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获奖感言优秀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过去的一年里,在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辛勤耕耘下,我们取得了一个个优异的成绩。那么,新学期的开始,就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憧憬和新的征程。作为教师,在新学期里,我们依然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立足于讲台,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的乐章”,用和煦的师德春风去抚慰学生稚嫩的灵魂!我们愿倾我们所有,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荣誉都与你们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幸福的,我们才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才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优秀教师获奖感言优秀范文
  很意外!能够有幸被评为优秀教师,这个荣誉代表了自己的付出与表现得到了的认可,我感到非常荣幸。
  首先,我很感谢学校制定的这个制度。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对我们在工作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使我们在工作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然我来**小学的工作时间不长,但这是我发自肺腑的语言,回想刚来的那几日,种种感觉和情景,仍历历在目。在工作的一个月来,我处处感受到的是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学生的配合。让我感到无限温暖,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把我要做的工作,还有一日的时间安排,一日的流程,都安排好,每天的工作都按照计划进行,每天没到的幼儿及时打电话询问。因为生病没来的幼儿时常打电话给予关心。逐渐的,我适应了艺仕达的环境和工作流程,也开始渐渐融入到这个集体,在带班的时候,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我们开心班的宝贝也变成的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开心了。和我们班的家长还有宝贝也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我并没有为学校做出什么了不起的贡献,也没做什么特别值得炫耀可喜的事情,我只是尽量做好属于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尽自己的努力尽力尽快的去完成每一次任务,总结自己的经验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尽量将自己的工作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快更好,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与同事相处和睦,合作愉快。虽然如此,但我的付出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我深感无比的荣幸,我深深的感受到只要有付出,只要做好了属于你的那份工作,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继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快脚步,虚心向老员工们学习各种工作技巧,做好每一项工作。这个荣誉会鞭策我不断进步。做的更好。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我会细心积累经验,使工作技能不断的提高,争取更大的进步!
优秀教师获奖感言优秀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有幸作为“兴业房产杯”最美教师代表作获奖感言,我的内心十分激动。请允许我代表全市三万多名人民教师,对发起这一活动的日照报社及协办这次活动的兴业集团,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对教育的支持,感谢你们对教师的理解!同时,也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选的教师,向获得此次“最美教师”评选的前十名及十名提名奖的教师同仁,表示热烈的祝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一个牵动千家万户的词语,一个让千百万教师为之奋斗终身的词语,一个让我想起来就情绪澎湃,热泪奔流的词语。关注教育、关注教师,就是关注国计民生,就是关注社会兴衰,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日照报社及兴业集团发起的这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最美的行为,最善的举动,好处十分重大。
  说起参与这次寻找“最美教师”的活动,我心存愧疚。就应是几个月之前的一天吧,接到报社沈凤国老师的电话,说是要采访我,当时我没有理解沈老师的采访,因为我觉得,自己从哪一方面都配不上“最美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暑假期间,我的父亲因病卧床,老父生死系之的时刻,什么心思都没有。暑假过后,沈老师又一次打电话来,当时我正在操场跟孩子们一齐出操,我跟他说,实在要采访,我能够推荐我们学校其他的老师,因为在我的身边,有那么多老师让我感动,他们,才是我心目中的最美教师。过了大约一周,沈老师再次打电话,说刘备是三顾茅庐,我但是三次打电话啦,之所以采访你,是因为你的身份比较特殊,既是山东省教学能手,又是中国作协会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笔耕不辍,出版了九本书,写下了三百多万字的作品,获得了首届教师文学奖,因此,我觉得你挺有代表性的。沈老师一席话,让我更加汗颜。从教二十年来,工作之余写写涂涂,的确是我的爱好,但我一向觉得,写作是一种很私人的行为,好比有的人喜欢打牌,有的人喜欢玩游戏,有的人喜欢串门聊天,而不善交际的我,则选取了安静的写点东西,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剂。好在我并没有把写作当做主业,在我的内心深处,最爱的,还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教师生活。
