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符合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特色的服务学习课程模式。主要研究结果:高校体育专业要树立服务育人的培养理念,确定服务学 习目标,搭建专业交流平台,构建体育实践教育体系,设置反思程序和评价体系。建议:服务育人模式应符合中国体育特色, 教改范围设置由小到大,才能持续发展;加强与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提高专业人才飭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词:美国服务学习理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中图分类号:G0 - 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 2614(2019)07 - 0095 - 06—、研究背景据统计,我国国民人均寿命已达76岁左右,但生态环
体育专业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及相应策略,实现高校教育
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理论研究价值。境、人口老龄化、疾病等原因影响着国家健康发展,导致人民 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供给的矛盾日益突显⑴。体育既是满
二、美国服务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应用服务学习对学生、教师、学校及社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将学校课程与 社区服务联系,从个人成长、社会效益、学习成果、思维认知、
足人们健康需求、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一种身体活动,也 是改善国民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供给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储备优秀体育人才,可以为体 育实施健康服务提供有力保障。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培养 模式已初步形成⑵,但仍存在实践与教学相脱节、实践质量
职业发展、师生关系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生存技能、
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了解;改善人
堪忧、就业呈现结构性失业⑶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健 康发展需求。际交往能力;提高自信心、责任心、领导力以及对国家社会问 题的理解、解决冲突的技能、批判思考的能力和对未来职业
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是美国在20世纪提出的一种顺应社
生涯的准备〔7】。会需求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它不仅影响和改变了美国的教育 形式,还对今天全球教育具有积极重要的影响⑷。它是将教
服务学习课程化,是将课程学习置于工作环境中,强化 了对课程讲授的理解,提高了对工作的积极动机和对问题复
学、训练、科研和社会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责任心和生存技 能,解决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和专业实习等三种活动出现的
杂性的分析能力。课程分前期、中期、后期等三个部分:前期 需要了解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社区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和服 务目标,明确服务学习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
片面性问题。现阶段,我国髙校体育专业培养模式正处于积 极转变阶段,构建高校体育专业服务育人新模式已成为必然
行有目的性的培训⑷,有效地完成服务学习的前期工作;中
趋势⑸,通过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理论,将服务学习理念带入 课堂,以提高体育专业人才质量为培养目的,激励学生学习
期进行实践与反思,通过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参与完成服务 活动过程,反馈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及时修订,解 决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学校
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创新
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实现“教一学一 研”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育人机制同。研究可以为我国高校
教学改革及社区发展建设。其中,反思环节是课程服务学习 中期过程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分析服务学习目标、内容和方
收稿日期=2019-04-1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体育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编号:14YJC0020);吉林省教育厅(吉教科
文合字〔2016〕第442号)与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共同资助“自闭症儿童社会化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研究”(编号: 2016QY050);吉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9XYB026)o作者简介:裴晶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能训练原理
与应用;袁雷(通讯作者),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李学恒,空军航空大学副 教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孙一,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96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式的合理性⑼;后期是评价和奖励,检验学生是否实现服务 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获得认可0近年来,关于服务学习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Astin和
瑞洗I\"〕、张猛猛、黄泽江等人⑶〕认为,不完善的高校体 育工作评价体系制约着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郑汉山和王
志明[32〕着重强调现阶段高校培养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 展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严重制约高校体育专业育人的进程,
Sax发现参与服务课程学习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公民责任、学
术发展和生活技能与不参与服务课程的学生相比较,存在显 著性差异。Astin和Eyler证明学生与教师和同龄人的互动
影响培养模式改革。综合而言,当前我国体育专业教育在教
学培养与社会需求应用之间,明显存在“脱节”的问题。增加,Keen和Vogelgesang发现参与服务学习课程与职业选 择具有较大相关性,Astin,Gray和Markus等人验证了服务学
