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年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小学
生综合素质》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德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四要素构成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方法 D德育途径
2.”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3.教学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社会实践 C教学 D校外活动
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杜威 D、赫尔巴特
5.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6.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7.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物 C、买与卖 D、朋友
8.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9.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0.备课包括钻研教材、制定教学方案和()
A了解学生 B阅读参考书 C 上网 D研究课程标准
11.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12.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1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设计 D、课程实施
15.”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原则的要求 A巩固性 B直观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
3.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的《》为标志,美国的《》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4.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迁移中的作用,这种迁移理论称为。
5.心理辅导的方式一般包括、。
6.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
7.个体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8.良好的和一定的。
9.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0.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和放任型。
11.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
12.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日益揭示出受教育者的_____,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扩展他们的受教育能力。
13.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14.。
1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行为目标的陈述所要具备的要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4.班级授课制有何优缺点?
5.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
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经多次变化,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的观点一直没有变,请你根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来分析这种现象。
2.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主要理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