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咏叹的词语

咏叹的词语

来源:华佗小知识

咏叹的词语有:才高咏絮,涂歌里咏,咏风嘲月。

咏叹的词语有:咏雪之慧,咏风嘲月,桑间之咏。2:繁体是、詠嘆。3:注音是、ㄩㄥˇㄊㄢˋ。4:词性是、动词。5:简体是、咏叹。6:拼音是、yǒng tàn。7:结构是、咏(左右结构)叹(左右结构)。

咏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咏叹”。亦作“咏嘆”。长声吟叹。亦谓歌颂赞美。亦作“咏嘆”。引《礼记·乐记》:“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孔颖达疏:“咏叹者谓长声而叹矣。”宋叶适《毛积夫墓志铭》:“某自量不在友朋下,幸赐之铭,抑扬咏叹之,死不恨矣。”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盖诗有关咏嘆者,不得不用虚字,以伸长其音。”杨朔《海市》:“这种奇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要高声咏叹。”⒉歌唱;吟诵。引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咏叹中雅,转运中律。嘽缓舒绎,曲折不失节。”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歌行之兴,实自上古,《南山》、《易水》,隐约数言,咸足咏嘆。”⒊赞叹歌颂。引唐柳宗元《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冬十有二月,朝右礼备,復于辕门,我同升之友,是用荣其趣舍,惜其离旷,卜兹良辰,咏叹其美。”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中国人寡知日本者也。黄子公度撰《日本国志》,梁启超读之,欣懌咏叹黄子。”

二、网络解释

咏叹咏叹,汉语词汇。释义:长声吟叹;歌唱、吟诵;赞叹歌颂。是我国古代朗诵方式的一种,以富有感情著称。汉语大词典:亦作“咏叹”。长声吟叹。亦谓歌颂赞美。《礼记·乐记》:“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孔颖达疏:“咏叹者谓长声而叹矣。”宋叶适《毛积夫墓志铭》:“某自量不在友朋下,幸赐之铭,抑扬咏叹之,死不恨矣。”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盖诗有关咏叹者,不得不用虚字,以伸长其音。”杨朔《海市》:“这种奇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要高声咏叹。”亦作“咏叹”。(1).歌唱;吟诵。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咏叹中雅,转运中律。啴缓舒绎,曲折不失节。”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歌行之兴,实自上古,《南山》、《易水》,隐约数言,咸足咏叹。”(2).赞叹歌颂。唐柳宗元《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冬十有二月,朝右礼备,复于辕门,我同升之友,是用荣其趣舍,惜其离旷,卜兹良辰,咏叹其美。”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中国人寡知日本者也。黄子公度撰《日本国志》,梁启超读之,欣怿咏叹黄子。”国语辞典:吟咏、歌诵。也作「咏叹」。咏叹[yǒngtàn]⒈吟咏、歌诵。也作「咏叹」。其他释义:1.见'咏叹'。

三、词语解释

咏叹yǒngtàn。(1)长声吟叹。咏叹[yǒngtàn]⒈长声吟叹。英intone;sing;chant;基础解释:(动)歌咏;吟咏:反复~。

关于咏叹的单词

arietta  aria  

关于咏叹的诗词

《因放翁以剑南诗稿为赠咏叹之余赋短歌以谢》  《秋日咏叹》  《减兰·近偶发兴,拟辑清道咸以来诗为九家诗选,兹于所选诸家各系小词,聊摅咏叹云尔》  

关于咏叹的成语

涂歌里咏  咏风嘲月  咏月嘲花  嘲风咏月  一觞一咏  咏月嘲风  桑间之咏  吟风咏月  才高咏絮  吟花咏柳  

关于咏叹的造句

1、这夜我的肩头落满星光,站在早已失息的帝国残梦深处,听到罗马骑士的铁蹄声以及古希腊悲剧的咏叹。  

2、《释罪的咏叹调》《血月的华尔兹》的续集。  

3、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4、她的音乐之旅,是中国之梦的最佳注脚,是优美动听的东方语言,更是和谐之声的咏叹调!  

5、如此无视凄楚饿殍,不过就是杜甫咏叹的《石壕吏》见于今日的事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