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课重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足球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
  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愉快、轻松、创新的活动兴趣,使学生对足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基本规则有所了解及掌握能自己组队参加比赛。
  三、活动要求
  1、足球社团成员必须准时到规定场地,每次上课点名,检查出勤情况,发现缺席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反映。
  2、足球社团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要求学生自己自觉参加兴趣班的活动,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3、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认真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初步掌握运球、接控球、传接球、掷界外球射门等技术,学会简单的``进攻、防守战术、技术,学会自己组织足球比赛。
  4、要求学生爱护公物,活动结束,小队长负责把球归还器材室。
  四、管理办法
  1、成立社团组委会,设队长1名,负责社团的组织和纪律管理;团内分为2个分队长,分别负责2个小队的纪律管理和组织。
  2、每节课设球员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鼓励。
  3、采取轮流值日,小队负责制,负责器材的借用和归还。
  五、学情分析
  活动对象:八年级学生
  六、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年龄和身心不同特点,跟据不同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感受体验足球和兴趣和足球运动能力培养为主。教学内容中,多以游戏形式体现,提高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练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指导并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锻炼。儿童少年时期是发展身体协调灵敏、柔韧性的关键时期,因此协调灵敏、柔韧性练习会渗透到每课中。
  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从“引趣——育思——助练——展才”等方面展开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观思同行的境界。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参与的欲望,并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组成几人的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互相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相互帮助,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互动交流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比赛形式培养下也是个不过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七、指导老师
  
  八、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活动课。
  九、活动地点
  足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