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位神奇的老师,在他的手下,再乱的班级也能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他是特级语文教师,能用二十节课教完两百节课的内容,他从不留作业、不批改作文,学生成绩整体照样名列前茅。
他任盘锦市教育局13年,令盘锦市每年的升学率都遥遥领先。他是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儿子以优异成绩进入清华大学。他的名字,叫做魏书生。
以下内容为魏书生一场精彩演讲。
人只是渺小的微生物,
要有谦卑敬畏之心
大家好,今天我向各位在座的家长,学生,老师,志愿者学习,向大家
发布时间:2024-12-14
-
云南作为我国的边疆省份,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在国防建设和军工领域的需求日益凸显。考生在报考国防类专业时,云南的特殊地理和产业背景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机遇。本文将从云南高校特色、热门国防专业、就业前景和实际案例等方面详细探讨云南国防类专业的优势与适合人群。一、云南高校的国防类专业概况云南的高校中,有多所学校设置了国防相关专业,培养方向涵盖国防科技、工程技术和指挥管理等领域,既服务于建设,也为国防相关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代表性高校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工程类学科的领军院校,其机械工程
发布时间:2024-12-14
-
在谈论对不对之前,你得先问问究竟是不是。中式教育未必是广泛认知里的“先苦后甜”。前段时间项飙老师来我校讲座,主题就是中国年轻人对自己的“残酷”和强制依恋(compulsory attachment)。我觉得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很对:
当代中国青年所面对的,并非家长/社会明面上讨论的一场先苦后甜的马拉松,即为实现某个单一目标(高考/好工作)的延迟满足;而是无休止的短途冲刺,步步为营,一步不许错。在这个过程中,当下的意义消失了,我们活在永恒的“为未来做准备”之中。
他可能会在近期发表这篇文章,但国内未必
发布时间:2024-12-14
-
近日,从教育部获悉,2024年度《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补工作已完成,共新增40个新专业,其中包括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这一增设数量创下了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的新高。新增专业的设立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人民生活需要、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价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扣产业前沿此次增补的一批专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包括电子信息材料应用技术、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智慧综合能
发布时间:2024-12-14
-
编者按:在当今社会,教育无疑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教育在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后,已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社会各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人才。然而,在这看似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一读EDU(微信ID:yidu_edu)分享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的深刻见解。王蓉教授深耕教育财政研究领域多年,提出了中国教育隐藏的深层次矛盾与迷思。从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的断裂;从教育财政的公平性争议,到应
发布时间:2024-12-14
-
职称评审有一个通过率,意思是说,不是所有申报教师都能成功晋升,有一部分会被淘汰。有人说,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是荣誉不过硬还是材料有问题?上级也不告诉,如果能给指出问题所在就好了,来年再报好吸取教训啊,免得再犯错啊。这个想法是好的,但这个愿望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评审是综合评审,非是某些人、甚至是自诩为参与者、有内部消息人想象的那样,像高考一样,先确定一个通过率,计算出通过人数,然后给申报者“打分”,划出一个分数线,最后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额满即止,余下淘汰!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办法》(
发布时间:2024-12-14
-
↑点击上方 『中小学生阅读』关注吧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 课外阅读。
语法是理解英语逻辑的核心。语法不好的同学,处理简单句尚可;遇到复杂句型时,就晕头转向了。所以,要彻底读懂英语,必须在语法上下苦功夫。今天,我们彻底解析一下这些句子成分。(下图为:一个复合句中,所有的句子成分。)
1
第一:英语中的“主语”
1. 主 语的含义:
主语即“动作的发出者”(主谓宾结构中)或者“表述的对象”(主系表结构中),
发布时间:2024-12-14
-
原创:查理生2 来源:十二点读书 一走进任何一个城市的周末,不难发现,各类培训机构门前总是人头攒动,孩子们像赶场一般穿梭其间,似乎只有不停地“充电”,才能确保未来不被时代淘汰。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被无形地裹挟进了快餐文化的漩涡。家长们盲目追求成绩与技能的现象,不仅让孩子承受了过重的心理负担,还可能扼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欲。教育,其实需要家长静下心来,好好抓抓学生的三大习惯,阅读、运动、兴趣爱好。二阅读:人一辈子的心路历程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24-12-14
-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教育也面临着一场大变局,这种变化要求学校探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年会现场
2024年12月7日,主题为“教育的民间智慧与探索”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召开,来自 10所创新学校、学习中心和乡村学校的创办人,一起分享了他们的前沿思考和实践探索。他们打破传统学校固有的结构和模式,以独特的实践丰富了教育资源的供给,提供了多元多样的选择,激发了教育活力,呈现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新样态。
项贤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发布时间:2024-12-14
-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995:亲眼目睹孩子“变废”全过程,我才明白:叛逆的其实是父母来源 | 洞见父母(ID:fmczs100),作者禾苗昨天,接待了一对夫妻。丈夫45岁,公司高管,年入百万,手底下管着一大群人。唯独拿自己孩子没辙。15岁的儿子,在家经常对他和妻子爆粗口。像个炮仗一样,一点就着,好好说话孩子也不爱听。现在,干脆学也不去上了。这个爸爸很痛苦:“你说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孩子的妈妈,在一旁抹眼泪。这是咨询室里常见的一幕,每个家长都带着困惑而来:为什么乖巧的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化身“恶魔
发布时间: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