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已经到了后半段,我早已能够完全融入那个工作环境,熟悉那种工作节奏。每天7点多出发,到晚上17点下班。我已经能够胜任原子荧光的工作。在第四周的工作里,我们被安排的工作任务稍微少了些,没有像前两周那么多,不过本周原子荧光光度计却没少给我们惹麻烦,所以一周下来,几乎都是在对付那台仪器。
原子荧光光度计似乎故意给我们出难题或者说它想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所以麻烦总是不断。也好,杨老师说得对,有问题反而是好事。就在星期一,荧光机开始出现测量值很平行,都跟标准空白值接近,甚至连标准曲线的值都近似空白,完全没有应有的梯度变化,这是什么问题呢?我们对整个实验过程做了分析,首先怀疑稀释液、还原液、氩气的问题,所以说干就干,全部该重配的重配,该检查的检查……可是等我们忙完一切后,问题还是没有什么改观,也许是仪器本身的问题……于是我们检查水分,检查管道,检查灯丝,结果一切正常,这是什么回事呢?看来是内部难以察觉的地方出现问题。会是哪里呢?没有梯度,我的第一直觉就是没有稀释到,难道是反应阀出现泄漏……后来老师回来了,一检查才发现原来炉丝断了,难怪测hg的时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hg的测量是不需要点火的。那么,炉丝为什么会那么容易断呢?一查资料发现,液体剧烈反应时会产生泡沫,泡沫被氢化物和载气带到原子反应器时被炉丝点火燃烧,结果泡沫里由于含有高浓度溶质,会在炉丝上碳化,使得炉丝电阻发生变化,在堆积处容易发生短路。
可是,到这里一切都解决了吗,问题就仅仅是如此吗?结果整了好久,炉丝是装上了,一检测,问题还是存在。看来出状况的不止一个地方。老师决定要拆开原子反应器开开,结果发现,石英管里面还有溶质堆积,很脏,需要清洗。于是我们将它拆下来放入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可以对难以清洗到的角落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光度计恢复了‘健康’运行。
第二天,工程师唐兵老师来农科院帮助我们,我们可不能错过这个学习的好机会,我们一咕脑问了好多关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问题,老师给我们也一一讲解了,他的回答都跟我们之前在书上或者实践中遇到的差不多。这让我感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多么的宝贵。下来的时间也许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我们会更加自信,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