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抽簪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抽簪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抽簪的词语解释是: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基础解释: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抽簪的词语解释是: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基础解释: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拼音是:chōu zān。 简体是:抽簪。 结构是:抽(左右结构)簪(上中下结构)。 繁体是:抽簪。 注音是:ㄔㄡㄗㄢ。

关于抽簪的诗词

《酒泉子·拄笏抽簪》  

关于抽簪的成语

抽抽搭搭  抽抽搐搐  瓶坠簪折  抽簪散发  皮里抽肉  持橐簪笔  簪笔磬折  抽抽噎噎  隳胆抽肠  

关于抽簪的词语

簪笔磬折  窃簪之臣  散发抽簪  持橐簪笔  皮里抽肉  遗簪堕屦  乞抽扢叉  线抽傀儡  隳胆抽肠  

关于抽簪的造句

1、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抽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引《文选·沉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李善注引锺会《遗荣赋》:“散髮抽簪,永纵一壑。”唐李深《游烂柯山》诗:“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宋乐史《广卓异记·御制送诗并序》:“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清曹寅《半轩至真州舟次即事》诗之二:“终须霖雨去,未老慎抽簪。”

二、网络解释

抽簪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综合释义: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文选·沉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李善注引锺会《遗荣赋》:“散髮抽簪,永纵一壑。”唐李深《游烂柯山》诗:“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宋乐史《广卓异记·御制送诗并序》:“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清曹寅《半轩至真州舟次即事》诗之二:“终须霖雨去,未老慎抽簪。”抽簪[chōuzān]拔取发际的簪。簪缨为仕者饰物,故以抽簪比喻弃官归隐。《南史.卷五六.庾域传》:「汝若固志,吾亦抽簪。」《文选.张协.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汉语大词典: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文选·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李善注引钟会《遗荣赋》:“散发抽簪,永纵一壑。”唐李深《游烂柯山》诗:“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宋乐史《广卓异记·御制送诗并序》:“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清曹寅《半轩至真州舟次即事》诗之二:“终须霖雨去,未老慎抽簪。”国语辞典:拔取发际的簪。辞典修订版:拔取发际的簪。簪缨为仕者饰物,故以抽簪比喻弃官归隐。《南史.卷五六.庾域传》:「汝若固志,吾亦抽簪。」《文选.张协.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其他释义:1.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