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的词语有:软温温,鄂托克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鄂温克族的词语有:鄂托克鸟,鄂伦春族,马克·吐温。2:繁体是、鄂溫克族。3:简体是、鄂温克族。4:拼音是、è wēn kè zú。5:注音是、ㄜˋㄨㄣㄎㄜˋㄗㄨˊ。
鄂温克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被称为埃文基人。汉语大词典: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曾称“索伦”、“雅库特”、“通古斯”等,1957年改称今名。1958年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人口约二万七千多人,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及黑龙江省讷河县一带,主要从事农牧业。国语辞典: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辉河、伊敏、巴彦托海镇、巴彦嵯岗、锡尼河东及嫩江支流、兴安岭等处。人口约二万六千余。经济以农、林、渔、牧业为主。社会组织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信仰以萨满教为主,亦有信喇嘛教、东正教者。萨满教为泛灵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种鸟为其图腾。鄂温克族[èwēnkèzú]⒈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辉河、伊敏、巴彦托海镇、巴彦嵯岗、锡尼河东及嫩江支流、兴安岭等处。人口约二万六千余。经济以农、林、渔、牧业为主。社会组织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信仰以萨满教为主,亦有信喇嘛教、东正教者。萨满教为泛灵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种鸟为其图腾。辞典修订版: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辉河、伊敏、巴彦托海镇、巴彦嵯岗、锡尼河东及嫩江支流、兴安岭等处。人口约二万六千余。经济以农、林、渔、牧业为主。社会组织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信仰以萨满教为主,亦有信喇嘛教、东正教者。萨满教为泛灵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种鸟为其图腾。其他释义: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
二、词语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有本民族语言。牧区用蒙文,农区用汉文。建有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èwēnkèzú]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
三、引证解释
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曾称“索伦”、“雅库特”、“通古斯”等,1957年改称今名。1958年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人口约二万七千多人,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及黑龙江省讷河县一带,主要从事农牧业。
关于鄂温克族的成语
毁宗夷族 折而族之 克俭克勤 聚族而居 名门旧族 克逮克容 簪缨世族 克爱克威 刚克柔克 克勤克俭
关于鄂温克族的造句
1、鄂温克旗搬迁敖特尔885户受灾群众,鄂温克族自治旗。
2、草原鄂温克族毡帐文化既具有毡帐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
3、一批鄂温克族猎民拆掉了世代居住的木板房窝棚——“撮罗子”,牵着他们饲养的驯鹿走下了高高的兴安岭,告别了狩猎生活。
4、清初,由于沙俄的入侵,黑龙江流域索伦部的鄂温克人南迁到嫩江流域。
5、伊敏河发源于兴安岭,流经鄂温克族自治旗与海拉尔河交汇后汇入额尔古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