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055993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1.06
(21)申请号 201721749608.X(22)申请日 2017.12.14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华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卦路
又一居灯饰城6013A(72)发明人 黄剑刚 黄雄利 (51)Int.Cl.
E02B 3/14(2006.01)E02D 17/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55993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长方体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呈钩状的插块,本体远离插块的一端设有供相邻本体上的插块插接的插槽,本体与相邻本体上的插块拼接成单元块,单元块的上端面呈凸起的弧面,呈钩状的插块与插槽配合,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若干个本体在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将插块插接于相邻本体的插槽内,安装方便快捷,由于本体为混凝土制成,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而凸起的弧面相比平面使得本体的上端面更不容易残留水分,提高了本体的耐久性。
CN 20805599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包括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有呈钩状的插块(2),所述本体(1)远离插块(2)的一侧设有供相邻本体(1)上的插块(2)插接的插槽(3);所述本体(1)与相邻本体(1)上的插块(2)拼接成单元块,所述单元块的上端面呈凸起的弧面;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本体(1)上下表面的减重孔(4);若干个减重孔(4)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两排等间距分布,两排减重孔(4)的两侧开有两个矩形的拆装槽(6),两个拆装槽(6)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底端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5)呈倒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是:所述插块(2)的底端面呈圆角。
2
CN 208055993 U
说 明 书
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
背景技术
[0002]我国传统的河道、水库等边坡防护形式有抛石、干砌块石、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面板等,其作用主要是抵御风浪冲击,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多个问题。[0003]网格生态护坡,是由砖、石、混凝土砌块、现浇混凝土等材料形成网格,在网格中栽植植物,形成网格与植物综合护坡系统,既能起到护坡作用,同时能恢复生态、保护环境。网格生态护坡将工程护坡结构与植物护坡相结合,护坡效果非常好。
[0004]公告号为CN2026107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铰链式生态护坡混凝土砌块,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主体与水流方向垂直的两个侧面呈锯齿形结构以便与相邻的本体相啮合,所述主体与水流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上设有用于灌注砂土的凹槽,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装锚固绳的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0005]然而,该混凝土砌块虽能防止水土流失,抵抗水流的冲刷,其相邻的主体之间依靠锚固绳连接,但锚固绳穿过连接孔安装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具有方便连接相邻本体的优点。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包括长方体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呈钩状的插块,所述本体远离插块的一侧设有供相邻本体上的插块插接的插槽。[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钩状的插块与插槽配合,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若干个本体在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将插块插接于相邻本体的插槽内,安装方便快捷。[0009]优选的,所述本体与相邻本体上的插块拼接成单元块,所述单元块的上端面呈凸起的弧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为混凝土制成,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耐久性也不同,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而凸起的弧面相比平面的单元块使得本体的上端面更不容易残留水分,提高了本体的耐久性。[0011]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本体上下表面的减重孔。[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使得本体的重量更轻,减轻了运输的负担,同时也能够减轻在铺设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工厂加工制造的成本。[0013]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减重孔均匀分布于本体上。
3
CN 208055993 U[0014]
说 明 书
2/3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匀分布的减重孔相比零散分布的减重孔,本体的结构
强度更高,使得本体在受到水流冲击时,整个结构的受力更均匀。[0015]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底端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定位柱代替本体底端的平整面与铺设面接触,使得本体底面的定位柱嵌入铺设面内,增大了本体与铺设面之间的阻力,使得本体与铺设面的固定更牢固。[0017]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呈倒锥形。[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锥形定位柱使得本体在铺设时,更容易嵌入铺设面,安装方便。
[0019]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两个拆装槽。[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槽使得工人在铺设或拆卸本体时更容易抓取,拆装更方便。
[0021]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底端面呈圆角。[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使得插块更容易插接于插槽内,安装更方便。[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4]1、呈钩状的插块与插槽配合,两个相邻本体沿本体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若干个本体在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将插块插接于相邻本体的插槽内,安装方便快捷;[0025]2、本体为混凝土制成,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耐久性也不同,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而凸起的弧面相比平面的单元块使得本体的上端面更不容易残留水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体的耐久性。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0028]附图标记:1、本体;2、插块;3、插槽;4、减重孔;5、定位柱;6、拆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0]一种用于铺设生态护坡的混凝土砌块,参见图1和图2,包括矩形的本体1,本体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呈L形的插块2,本体1的上表面开有呈L形的插槽3,且插槽3位于本体1远离插块2的一端,当两个相邻的本体1宽度方向的侧面拼接时,插块2与插槽3插接配合,使得本体1与相邻本体1上的插块2拼接形成一个单元块,呈钩状的插块2与插槽3配合,两个相邻本体1沿本体1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位移,使得若干个本体1在铺设于坡岸上时,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了整个网格生态护坡的稳定性;插块2的底端面呈圆角,圆角使得插块2更容易插接于插槽3内,安装更方便。[0031]单元块的上端面呈向上凸起的弧面,呈弧面的单元块相比平面的单元块使得本体1的上端面更不容易残留水分,提高了本体1的耐久性;本体1的上端面开有若干个减重孔4,若干个减重孔4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两排等间距分布,两排减重孔4的两侧开有两个矩形
4
CN 208055993 U
说 明 书
3/3页
的拆装槽6,两个拆装槽6对称分布,拆装槽6使得工人在铺设或拆卸本体1时更容易抓取,拆装更方便。
[0032]本体1的底端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柱5,若干个定位柱5与若干个减重孔4相错位,定位柱5代替本体1底端的平整面与铺设面接触,使得本体1底面的定位柱5嵌入铺设面内,增大了本体1与铺设面之间的阻力,使得本体1与铺设面的固定更牢固;定位柱5呈倒锥形,倒锥形定位柱5使得本体1在铺设时,更容易嵌入铺设面,安装方便。[0033]综上,在铺设护坡时,抓取本体1上的拆装槽6,将本体1上的定位柱5嵌于铺设面内,然后将相邻的本体1之间通过插块2与插槽3插接配合,使得整个护坡连接成一个整体,抵抗水流冲刷的效果更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铺设方便快捷。[0034]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5
CN 20805599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