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雁塞的解释

雁塞的解释

来源:华佗小知识

雁塞的词语解释是:亦作'鴈塞'。亦作'鴈塞'。山名。基础解释:亦作/'鴈塞/'。亦作/'鴈塞/'。山名。

雁塞的词语解释是:亦作'鴈塞'。亦作'鴈塞'。山名。基础解释:亦作/'鴈塞/'。亦作/'鴈塞/'。山名。 注音是:一ㄢˋㄙㄞ。 结构是:雁(半包围结构)塞(上下结构)。 拼音是:yàn sāi。

关于雁塞的成语

雁断鱼沉  断雁孤鸿  雁南燕北  雁默先烹  河鱼天雁  雕心雁爪  双凫一雁  

雁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亦作“鴈塞”。山名。其地当在今陕西汉中一带。引《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齐刘澄之《梁州记》:“梁州县界有鴈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鴈栖集之,故因名曰鴈塞。”⒉亦作“鴈塞”。泛指北方边塞。引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山连鴈塞,野接龙坰。”宋裴湘《浪淘沙·并门》词:“雁塞説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综合释义:亦作“鴈塞”。山名。《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齐刘澄之《梁州记》:“梁州县界有鴈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鴈栖集之,故因名曰鴈塞。”其地当在今陕西汉中一带。亦作“鴈塞”。泛指北方边塞。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山连鴈塞,野接龙坰。”宋裴湘《浪淘沙·并门》词:“雁塞説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汉语大词典:亦作“雁塞”。山名。《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齐刘澄之《梁州记》:“梁州县界有雁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雁栖集之,故因名曰雁塞。”其地当在今陕西汉中一带。亦作“雁塞”。泛指北方边塞。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山连雁塞,野接龙坰。”宋裴湘《浪淘沙·并门》词:“雁塞说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其他释义:1.亦作'鴈塞'。亦作'鴈塞'。2.山名。

关于雁塞的词语

孤雁出群  河鱼天雁  双凫一雁  木雁之间  雁过留声  雁默先烹  雁南燕北  寄雁传书  雕心雁爪  雁断鱼沉  

关于雁塞的诗词

《浪淘沙·雁塞说并门》  《度关山·雁塞日初晴》  《塞上词·雪消雁塞秋调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