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angfeiliao 2015年第4期(总第453期)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有机质及速效 养分测试与评价 闫富海,闫治斌,王 学,马世军,李世风,张小燕,秦嘉海 (甘肃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在河西走廊的制种玉米基地上,采集耕层0~20 cln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 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20 cln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由大到小的变化,顷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区>较适宜制种 区>不适宜制种区;速效钾由小到大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 关键词: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态区;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s51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03-6997(201 5)04-0044-03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种业集团, 建立了制种玉米生产基地l0万hm 。有关制种玉米栽培、 方法测定_61。 1.4数据处理 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报道较多 ,而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不同 生态区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测试与评价未见报道,文章以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不同生态区为样品采集区,采集耕层土样 采用Excel 2003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有机质分析与评价 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 20 cm土层有机质均值为 l4.73 g,l(g,属于有机质缺乏的土壤。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 有机质含量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 制种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见表2)。 进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测试与评价,以便为制种玉米产 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样品采集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样品采集区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径97。39 16"~102。 41 51 、北纬37。46 50” 39。58 68 ,海拔高度 表2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有机质含量测试结果 1 351~1 867 in,采样地点是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和玉门市。 1.2样品采集方法 2012年9月3O日一2叭2年1O月8日,在甘肃省河西 走廊的凉州区、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市,按海拔高度升高 50 1TI为一个样品采集区,每个采样点代表面积为33.33 hm , 确定45个样品采集区,覆盖面积为0.45万hm2,用GPS定位, 每个样品采集区按S形布点,采集耕层0~20cm土样3 kg,用 四分法留1 kg土样放人样在阴凉干燥处风干保存在塑料瓶 中供化验分析用,样品采集点基本情况(见表1)。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土壤有机质、减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采用常规分析 作者简介:闫富海(1 968-),男,甘肃酒泉人,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种子科学与工程。 通讯作者:秦嘉海(1 954-),男,甘肃张掖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壤与肥料。 资助项目:甘肃省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计划项目“甘肃省杂交玉米育繁推工程技术”(1 306NTGF020)。甘肃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项 目(甘肃省玉米生物育种与种子繁育重点实验室) 44 冬 x 2015年第4期r总第453 0 0 0 0 n M " 均加 土壤肥料 turangfeiliao 鹦 ∞ ∞表1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不同生态区土壤样品采样点基本情 编号 采样地点 土壤类型 种植年限 采样深度(cm) 海拔高度(m) 经度 纬度 甘州区.长安乡.五座桥村 暗灌漠土 O~20 l 5l0 100。25 18” 38。52 14” 甘州区.明永乡.燎原村四社 灰灌漠土 O~2O 1 453 10O。21 45” 39。Ol l3” 甘卅l区.沙井镇.沙井村三社 灰灌漠土 0~2O 1 451 100。15 56” 39。O5 0l 临泽县.倪家营.下营村四社 灰灌漠土 O~20 l 538 100。08 20 39。03 27 临泽县.倪家营.上营村四社 灰灌漠土 O~20 1 604 100。07 32 39。01 50 临泽县.倪家营 灰灌漠土 0~20 i 653 100。06 56 38。59 04 甘州区.甘俊镇.工联村三社 灰灌漠土 0~20 1 560 100。12 22” 38。57 523 甘州区.大满镇.陈西闸村八社 灌漠土 O~2O I 534 i00。24 22” 38。48 45” 甘州区.大满镇.大沟村五社 灌漠土 O~2O l 6l2 1O0。23 07” 38。46 22” 民乐县.六坝镇.六坝村五社 灰灌漠土 0~2O 1 764 i00。42 48 38。40 36 甘州区.靖安乡.上堡村三社 盐化潮土 0~2O 1 434 100。