四、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我国体育专业服务人
才培养模式理论设计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经验,将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贯穿我国
习课程对社会责任和未来志愿服务的承诺有所加强,Astin、
Eyle和Markus等人验证了服务课程可以改善学习能力, Batchelder & Root证明了服务学习课程可以提高学生批判思
高校体育专业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中,将体育服务学 习课程置于工作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
考复杂问题的能力,Emily A. Roper and Jos6 A. Santiago验证 了服务学习融于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对残疾人的态度和认
社会生存能力为主线,同时提高学生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
知⑴打服务学习既提高了学生认知能力、职业认同、人际交 往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和教师获得成功的频率,增强了对服
力,将教学板块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等三个部分。前期 组建核心团队,树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的教育理念,突出体
务学习的教学改革的信心[⑵。Bringle & Hatcher将服务学 习课程与其他教学形式进行对比发现:服务学习课程既为教
育服务学习的特色,利用制定服务学习目标、搭建服务平台 和构建实践,为服务学习实践奠定基础;中期是教学与 实践过程阶段,利用反思活动,将教学与实践有效地衔接,促
学的学术性提供了一种手段,也为学习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环 境;既方便进行学术研究,也增加了学生的公民参与性⑴]O进学生将知识技能与生存技能相结合;后期进行自我评价、 师生评价和社会反馈评价等三方互评来检验服务学习理论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现状及存在
与育人模式的有效性。问题模式指在物体或事件上,产生的一种规律变化与自我重
复的样式的过程[⑷。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属于一种过程范
畴,是连接高校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中介,是有效地 开展高校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切,它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 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 等「⑷。改革高校体育专业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拥
有积极健康人格”]、具有责任感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创新人 才,是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育人力求解决的难题。图1髙校体育专业服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体育专业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包括
美国服务学习将“服务与学习”融为一体,树立正确及具 有特色的育人理念,以提升公民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并重发 展,在发展学生个人性格和生存技能的同时,形成习惯性行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培养模式、产学研共建模式、公益服 务模式、体医结合模式和购买服务等多元化模式共同发
展。在模式变革过程中,每种模式都有一定改善作用,但由 于固有模式的遗留问题和新旧模式的磨合问题影响着模式
为,进而提升个人素养,全面推动社会及国家发展,实现多方 共赢°\"。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借鉴美国服务学习
变革的效果,延滞了培养育人的进展。刘芳和杜朝辉[⑷、孙
思哲和李俊辉[⑼、林丹明和龙月娥US、黄泽江等人UH和傅 雪林⑺]等人研究发现,我国髙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
经验,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责任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作为我国高 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理念,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形
当今社会需求存在反差,学生不能满足就业岗位需求,导致
成高素质品质的教育观念。(二)确定服务学习目标,整合高校与社会优质资源,搭 建专业交流服务平台现阶段人才需求结构失衡。他们普遍认为,其原因是高校体 育教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培养特色、缺少新兴专业,从而导
致就业范围狭窄。林丹明和龙月娥⑺]、黄泽江[如认为,教
1 •组建核心团队,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确定体育服务学 习人才发展目标学理念的滞后也是影响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刘芳和杜朝 辉皿〕、黄泽江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严重制约 着培养人才的顺利发展,同时师资队伍的参差不齐也是影响
搭建核心团队组织架构(见图2),进行明确职责分工, 是开展服务学习的有力保障,这与李媾迟的观点相符⑶】。
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朱丽华⑵]、孙思哲和李俊辉炉]、李
服务学习课程研究组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实践反思、后期评
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价和归档。前期准备包括活动策划和课程设置:活动策划分
97为项目策划组、服务范围外联组和外联推广组,主要是为了 协同社会力量、培养学生能力和储备优秀体育人才;课程设
——服务大学生体质健康和训练
置分为课程开发组、教学管理组及教学督导组,课程设置要 符合体育专业的服务学习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
体现服务学习课程的适应性和前沿性,使学生获得有效的专 业知识及技能。服务学习课程通过带入研究项目,将培养科 研能力融入实践服务活动中,从不同角度突破疑难问题,通 过反思、纠正,培养学生学习、科研、实践、创新和解决问题的
—
服务儿童体能健康咨询和训练
—服务青少年体质健康与训练
—
服务特殊儿童健康咨询和康复训练
能力。通过教学管理来确立师生的教学地位,推进教学改革 发展,促进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⑷中期
—
服务社区、体育产业等健康咨询与管理
—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培养学生责任心
—培养处理人际关系
I—
培养学生领导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图3体育专业服务学习教学目标实践反思阶段为实践管理阶段,包括学生招募组、学生培训 组和活动实施组。招募和培训使学生具备基本技能,在实践 中进行技能操作,通过反思学习,调整服务学习目标、教学内 容及实施方式。后期评价、奖励及归档为秘书部管理,包括
行线上线下交流答疑,“五实”平台包括儿童、青少年、大学
