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的词语解释是: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年为北宋所灭。荆南[jīngnán]⒈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⒉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荆南的词语解释是: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年为北宋所灭。荆南[jīngnán]⒈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⒉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繁体是:荊南。 注音是:ㄐ一ㄥㄋㄢˊ。 简体是:荆南。 结构是:荆(左右结构)南(上下结构)。 拼音是:jīng nán。
关于荆南的成语
班荆道旧 举动荆棘 荆棘载途 荆棘丛生 蓬门荆布 班荆道故 荆棘满途 劈荆斩棘 大意失荆州 穿荆度棘
关于荆南的造句
1、宋朝纸币种类甚多,有会子、钱引,还有交子、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
2、印造之权既专,印造之数日益;且总所所给止行于本路,而荆南水陆要冲,商贾必由之地,流通不便。
3、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
4、他辛勤耕作,秋天取得了好收成,真是荆南杞梓,种豆得豆。
5、省防指要求关注长江、汉江汛情,重点注意荆南四河、连江支堤的防守。
荆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唐为方镇名,辖今湖北、湖南、四川间部分地区。引《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於荆州,故云荆南也。”《宋书·王弘传》:“敷政江汉,化被荆南。”⒉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综合释义: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於荆州,故云荆南也。”《宋书·王弘传》:“敷政江汉,化被荆南。”唐为方镇名,辖今湖北、湖南、四川间部分地区。朝代名。(公元@@@@@~@@@@@)五代十国之一,高季兴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归、西陵等县之地。也称为「南平」。汉语大词典:(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于荆州,故云荆南也。”《宋书·王弘传》:“敷政江汉,化被荆南。”唐为方镇名,辖今湖北、湖南、四川间部分地区。(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国语辞典:朝代名。(西元924~960)五代十国之一,高季兴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归、西陵等县之地。荆南[jīngnán]⒈朝代名。(西元924~960)五代十国之一,高季兴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归、西陵等县之地。辞典修订版:朝代名。(公元924~960)五代十国之一,高季兴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归、西陵等县之地。也称为「南平」。其他释义: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关于荆南的词语
荆樲 荆南 荆川纸 柴荆 荆南杞梓 钗荆 南南 班荆 荆钗记 南南合作
关于荆南的诗词
《荆南词·五月荆南秋早莳》 《荆南词·六月荆南闲也未》 《泊荆南·可怜吴蜀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