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鞭扑解释是什么

鞭扑解释是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鞭扑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鞭朴'。亦作'鞭扑'。2.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鞭扑[biānpū]⒈亦作“鞭朴”。亦作“鞭扑”。⒉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鞭扑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鞭朴'。亦作'鞭扑'。2.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鞭扑[biānpū]⒈亦作“鞭朴”。亦作“鞭扑”。⒉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拼音是:biān pū。 繁体是:鞭撲。 结构是:鞭(左右结构)扑(左右结构)。

关于鞭扑的造句

1、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候补的饿殍在沟壑边吟哦;鞭扑底下的囚徒所发出来的不过是直声的叫喊,决不会用一篇妃红俪白的骈体文来诉痛苦的。【https://www。chazidian。com/zj-274/造句网】  

2、是故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  

3、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梦兰最忍受不住对方的调侃,二话不说,抽出游龙惊鸿鞭扑向王小六,使出百花门的莲步轻舞身法,飘飘扬扬地往他胸前挥去,这身法虚虚实实,确是不同凡响。  

关于鞭扑的词语

迷离扑朔  异香扑鼻  颠扑不磨  扑朔迷离  望风扑影  灯蛾扑火  掀天扑地  饿虎扑食  猛虎扑食  扑作教刑  

关于鞭扑的成语

望风扑影  扑地掀天  迷离扑朔  饿虎扑食  颠扑不磨  颠扑不破  扑满之败  灯蛾扑火  扑朔迷离  

鞭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鞭扑”。亦作“鞭朴”。亦作“鞭扑”。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引《邓析子·转辞》:“圣人逍遥一世,罕匹万物之形,寂然无鞭朴之罚,莫然无叱咤之声。”《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韦昭注:“鞭,官刑也,扑,教刑也。”《汉书·刑法志》:“薄刑用鞭扑。”颜师古注:“扑,杖也。”《宋书·少帝纪》:“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唐元稹《哭子》诗之五:“鞭朴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夫人奴蓄之,无礼已甚;闻又鞭扑之。”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这样挣扎的挨过畜类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扑。”

二、网络解释

鞭扑原始社会里人们放牧牲畜时,就开始制作鞭子抽打动物,后来移到人与人之间,用于对犯罪者实行惩罚。鞭打人的身体只伤皮肉,一般情况下不伤筋骨,所以古时称之为薄刑。春秋时,臧文仲对鲁僖公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当然,说鞭扑是轻刑,这是和各种伤残人的肢体的酷刑相比较而言的。鞭扑时将人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有不少人曾被鞭打致死。因此,也把鞭扑列为酷刑之一。汉语大词典:亦作“鞭朴”。亦作“鞭扑”。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邓析子·转辞》:“圣人逍遥一世,罕匹万物之形,寂然无鞭朴之罚,莫然无叱咤之声。”《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韦昭注:“鞭,官刑也,扑,教刑也。”《汉书·刑法志》:“薄刑用鞭扑。”颜师古注:“扑,杖也。”《宋书·少帝纪》:“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唐元稹《哭子》诗之五:“鞭朴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夫人奴蓄之,无礼已甚;闻又鞭扑之。”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这样挣扎的挨过畜类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扑。”国语辞典: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责打的刑罚。《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也作「鞭扑」。鞭扑[biānpū]⒈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责打的刑罚。也作「鞭扑」。引《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