生、特殊儿童教学平台以及社区、体育产业平台。儿童、青少 年和大学生体能教学平台按照进阶方式进行,提高全民身体 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特殊儿童体能交流平台与身心康
物资管理组、财务组、档案记录组和法务组。通过设置完善
复医院和心理行为医院进行交叉交流,在保证特殊儿童获得 健康权益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心理和行为指导,缓解社会压 力。对于老年人和其他群体通过社区、健身场所等健康平台
的服务学习课程制度及评价体系,保障学生的权益,拓宽学 生就业视野。获取健康咨询或指导,新兴体育产业交流平台既提升了体育 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扩大了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二 医”平台是结合身心康复医院和心理行为医院搭建的交流平
台,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为“五实”平台提供有力的科学保
项目策划组
服务范围外联组
外
联推广组
课
程开发组
教
学管理组
教学肇组
学生招募组
学
生培训组
活
动实施组
物
资管理组
财
务组
档
案记录组
法
务组
障。“一校”平台是大学内部的交流平台,高校拥有丰厚的学
科资源,进行多个学科交叉研究,提升服务学习理念和扩展
科学研究范围,拓宽服务学习领域,培养综合素质专业人才。图2体育专业服务学习课程核心团队组织机构I体育教学服务学习交流平台I] 钞 服务目标(见图3)依据服务学习理论划分为服务目标
I-----------1基丛类型I--------1功矗I和学习目标,服务目标主要服务于儿童体能健康咨询和训练 指导服务、青少年体质健康指导与训练、大学生体质健康指 导和训练、特殊儿童健康咨询和康复训练以及社区、健身场
I——I少儿体能中心T青少年体年教学平台I—I ■少年训练中,匸
屮大学生体*教学平台 I——I大学生锻炼中,匸
厂儿童体能教学平台
Ij多元角度満足服务
学习实践需求所等健康指导和体育产业管理。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责任心、领导力、科研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及人际关系。服务学习课程时长为1次服务、
特殊儿能教学平台I——|特殊教育学校-
|—|社区健身中心荼斗其他体能£学平台
身心廣复平台]——I康复医院]—|心理医院卜、]提供科学、有效的?
技术保障短期服务、长期服务,根据服务内容需求,选取特定服务学习 课程。服务学习课程学分设置为3学分:2学分为课程学习,
心理行为平台交叉学科科研平台1学分为实习实践。服务学习目标最终是促进学校、学生与 社会三方共同发展,多方共赢。2.汇集高校和社会服务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五实二医
体育学、社会学、管
理学、经济学、法学'
文学專学科交叉提升服务学习理 念,拓展就业领域图4 “五实二医一校”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模块(三)构建“四层训练、三方结合、两个拓展”的服务实践 体育教育体系服务实践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付诸实
一校”实践教学交流共享平台刘媾迟[旳研究发现,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中有150多万 个社区非营利组织,为学生服务学习提供信息、场所及服务 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为服务学习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以此
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验与评价服务学习教育工作质量的
重要指标,搭建服务教育体系可以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 展。实践教育体系包括四层训练、三方结合和两个拓展(见
推动美国服务学习的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搭建体育教 学服务学习交流平台(见图4),一方面,为服务学习课程提 供有力的物资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协同育人的快速 发展,进而推进服务学习的顺利完成。服务学习交流平台进图5)。四层训练分为专业技能应用服务学习训练、校内服 务学习培训训练、服务学习科研训练和校内外实践训练等四 个层面。专业技能应用服务学习训练包括各个层次体能训
98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练,体育心理训练和运动筛查与检测训练,主要是强化体育 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 三方结合是通过校内结合、校外结合和教学、科研与服 内服务学习培训训练主要为志愿者培训服务岗位的知识、技
务结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再 能、策划和管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责
学习的积极性,为社会需求填补人才空缺,实现学生、学校、 任心、信心和诚信。服务学习科研训练包括服务学习课程研 社会“三位一体”的互惠性发展。发、运动服务处方制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带 高校体育专业的就业率一直是高校体育专业发展的难
入服务学习课程中,使学生有目的、有兴趣地进行科研能力
题,拓展知识较为重要。两个拓展即体育与服务结合拓展、
训练,培养科研意识,锻炼科研思维。校外实践训练前期工 能力与素质拓展,通过服务学习课程的拓展,可以从社会需 作要进行跟踪调查和案例分析,为服务学习实践进行准备,
求视角,将学生从学校拓展到校外,增加学生知识视角,提升
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使学生获得认可,培养学生将学习成果 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为社会体育服务事业储备人才。|体育专业服务学习育人实践体紊]体系内容作用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
大学生体能训练 特殊儿童体能训练
专业技能应用服务学习训练强化体育专业基础技能训 其他群体体能训练 练,培养学生综合运动能, 力。体育心理训练
运动筛查与检测训练校内服务学习培训训练服务学习策划与实施加强高校体育专业与服务 学习的衔接,提离学生 四服务学习与培训责任感,反思社会诚信。层训练
服务学习课程研发引导学生早期进入科研团 队,激发科研兴趣,培养 服务学习科研训练特殊群体服务处方 科研思维,创新精神和科 研品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跟踪调查和案例分析
提高社会影响力、社会参与 度、协调服务群体创业自立 校内外卖践训练参赛交流— ——
强化与科研' 创业、就 服务学习科研训练业应用相结合,提升社会适 应能力。三H 校内结合 |学校课程设置与校内、校外服务活动开展结合,激发实 方1
校外结合
F践的积极性,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 决能力和社会责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掌握学科前沿 结教学、科研与服务相结合技术,引导科研思路,启迪科研思维意识。合拓宽体育教学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增加就业 4两体育与服务结合拓展
卜方向选择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拓展
L] 能力与素质拓展拓展体育服务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社会责任、创业 理念等能力。图5四层训练、三方结合、两个拓展的体育服务实践体系(四)设计反思程序,检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通过设置反思环节,提升体育专业服务效果,调整和修正服 郝运⑶]、房慧⑶]、刘媾迟⑶〕研究发现,美国服务学习
务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整学生正确人生观
