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同学们团队合作精神,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青春风
  采的平台,校学生会决定举办“移动杯” 迎新篮球赛。
  一、主办单位:校学生会
  二、承办单位: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分会
  三、比赛参与者:全院同学
  四、比赛时间:XX年9月23日
  比赛地点:校篮球场
  五、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李成林 苗耕源 熊洁
  组委会成员:各二级院部
  六、筹备委员会:
  筹备委员会主任:林英
  筹备委员会副主任:甄松林 刘林
  赛务组组长:柳宇峰 于翅
  赛务组成员:全体(体育部)成员
  后勤组组长:张艳 肖惠 常鹏涛 唐林燕
  后勤组成员:全体校学生会成员
  保卫组组长:陈芬
  保卫组成员:全体(权益部)成员
  宣传组组长:王永辉
  宣传组成员:全体(宣传部)成员
  外联组组长:黄富林
  外联组成员:全体(联络部)成员
  裁判组组长:柳宇峰
  裁判组成员:各二级学院学生分会人员
  七、比赛流程:比赛分为初赛、半决赛、决赛,三阶段。
  1、初赛:
  将六支队伍(男、女)通过抽签分为a组、b组,组内进行循环赛,采取积分制,取每组一、二名直接晋级半决赛。
  (若小组赛出现三只队伍均为一负一胜,则按赛程累计分差定夺胜负。)
  2、半决赛:取初赛每组的前两名,由a组的第一对b组的第二,a组的第二对b组的第一。
  3、决赛:由半决赛赛出的两支胜队争夺冠军,另外两支队伍争夺季军。
  八、赛事安排:
  1、时间:本次比赛采用415(男)、412(女)分钟的比赛模式,半场的休息时间为5分钟;
  2、计时:罚球、换人、场外暂停均不停表;(特殊情况裁判要求停表的情况除外)
  3、球权:本次比赛仅上半场开始时跳球。比赛过程中采取球权轮替制;
  4、加时赛:比赛结束后若仍未分胜负,进入一次或多次的五分钟延长赛,不进行场地交换,中间休息两分钟;
  5、暂停:每队每场比赛1、3节均可以请求一次暂停;在2、4节各有两次暂停,每次限时30秒、第四节比赛最后3分
  钟不得换人以及暂停(特殊情况除外)。
  6、犯规:以队为单位,每节犯规超过5次(含5次),对方罚球2次,以个人为单位,全场比赛中犯规累计6次则罚
  下场(5次时工作人员提醒裁判)
  九、参赛办法:
  1、参赛资格:凡我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且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加比赛,以院系为单位组队,每队(男/女)限报
  运动员12人。另设领队一人,负责带队参赛及比赛时与举办方联系;
  2、比赛时须带学生证,赛前交临场裁判组验证,无证或人证不符者,不得参加比赛,对冒名顶替者一经查出,即
  取消本队比赛成绩和资格;
  3、各队队服尽量统一,或颜色尽量一致,易于辨认,需带有号码标识;
  4、迟到15分钟视为弃权,比赛判负于对方;
  5、以上比赛中,参赛队伍或己方观众对裁判判罚有意见而进行侮辱、恐吓者,裁判有权对该队队员及队伍进行制
  裁、罚球、罚出场外,经大赛组委会决定可取消其比赛资格。
  6、比赛中队长是队伍唯一发言人,比赛必须绝对服从裁判,有问题只能由队长向裁判提出。
  7、参赛队伍必须严格服从裁判,尊重对手,严禁有伤人或是报复等动作,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8、所有报名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理由代替另一队伍队员参加比赛。
  9、比赛前十分钟参赛的两只队伍由队长带领到检录处检录。
  10、如果参赛队伍不能如期参加比赛,必须提前两天通知主办方并说明原因。
  11、参赛队伍必须提前十分钟到场,正式比赛五分钟后未进入场地的队伍按弃权处理。
  12、比赛结束后,各队队长必须到裁判处签字,以保证比赛的可靠性。
  13、各队可自行组织啦啦队,并保证啦啦队的文明。
  十、奖项设置:
  冠军奖金:300元 奖杯奖状
  亚军奖金:200元 奖杯奖状
  季军奖金:100元 奖杯奖状
  十一、其他事项:
  1、各院系体育部组织报名并及将参赛队员名单上交校学生会体育部;
  2、如若出现天气下雨、或出现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3、校学生会认真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