  回顾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生涯,我觉得十分欣慰,因为在写作的同时,我并没有耽误教学。这些年来,我一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所任教的的两个班语文成绩,多年来一向名列前茅,实验中学评选首届“班主任名家”,九个人中有我的身影,我辅导的学生作文,在省级以上大赛中屡有斩获,市级以上作文比赛更是收获多多,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现代少年”现场作文大赛,去年评出六个特等奖,我的孩子中占了四名,今年评出十一个特等奖,我的孩子占了六名。我的专业发展之路也是愈走愈宽:20xx年获得了市优质课一等奖,20xx年被评为日照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xx年评为日照名师,20xx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今年五月,山东省教研室点名要我讲省里的公开课,效果十分理想。《中国教师》杂志曾就教育话题两次对我进行专访,日照市的各大报纸和电视台也对我做过访谈。搜狐原创还专门做了一期在线节目,让我与广大读者应对面交流……这一切,其实都得益于读书写作,是读书写作为我搭建了做一名好老师的阶梯,增添了我当一名优秀教师的自信,成就了我当一名作家型教师的梦想。
  当然,兼顾教学与写作,的确也是十分辛苦的。刚从事教育工作的那些年,人们对教师写作很难理解,总觉得那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因而,爱好写作的教师在单位成了孤独的牧人,他们很少被人理解,没有多少朋友,也不受领导青睐,即便工作兢兢业业,育人勤勤恳恳,依然被视为“另类”,只能在黑夜里放牧自己那颗对文学无限憧憬与崇敬的灵魂。好在这些年来,人们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开始用宽容甚至崇敬之心对待业余喜欢写作的教师。其实,回顾教育史上那些名家、大家,哪一个不是写作与教学两条腿走路呢?鲁迅文学院中那些那些中国文学史册里的巨人,比如鲁迅、老舍、臧克家、闻一多、朱自清、叶圣陶、徐志摩等等,哪一个不曾做过教师?如果从这些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其所从事的语文教育的渊源进行探究的话,我觉得是他们的文学才华促进了其语文教学水平,而对教学的反思,又反过来推动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这种互相推动不但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发展,同时也推生、滋养着现代语文教育的成长与成熟。尤其是叶圣陶先生,能够说,他既是文学界彪炳史册的前辈,也是整个教育界要研究、学习的楷模。这又使我们想起了万世师表的孔子,让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都为之倾倒的《论语》,又何尝不是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们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为后世写下这部奇书,我们好多的教育思想就无根可寻,无据可依。
  以前跟一位朋友讨论:如果教师把写作当成了习惯,就会逐渐构成一种融会贯通的潜力,它必然会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因为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的确如此,假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自觉养成读书写作的好习惯,并把读书写作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读写促教学实践;假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把读与写当成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假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边读边学边写边教,边思考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集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种主角于一体,那我们的学校将会具有何等的魅力?我们的教师将具有何等的威信?我们的课堂将具有何等的吸引力?我们的学生将会在何等幸福的环境中成长?我们的生活质量将会以何等的速度提高?而这一切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受将会何等的饱满!
  获奖,是令人激动的,但这个“最美教师奖”也让我想起了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说的一句话,他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因为这个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没有意思了。”为了让我的教学与写作生涯更有意思,为了感谢社会各界对我的信任,我将把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教育事业,激情逐梦,勤奋敬业,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努力做到更好!