理论中反思活动是服务学习的核心环节,通过实践与反思有 和价值观。效地将“服务与学习”衔接起来,促进服务学习的顺利开展。 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反思过程(见图6)分为实践前、实践
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学习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
中和实践后等三个阶段。实践前反思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反
提升,影响着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是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思过程通过培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管
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理进行反思分析,使学生确定服务方向,选择服务手段,使教
99师发现问题并解决培训问题,实施策划服务活动。实践过程 中反思主体是学生、教师和社会。学生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发 现问题,通过经验与学习进行整合性思考,挖掘问题的根源
性,分析问题的解决方式,与他人分享、讨论个人感想和道德
标准,验证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同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促 进学生自身知识技能的重组构建和提升个人社会责任感。
教师通过过程反思修改和更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
段和教学管理的适宜性和合理性,为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搭 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社会反思推动体育专业发
图7三维评价体系学生自评是学生对实践过程的认识、自省、思辨、重组
展服务活动的展开,为就业人才需求提供窗口。实践后反思
构建到验证成果的过程,因为学生在服务实践过程中对专业 服务学习教学目标的适宜认可度,教学内容与社会组织的衔
是服务育人课程的重要环节,实践后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 社会。通过实践后使学生积累经验,提高思辨能力,为科研 能力奠定基础,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高校教
接契合度、教学方式的更新度和服务学习管理的科学度,发
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辨别和思考实际操作的有效性,改进和 创新实际操作的工作能力,锻炼科研能力,有效地完成社会
育改革提供有力依据,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相
接轨。研究项目经验积累 素质提高 社会改革工作任务,获得工作认可。师生互评设计的要素是教学、管
理、实践、科研和素质。通过互评使学生积累知识技能,使教 师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研究解决 岀现的问题。服务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教师,合理科学的管理 是体育专业服务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师生通过评价解决管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T解决问题创新思路学 生 教 师
—实践后讨论分析—理面临的矛盾,提升体育专业服务质量。科研能力是体育专
教学目标V教学内容r教学方式—实践中—业服务学习课程的延伸和体现,既帮助解决教学改革出现的 问题,又使学生投身科研项目中,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社会
教学管理—实践前培训一—
及社会群体出现的现象。社会反评是学校与社会最好的交
图6反思过程图流平台,社会组织及人员客观地对教学目标是否贴切社会需
高校体育专业服务反思环节需要注意学生、学校与社会 相互有效衔接,学生与教师、社会人员的人际关系衔接,服务 学习目标与社会需求目的衔接,学生与学校教育和社会管理 衔接。掌握服务育人过程的反思时间是有效反思的关键,设 置定点、定期、连续的反思时间可以将服务育人三个阶段逐
求、教学内容对社会组织是否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学习的管 理方式是否适合三方融合、服务学习实践是否有利于社会发 展进行有效的反馈。2.设立实践教学督导委员会,进行合理的奖励设立实践教学督学委员会,负责平时志愿实践教学的检 查、监督、评价与指导,确保志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落到实 处,通过秘书处将参加体育专业服务的学生进行归档管理,
级递进分析,由有经验的教师或社会工作人员指导与指正,
理清体育专业服务实践问题的思路,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 决问题路径,创新解决问题方案。记录出席和参与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学分,同时作 为学年奖学金的考核标准之一,并颁发体育专业服务学习证
(五)完善三方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房慧研究发现,美国服务学习中通过评价和总结活 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服务活动,并获得工 作认可,促进学生学习、服务、再学习的良性循环。高校体育
书,对于优秀体育专业服务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生继续
参与体育专业服务学习课程,努力获得科研项目立项和竞赛 获奖。专业服务学习活动通过有效的评价反映对学生实践工作的 认可与鼓励,促进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1 •建立三方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要突出互动性
[1] 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
公报,2016 -10-25.和全面性,从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社会反评等三个层面进行
[2] 李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人民EJ
报,2018 -01 -12.互动式评价,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确保培养人才适应社 会需要。借鉴刘维清⑷]、朱丽华⑷]、何智慧⑷)的研究,服
[3] 高英华.基于社会认知论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务体系具体组成要素包括教学、管理、实践、科研、成果和素
质等方面(见图7)。[4] [10] [33] [37]郝 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100美国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研究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6] 梁传杰,毕姗姗.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研究
生教育研究,2015(1):11-15.[5] 陈荣,肖婷,阳国诚.高校体育院系服务大众科学健
身多元模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7):96
[17]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 [25]刘芳,杜朝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702
