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应届毕业生身份。即将毕业或已毕业但未超过择业期限的学生,签订合同前解除劳动关系仍属应届毕业生。已缴纳社保的单位可能不认定其为应届毕业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提供真实信息。
法律分析
签劳动合同一般不影响应届毕业生身份。应届毕业生主要指在应该毕业年份毕业的毕业生,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即将要毕业,但还没有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尚未超过择业期限的。
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但在拿到毕业证书前解除劳动关系的,仍然属于应届毕业生。当事人在拿到毕业证后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择业期前解除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与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还是按照应届毕业生建立劳动档案。
劳动者已经缴纳过社保的,部分单位会认定该劳动者不再属于应届毕业生。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何影响?
劳动合同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确保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有一定的保障。劳动合同规定了雇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雇主和员工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工作关系。其次,劳动合同还能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确保他们的劳动权益得到维护。同时,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应届毕业生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例如培训、晋升等。然而,如果未能签订劳动合同,应届毕业生可能会面临就业不稳定、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影响其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因此,劳动合同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结语
签劳动合同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具有重要影响。劳动合同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和法律保护,确保劳动权益得到维护。同时,劳动合同还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未能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就业不稳定和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因此,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五章 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和有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应当密切联系,实行产教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5修正):第五章 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五十一条 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规定。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