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浙江省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7日全部结束。共有29.6万名学子明确了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录取率高达约94%,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也有1.9万名学子,因为高考成绩的原因,未能进入大学就读。
从教育的心态上看,网友们、老师们、家长们和考生们,最希望录取到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就读,毕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才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那么,2025年浙江省高考,共有多少考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呢,一起来看一看。
发布时间:2025-08-11
-
在当今社会的就业市场和高等教育领域,文科与工科专业的发展态势正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从就业数据来看,文科生的就业率目前仅为62%,而工科生则达到了78%。这一差距背后,反映出了市场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倾向。如果文科专业的这种就业状况再持续拖上一年,预计将会有25万个就业名额消失不见。
以高校的专业调整为例,西北大学做出了砍掉历史系的决定。这一举措并非偶然,而是学校基于对未来就业市场和学科发展趋势的综合考
发布时间:2025-08-10
-
高考招生季,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云南考生家长群中激起了千层浪。本科线竟然连续下降了40分,并且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次征集志愿。一时间,家长们在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调侃道:“再降下去,都要有‘七本’了。”
今年云南本科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从最初的430分降到了390分,历史类则从465分降到了425分。然而,即便如此大幅度的降分,经过六轮征集志愿,招生工作依然没有招满。在这场招生困局中,主角是云南
发布时间:2025-08-10
-
原创 & 来源:明眼看看看 “现在学校,将课排得太满了;现在老师,将课上得太满了。有两句话不需要质疑,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昨天参加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以上是我发言的一部分。在会上,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创新拔尖人才区别于一般优生最大特质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自学力和研究力。学习有学得、习得和悟得,但是,我们的学校每周给学生习得的时间有多少?我们的学校为学生的悟得创造了怎样的环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学校都不敢“放”。因为不放心,所以不放手。被填满,成
发布时间:2025-08-10
-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相信不少人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 “你的第一学历是什么?” 等问题。而因为第一学历不满足用人单位要求而受到拒绝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今天就来说说关于第一学历的那些事。一、什么是第一学历? 第一学历,一般是指通过高考,被高等学校录取并完成全日制学习后所获得的学历,即我们大众所认知的 “本科” 或者 “专科”。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学历强调的是 “普通全日制” 教育形式,而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非全日制学历为第二学历,含金量不如第一学历。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说:“知之
发布时间:2025-08-10
-
从“能上课”到“上好课”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往往带着对教育的热忱与些许手足无措。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与师生关系。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我们梳理出30条课堂“避坑指南”,帮新教师少走弯路,快速实现从“能上课”到“上好课”的跨越。一、课堂教学:用专业细节筑牢教学根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专业的教学行为能让知识传递更高效,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用心。1. 备好课再进门,带状态进教室备课不仅是写教案,更要预设学生可能的疑问;衣着得体不是“刻板”,而是用外在状态传递对课堂的尊重,避免因衣衫
发布时间:2025-08-10
-
近年来,偷偷更改孩子高考志愿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实则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无情地摧毁着孩子们精心构筑的未来蓝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众多考生身上的悲剧,每一个故事背后,都隐藏着孩子的无奈、痛苦与挣扎。
2024 年高考,林浩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聪明才智,取得了 658 分的优异成绩。经过深思熟虑,林浩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毅然决然地将计算机专业填在了志愿表上。
发布时间:2025-08-10
-
招生季下,湛江科技学院的招生情况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民办高校发展困境的强音。今年,这所学校仅迎来了11名新生,校园里空出了多达6355个座位。这样的场景,与其说是一场正常的招生活动,倒不如说是一场直播翻车现场,赤裸裸地暴露了学校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湛江科技学院此次的招生数据却令跌眼镜。想象一下,偌大的校园里,那些空空荡荡的座位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失落与无奈。这种招生的惨淡局面,不仅仅是数字上
发布时间:2025-08-11
-
河南的一位男生成为了志愿填报“风云故事”的主角。这位男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611分的成绩。在填报志愿时,他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报考了兰州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兰州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在业内拥有
较高的声誉和认可度。然而,最终的录取结果却让跌眼镜,他被调剂到了土木工程专业。
这一结果如同一颗重磅,瞬间在家庭中激起了千层浪。家长对此气愤不已,甚至怀疑老师是不是收了好处才
发布时间:2025-08-11
-
有25篇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其作者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这一数据犹如一颗重磅,在学术界激起层层涟漪。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年轻的作者们似乎对论文排名等世俗的衡量标准并不在意,他们专注于科研本身,沉浸在探索未知的乐趣之中。
在学术圈,施一公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施一公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光环。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自己在清华和普林斯顿的辉煌履历“撕了”,来到杭州创办了一所独
发布时间: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