有用到,那么你的答案一定是错误的。
10、计算应注意多条件控制。有很多计算要通过多个公式进行计算,对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后取较大值或较小值。例如木结构有两个题目,由于有两个控制条件,通过计算会得到两个数值,比较以后选取较小者得到正确答案,很多人只考虑了一个条件,就很难得到正确答案,更不用说计算的完整性了.
一级考试总结 1900字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 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 (键盘)输入方法。
5.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 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 (Internet)简单应用。
考试内容
一、 基础知识(20分)
1. 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 数制的概念,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3. 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码; 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的基本概念。
4.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和病毒的防治。
二、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 输出设备的功能。
2.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 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初步知识。
三、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25分)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DOS、Windows、Unix、Linux)。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目录(文件夹)、 目录(文件夹)树和路径等。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1)Windows概述、特点和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
(2)Windows“开始”按钮、“任务栏”、“菜单”、“图标”等的使用。
(3)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4)掌握资源管理系统“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文件和文件 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更名、查找、打印和属性的设置。
(5)软盘的格式化和整盘复制、磁盘属性的查看等操作。
(6)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7)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DOS方式。
(8)快捷方式的设置和使用。
四、 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25分)
1. 字表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 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3. 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与打印。
4. 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文档排版的基本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5. Word的图形功能,图形编辑器及其使用。
6. Word的表格制作功能:表格创建,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五、 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15分)
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中文Excel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
3. 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4. 单元格的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5. 数据清单的概念,记录单的使用,记录的排序、筛选、查找与分类汇总。
6. 图表的创建和格式设置。
六、 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和使用(7分)
1. 中文PowerPoint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 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3. 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用。
4. 幻灯片的插入和删除,演示顺序的改变、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 置,多媒体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七、 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应用(8分)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 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接入方式。
3. 因特网(Internet)的简单应用:拨号连接、浏览器(IE)的使用、电子邮件 (E-mail)的收发和搜索引擎的使用。
考试方式
1. 笔试:90分钟。
2. 上机操作:60 分钟。
在指定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汉字录入能力测试(录入120个汉字,不限输入法,限时10 分钟)。
(2)Windows的使用。
(3)Word操作。
(4)Excel 操作。
(5)PowerPoint操作。
(6)Internet的拨号连接、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E-mail)收发。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