  再次感谢举办这次美丽活动的日照报社和兴业集团,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教育、理解教师的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优秀教师获奖感言优秀范文
  在美国,乔纳森·考泽尔是一个以“一手经验写书”著称的教育家。《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一书充分体现了他一贯的对抽象化的理论和案例的质疑,是其亲身到新任教师弗朗西斯科班上听课一年多后,对其提出的日常教育问题进行解惑而结出的硕果。刚刚走上教学一线、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懊恼的年轻教师,尤其能从中获得心灵的理解和教学困惑的解答。
  XX年,我们引进出版了美国当代教育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纳森·考泽尔的《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从事儿童教育工作40余年的考泽尔,到新任教师弗朗西斯科班上听课一年多,两人成了莫逆之交。继而,弗朗西斯科向考泽尔请教日常教学生活中的问题,简短的谈话无法尽兴,便催生了15封解疑信。在这些信件中,考泽尔不仅回答了弗朗西斯科在日常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穿插回忆了自己的教育生涯,还结合了困扰其他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境进行解答,如是,使本书脱离了私人信件的狭隘性,更具普遍适用性。
  此书在美国一经出版,便被《出版商周刊》评为“五星级图书”,得到美国国家教育协会的热情推荐。它“向第一年入职的教师或执教40年的教师讲述教师这一美好职业带来的快乐、挑战和丰厚回报,用那些感动和喜悦让教师记起自己的理想和职责,对逐渐僵化的教育始终抱有警惕。但是,它又不是一本浅薄的励志书,除了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育态度等各方面给出善意的指点之外,作者还对美国的公立教育现状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包括高利害性测试、标准化训练、教育券等。”
  同样地,《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中文版一面世,也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原本只是针对中小学教师阅读与培训出版的一本书,竟然也受到中职学校、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的欢迎。教师们自发写了许多读后感,或在学校读书会上交流,或贴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封教师的来信,他说自己第一年当班主任就“不幸”接到了一个“差班”,成天面对那些谈不上天真,甚至有些凶狠的学生的眼神,就像被从头到脚倒了一盆凉水。但是有一天在书店里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看着看着,眼泪都忍不住流出来,感谢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这样的好书。还有什么比收到这样一封读者来信更让编辑欢欣鼓舞呢?教育出版是一个利润不高的行业,但是正因为可以和教师朋友分享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们才如此坚持。
  当初考虑引进这本书,不仅仅因为作者考泽尔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更因为在美国,考泽尔是一个以“一手经验写书”著称的教育家。在一些抽象问题上,他从来不轻信纸上的案例,也不把理论当成武器。在他看来,比起那些抽象的语词——“批准”、“表彰”、“绩效考核”,粉笔和黑板擦这些具体的事物更贴近教师的课堂教学。当一名教师面临失败的课堂时,他的语言习惯和表情动作会比他的自我倾诉更具真实性。此外,作为一个教育家,比起在大礼堂中对着一群未知的受众讲述他的教育观点,考泽尔更喜欢针对教师个体,针对一个生动的、担负着教育使命的个体,进行耐心的指导,从个体的真实反馈中修正自己的方案。因此,他在4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花费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去美国各地听课,和许多教师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在这本书里,考泽尔向新教师承认,自己初执教鞭之时并不顺利。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在公立学校的教书生活并不符合他的期待,几乎可谓一团糟。他碰到过一些难教的孩子,“他们对老师粗鲁无礼、横加指责,以至于他们赤手空拳就能让几乎所有的严肃教育陷于瘫痪。”事实上,这种情况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客观存在。每年都会有一些踌躇满志的师范生走出大学校园,进入他们想象中“朝气蓬勃”的中小学校园。但是,和那些“看上去怎么也教不好的”学生纠缠了半个学期后,他们开始怀疑师范课程中教过的内容。“如果允许这个孩子占用太多课上时间,我就无法给班上其他孩子上好课,也就毁了其他所有人的学习。”尽管知道这样做与教育的根本原则背道而驰,他们还是会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孤立那个孩子,将他无限期地留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范围之外。
  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教育在年轻一代教师的手上依然散发出陈旧的味道吗?对此,考泽尔没有答案,正如对于教育本身的疑问,我们永远没有答案。但是考泽尔提醒所有的教师,你们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你们对教育使命的忠诚将是你们力量的源泉、思考的起点。“我们在学校中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自己有钱去购买什么,我们投资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地区以至国家的利益……我们是在为公平和正义而教书”。今天你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为自己找了借口,日后当你碰到不公的处理时也记得不要抱怨。找借口是有传染性的,“向那些极不合理的规定屈膝投降也是具有传染性的”,孩子会记得你和你的话。这一点,不会因为教师的年轻与否而有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