-100.[6]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1703.[7 ] Alexander W. Astin Linda J. Sax. How Undergraduates Are
Affected by Service Participation [ J J. Journal of College
[19] [28]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1):108 -
Student Development, 1998 (5/6) :251 -263.111.[8] [38][40]房 慧.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
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1(3):74 -78.[20] [23]林丹明,龙月娥.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路径研究[J].教学研究,2014(3) :39 -42.[9] Honig, M. , J. Kahne, M. Mclaughlin. School - Community [21] [24] [26] [31]黄泽江,等.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进
退维谷与创新路径选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
Connections: Strengthening Opportunity to Learn andOpportu- nity to Teach [ M ]. Richardso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4):100-103.[22] 傅雪林,等.浅谈重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8 -40.Teaching ( Fourth Edition ). Washington, D. C.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1 :1011.[11 ] Emily A. Roper and Jos6 A. Santiago. Influence of Service
[27] [42]朱丽华.高校体育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5):72-75.-Learning on Kinesiology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P _ 12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 J ].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Official Journal of IFAPA.2014
[29] 李瑞洗.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以
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1):162 -180.[30] 张猛猛.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12 ] Carrie Williams Howe. et. al.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 Learning: A Three - Phased Model for Course Design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on Service —
[32]郑汉山,王志明.加入WT0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的转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13 -15.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Volume 2 Issue 1, [34] [36] [39]李媾迟.美国“服务一学习”理论与实践及其
对我国实践育人工作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
2014:45 -62.[13 ] Bringle & Hatcher. Service learning as scholarship: why the
士学位论文,2014.ory -based research is critical to service learning[ R].[14] 维基百科]EB/OL]. https ://zh. wikipedia. org/zh - cn.[15] [35]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
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 -35.[41]刘维清.建立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
步设想[J].体育与科学,1987(1):34 -36.[43]何智慧.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吉林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7 -49.On Education Mode Inno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Service Learning TheoryPEI Jing -jing1 ,YUAN Lei1 ,LI Xue - heng2,SUN Yi1(1.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 Aviation University Air Force,Changchun 130000,China)Abstract: Innovat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American service learning theory for reference, the service learning is integrated into the classroom,
and a service learning curriculum model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
na is established.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the training con
cept of serv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determine the service learning objectives, set up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set up the reflection procedure and evaluation syste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de of service and educa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ports, and the scope of educational reform should be set from small to larg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professional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of educating people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society.Key words:American service learning theory;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