26 23” 39。04 47 临泽县.板桥镇.板桥村五社 灰灌漠土 0~20 I 398 1OO。l7 1l” 39。15 23” 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四社 8 m m 9挖 盐化潮土 6 H O~20 M 8 9 6 5 5 6 8 6 8 9 1 396 1O0。14 17 39。15 02 m 甘州区.小河镇.三道桥村 灌漠土 O~20 1 459 100。15 38 39。06 08” 甘州区.沙井镇.八庙村 灰灌漠土 O~20 1 457 i00。14 18” 39。O5 01” 甘卅I区.平原堡镇. 灰灌漠土 O~20 I 463 1O0。14 56 39。05 ll 甘州区.乌江镇.东湖村六社 盐化潮土 O~2O 1 426 1O0。24 45 39。O3 45 高台县.合黎乡.六三村八社 盐化潮土 O~2O l 35l 99。49 07” 39。28 36” 高台县.南华镇.成号村一社 盐化潮土 0~2O l 357 99。44 57” 39。i9 14 高台县.骆驼城乡.健康村一社 盐化潮土 O~2O i 368 99。40 38 39。20 47” 高台县.新坝乡.新沟村 灰灌漠土 O~2O 1 867 99。28 239” 39。I1 04 高台县.新坝乡.下坝村 灰灌漠土 0~20 1 780 99。28 14” 39。l3 l2” 肃州区.清水镇.中寨村 灰灌漠土 0~2O 1 638 99。O8 13” 39。20 28” 肃州区.下河清农场 灰灌漠土 O~20 i 449 98。52 59” 39。34 08 酒泉.金福寺镇.头坝社 盐化潮土 0~20 1 775 98。48 27 39。25 O2 肃卅I区.东洞乡.棉花滩村 耕种灰漠土 O~2O 1 605 99。38 638” 39。29 33” 肃州区.上坝镇.新上村 红粘土 0~2O i 499 98。40 16 39。34 5O 肃州区.上坝镇.下坝村 灌漠土 0~2O 1 463 98。40 22” 39。36 4l 嘉峪关.文珠镇.石桥村六社 灌漠土 0~2O 1 572 98。22 58” 39。42 15” 玉门市.清泉乡.清泉村四社 灌漠土 0~20 I 805 97。44 21” 39。55 2l” 玉门市.清泉乡.跃进村一社 灰棕漠土 O~2O 1 731 97。39 13” 39。58 0l 凉州区.松树乡.南河村 灰棕漠土 O~2O 1 600 lO2。29 16 37。56 50 凉州区.松树乡.槐树村 耕种灰棕漠土 0~2O 1 650 102。29 l6 37。57 O2” 凉州区.松树乡.槐树村 耕种灰棕漠土 O~20 1 71l 102。27 28” 37。57 28 凉州区.西营镇.石平村 耕种灰棕漠土 O~20 I 766 102。24 56” 37。58 24 凉州区.西营镇.上六村 耕种灰棕漠土 O~2O 1 798 i02。23 29” 37。58 29” 凉州区.五和乡.支寨村 耕种灰棕漠土 O~2O 1 6O1 1O2。28 14 38。O5 8.95” 凉州区.洪祥镇.刘家沟村 灰灌漠土 O~2O 1 550 102。3O 27 38。O6 25” 凉州区.洪祥镇.陈春村 灌漠土 0~2O l 52l 102。31 16 38。08 8.67” 凉州区.双城镇.宏庄村 暗灌漠土 0~20 1 472 102。36 58” 38。08 56 凉卅l区.洪祥镇.宏济村 暗灌漠土 O~20 I 452 102。39 12” 38。08 30 凉州区.四坝镇.前庄村 暗灌漠土 O~2O I 457 102。41 34 38。08 lO 凉州区.下双乡.于家湾村 暗灌漠土 O~20 i 469 102。4f 29 38。04 lO 凉州区.羊下巴镇.七沟村 暗灌漠土 0~20 1 470 102。41 03 38。03 8 NongV尊 将 lYuXi毒 科楚与信息n嚣i 45 U 2 6 土壤肥料 turangfeiliao 2015年第4期f总第453 2.2碱解氮分析与评价 2.4速效钾分析与评价 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碱解氮均值为 50.52 mg/kg,属于缺氮的土壤。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碱解 氮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区> 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见表3)。 2.3速效磷分析与评价 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速效钾均值为 157.13 mg/kg,属于钾丰富的土壤。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速 效钾由小到大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 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见表5)。 3 结论 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 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速效磷均值为 21.18 mg/I【g,属于磷甚丰富的土壤。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 速效磷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是:最佳制种区>适宜制 种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见表4)。 效磷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区>适宜制种区>较适宜制 种区>不适宜制种区;速效钾变化顺序依次为:最佳制种 区<适宜制种区<较适宜制种区<不适宜制种区。 表3不同生态区制种玉米田碱解氮潮试结果 参考文献 [1]佟屏亚.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基地考察报告卟种子世界,2005,(5). [2】侯格平,昊子孝,索东让.张掖市玉米制种连作种植的不利影响与措施U】.中国种业,2012,(1). [3】秦晓霞.河西走廊灌漠土制种玉米NPK适宜用量的研究U】.中国种业,2008,(7). 【4】 张立勤,马忠明,俄胜哲,等.垄膜沟灌栽培对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U1.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 [51张立勤,徐生明,连彩云,等l帝】种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卟甘肃农业科技,2006,(8). [6】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鳊辑张娟丽) 46 农 科技与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