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淑问的解释

淑问的解释

来源:华佗小知识

淑问的词语解释是:1.善于审判。2.美名。淑问[shūwèn]⒈善于审判。⒉美名。基础解释:善于审判。美名。

淑问的词语解释是:1.善于审判。2.美名。淑问[shūwèn]⒈善于审判。⒉美名。基础解释:善于审判。美名。 结构是:淑(左右结构)问(半包围结构)。 繁体是:淑問。 拼音是:shū wèn。 注音是:ㄕㄨㄨㄣˋ。 简体是:淑问。

淑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善于审判。引《诗·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孔颖达疏:“所囚者,服罪之人。察狱之吏当受其辞而断其罪,故使善听狱如皋陶者献之。”明李东阳《<两畿录刑诗>序》:“然其恩德之所感动,声之所流播,有不能已於人者。故召伯之听讼,见诸《风》:皋陶之淑问,见诸《颂》。”清钱谦益《大理寺左寺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淑问如皋陶,朕深有望於尔,尔其念哉!”⒉美名。引《汉书·匡衡传》:“道德弘於京师,淑问扬乎疆外。”颜师古注:“淑,善也;问,名也。”《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峩峩。”刘良注:“淑,美;问,闻也。”南朝宋王韶之《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之三:“投死如归,淑问若兰。”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淑问秀於闺房,柔风治於《诗》《礼》。”

二、网络解释

淑问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大公无私,为他人着想,即使像远在边塞的人,也像感觉到春天的来了。这是历史给长孙皇后的评语……综合释义:善于审判。《诗·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孔颖达疏:“所囚者,服罪之人。察狱之吏当受其辞而断其罪,故使善听狱如皋陶者献之。”明李东阳《<两畿录刑诗>序》:“然其恩德之所感动,声之所流播,有不能已於人者。故召伯之听讼,见诸《风》:皋陶之淑问,见诸《颂》。”清钱谦益《大理寺左寺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淑问如皋陶,朕深有望於尔,尔其念哉!”美名。《汉书·匡衡传》:“道德弘於京师,淑问扬乎疆外。”颜师古注:“淑,善也;问,名也。”《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峩峩。”刘良注:“淑,美;问,闻也。”南朝宋王韶之《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之三:“投死如归,淑问若兰。”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淑问秀於闺房,柔风治於《诗》《礼》。”淑问[shūwèn]美名。晋.孙绰〈聘士徐君墓铭〉:「高蹈域表,淑问显融。」善于听讼。《诗经.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汉语大词典:(1).善于审判。《诗·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孔颖达疏:“所囚者,服罪之人。察狱之吏当受其辞而断其罪,故使善听狱如皋陶者献之。”明李东阳《〈两畿录刑诗〉序》:“然其恩德之所感动,声之所流播,有不能已于人者。故召伯之听讼,见诸《风》:皋陶之淑问,见诸《颂》。”清钱谦益《大理寺左寺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淑问如皋陶,朕深有望于尔,尔其念哉!”(2).美名。《汉书·匡衡传》:“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颜师古注:“淑,善也;问,名也。”《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峨峨。”刘良注:“淑,美;问,闻也。”南朝宋王韶之《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之三:“投死如归,淑问若兰。”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淑问秀于闺房,柔风治于《诗》《礼》。”国语辞典:美名。淑问[shúwèn]⒈美名。引晋·孙绰〈聘士徐君墓铭〉:「高蹈域表,淑问显融。」⒉善于听讼。引《诗经·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辞典修订版:美名。晋.孙绰〈聘士徐君墓铭〉:「高蹈域表,淑问显融。」善于听讼。《诗经.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关于淑问的成语

问寒问热  遇人不淑  淑质英才  采风问俗  淑人君子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私淑弟子  淑质贞亮  韶光淑气  窈窕淑女  

关于淑问的词语

问长问短  问东问西  淑候  淑嘉  纯淑  淑畅  问寒问热  问问题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心问口,口问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