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朴樕的词语是什么

朴樕的词语是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朴樕的词语有:见素抱朴,还醇返朴,直朴无华。

朴樕的词语有:无名之朴,斲雕为朴,抱素怀朴。2:繁体是、樸樕。3:拼音是、为pǔ sù。4:结构是、朴(左右结构)樕(左右结构)。5:简体是、朴樕。

关于朴樕的成语

返朴还淳  朴斲之材  见素抱朴  还朴反古  浇醇散朴  斲雕为朴  朴讷诚笃  抱朴寡欲  还醇返朴  斲琱为朴  

朴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亦作'朴'。亦作'朴遬'。2.丛木﹑小树。3.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4.蓬勃茂盛貌。5.犹朴素。朴樕[púsù]⒈亦作“朴”。亦作“朴遬”。⒉丛木、小树。⒊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⒋蓬勃茂盛貌。⒌犹朴素。

二、网络解释

朴樕朴樕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丛木、小树。网友释义:朴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pǔsù,意思是丛木、小树。汉语大词典:亦作“朴遫”。(1).丛木、小树。《诗·召南·野有死麇》:“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毛传:“朴樕,小木也。”唐刘禹锡《琴曲歌辞·习鸢操》:“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明何景明《栖凤亭》:“忆昨路经岭徼来,佳植全稀多朴遬。”(2).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唐杜牧《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空过流年,徒生圣代。”章炳麟《秦献记》:“青臣朴樕,不足齿。”(3).蓬勃茂盛貌。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东坡至儋耳,见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槲实》:“朴樕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芃芃故也。”(4).犹朴素。明高攀龙《家谱·内传》:“高氏自黄岩公以前,朴遬农家,不习文采,殆有传之隐懿乎?”国语辞典:小木。朴樕[púsù]⒈小木。引《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⒉比喻鄙陋、平庸。引唐·杜牧〈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辞典修订版:小木。《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比喻鄙陋、平庸。唐.杜牧〈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

三、引证解释

⒈亦作“朴遫”。丛木、小树。引《诗·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毛传:“朴樕,小木也。”唐刘禹锡《琴曲歌辞·习鸢操》:“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明何景明《栖凤亭》诗:“忆昨路经岭徼来,佳植全稀多朴遬。”⒉喻浅陋、平庸。亦用为谦词。引唐杜牧《贺平党项表》:“臣僻左小郡,朴樕散材,空过流年,徒生圣代。”章炳麟《秦献记》:“青臣朴樕,不足齿。”⒊蓬勃茂盛貌。引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东坡至儋耳,见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槲实》:“朴樕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芃芃故也。”⒋犹朴素。引明高攀龙《家谱·内传》:“高氏自黄巖公以前,朴遬农家,不习文采,殆有传之隐懿乎?”

关于朴樕的诗词

《示师文·朴樕已非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