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6篇)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6篇)

来源:华佗小知识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

  年年3月15日,今年有不同。因为疫情影响,具有仪式感的央视3月15日晚会延期播出,与往年铺天盖地讲保护不同,这几天促进消费的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声音一浪高出一浪。这并不代表消费者权益保护不重要,面临的形势不严峻。疫情的发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新视角。

  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给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从长远看,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有着强大的韧性,完全可以应付短期冲击。但不可否认,当前经济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餐饮等服务行业受到极大影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消费压抑,必然会带来行业压缩。正是为了推动消费市场复苏,多地发布倡议书,发放消费券,助力消费增长。

  这些应急手段,到底会发挥多大作用,有待实践证明。但稳消费就是稳经济,稳经济就是稳就业,这是确凿无疑的,其鲜明导向和强大决心贯穿于促进消费举措的全过程。消费行为的完成,既要看“口袋”,也就是袋里有没有钱;也要看“粮袋”,市场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还要看“脑袋”,也就是由消费环境支撑的消费体验。很难想象,在市场上到处充满陷阱,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掉进坑里,消费者怎么敢放心大胆地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看似落脚在消费者身上,其实最终受益的是经济社会。而这,对扫清制约消费的坛坛罐罐,对疫情背景下的消费环境,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永远的进行时,当下面临着“传统的消费痼疾未除,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崛起、新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展又带来了很多新型消费纠纷”的局面。一方面,在传统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依然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消费场景的变化,消费终端的转移,又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挑战。这次疫情期间,且不讲退票难、假冒伪劣口罩等问题,就拿作为新事物出现的“不接触消费”来说,未来会给消费维权带来什么挑战,很值得研究和重视。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

  3月15日消费者的节日,我昨天晚上看了央视的三一五晚会以后,我十分的感慨,这次和往年一样,都曝光了很多黑心商人的一些令人十分不齿的行为,看了这一次的晚会我对这些可怜的消费者感到十分的同情。

  这次令我最寒心的就是麦当劳,麦当劳它是全球连锁的.,没想到他们会这么黑心,这样的快餐店应该尽早曝光他。记者就去调查了一下,到了里面,工员们虽然看着特别忙,其实他们闲得很,他们炸出来的所有的薯条什么的,全都已经超过了保质期,它们的机器都发出了嘀嘀嘀嘀的响声,他们也不管,继续把更多的油炸类食品放进了保温箱。而且,令我们更加不齿的是,一个员工他拿出了很多牛肉,但是不小心掉在了地下,但是他们仍然不以为然的把那掉在地上了的牛肉给顾客吃。这是多么的恶心呀,这样的,应该趁早把他在全球的店都给拆了,以免他再一次祸害人间。

  然后讲的就是金子,千足金、三个九,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在黄金销售商店里看到表示黄金纯度的字眼。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所谓的千足金,它意味着我们购买的黄金首饰是由纯度能够达到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黄金打造出来的。

  但是加了“铱”就不行了,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当中与黄金紧挨着,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地相似,但它的价格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有很多很多的厂家把“铱”缠在金子中,做成首饰来卖给消费者,他们那这些金子就当真正的金子一样买,甚至价格还比金子还贵,如果大家都去买他的金子,那他就赚大了。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不良的企业家,他们会在很多很多的商品上做手脚,但是卖的价格比真品的还要贵,所以,以后我们就不要买他们的,让他们的奸计永远的不成。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

  正如专业人士所指出,当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着“传统的消费痼疾未除,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崛起、新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展又带来了很多新型消费纠纷”这样一种新局面。这要求旧的问题要加速解决,新的问题则要在法律、的修订和完善乃至资源投入等层面,作出新的调试。整个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应有更敏锐、高效的优化和完善意识与能力。

  从消费已成经济增长主动力的趋势来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更健康的消费环境,对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20__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8%;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而要激活消费潜力与活力,夯实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是最基础的配套保障。因此,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只是新消费语境下的“权宜之计”,更应成为持续强化的长久之策。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

  这周我观看了让消费者更有权力这个微电影。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在我们身边的事例。下文是我的观后感。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事例,就拿我们在小卖部买的辣条来说,很多都是三无产品。而相反的,许多商家强词夺理,说我们社会上说的三无产品都是骗人的,这都是三有产品。是啊,这些的确是三有产品,有寄生虫,有细菌,有病毒的“三有”产品。谁敢昧着良心说一句不是吗。再拿路边的什么超市直销大甩卖,全部都是欺诈消费者,你离开之后,都是不认识你。还有那些路边小吃,就拿学笑边上的一家串串香来说,他们的签子都是用来再用,他们的油也是在锅里,铁板上,烧了只是一个月,材料可能是不合格被淘汰的丸子,泡面。他们那里舍得扔掉呢?所以说这些人都是昧着良心赚钱,把我们的消费者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坑得不能再坑了。

  其实在学校的食堂里也是这样,那些人如果不把剩菜剩饭重新再煮过,他们还能靠什么生存呢,所以说有时候如果没有昧着良心赚钱,你就活不下去,这也是相对的,但有的情有可原,但有的就不能原谅。像路边摊的,家里有五层楼房,基本都是有钱的,可是他们却昧着良心来欺诈我们这些消费者。而在他们那里消费的多是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欺上瞒下的出去外面吃路边摊,这些人按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活该不是吗。而真正的遇事的时候还是走法律道路。这种人,哎…

  不过我们真正遇事的时候我们还是只能走法律道路,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消费者永远只能有被欺骗的份。如果不想惹事上身还是乖乖回家吃自己家的东西,家里的东西最安全。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

  叫外卖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对于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黑餐铺,我们和外卖平台可以做些什么呢?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支招,他表示自己一般只会订去过实体店的商家,而如果在不熟悉的地方,“准备订之前,我会先在地图APP上找到这家店,用街景看一下门面。”

  饿了么在刚刚到来的3月启动了“食品安全月”,第一周即对平台上超过100万商家开展飞行检查,查出并下线违规餐厅5257家。为落实线上发现、线下查处的'食安问题治理闭环,目前违规餐厅名单已同步至各地食药监供进一步处理。

  此前3月1日,饿了么推出全国首个外卖食安服务APP,将平台上的违规餐厅及时同步至监管部门;两日后,平台宣布将下发专属餐品包装封签,保证食物在配送环节隔绝外界污染;之后,饿了么廉正部配合“食品安全月”活动,加大对内部人员渎职的打击力度;饿了么联合蚂蚁金服、太平洋保险和国泰保险为其平台用户开辟食品安全理赔快速通道。

  此前,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也曾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相继公布了自己的食品安全制度和规范,引入后厨直播项目,美团外卖设立“首席食品安全官”,并推出“天网”、“天眼”系统——前者为入驻餐饮商户建立电子档案,跟踪其入网、经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后者“天眼”则对消费者点评数据进行语义识别分析,将其中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特别是负面评价内容进行量化和结构化,形成四大类和多个细分数据汇总信息,监管部门可以据此对商户进行动态监控检查。

  在经历快速扩张规模的粗放阶段之后,每一家外卖平台都开始意识到沉淀、品牌的价值,开始试着回归到服务好用户的初心。

保护消费者权益心得体会

  严格意义上来讲“3.15”还真不是个“节”。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此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在我国,中消协每年都会发布年主题,今年的主题为“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如果仅仅把“3.15”理解为“过节”的话,可能很难达成活动设定的初衷,也难以真正起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