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坛 l曩 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探讨 叶海飞 (宁波中普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92) [摘要]‘‘毒奶粉”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三聚氰胺普遍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当中,加强对三聚氰胺的控制,研究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 五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作了优缺点比较分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4—0250一O1 2008年9月,三鹿“毒奶粉”事件导致全国许多婴儿患上肾结石,甚至发生死 活性。这种方法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 或抗体既保留了其免疫活性,又保留了酶的活性。酶标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快速 亡,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研究临床发现,三聚氰胺可能会在人体泌尿系统如 膀胱和肾脏形成泥沙样结晶或结石。实际上,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中间产 物,广泛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等化工原料和农药化肥的原料,同时也是食品 包装材料的原料。特别是儿童喜爱的鲜艳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如果使用了 劣质产品,原材料树脂聚合的不好,就会残留三聚氰胺,与食品接触中难免会有 三聚氰胺迁移出来。准确检验样品中三聚氰胺真实含量,禁止人为添加三聚氰 胺,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控制三聚氰胺限量值可最大限度保护人体健康。 一.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三聚氰胺普遍存在,加强对三聚氰胺的控制,研究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尤为 重要。我国严控三聚氰胺临时限量值,即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 为1毫克/千克,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 为2.5毫克/千克,GB9690-2009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一甲醛成型 品规定三聚氰胺的迁移限量为0.2mg/dm2。当前乳与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方 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和液相色谱 质谱/质谱法(LC--MS/MS),其定量限分别为2mg/kg,0.05mg/kg和0. 、 0l mg/kg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试样奶或奶制品采用三氯乙酸溶液一乙腈或三氯乙酸溶液一甲醇超声振荡 提取,离心沉淀蛋白质,三氯乙酸上清液过滤后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 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紫外波长24( ̄an处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准确。常用色谱柱 为C18和c8柱。三聚氰胺为强极性化合物,在传统的反相色谱中无保留能力,需 向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与三聚氰胺成弱极性物质达到分离效果。流动相以 柠檬酸为缓冲溶液,加入庚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己烷磺酸钠离子对试剂和乙 腈以一定比例混合。食品模拟液中三聚氰胺检测参考GB/T 23296.15-2009 Ⅸ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2,4,6-三氨基一1,3,5一三嗪(三 聚氰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模拟液中不含有蛋白质,无需沉淀,其中的 三聚氰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与乙 腈。水基食品模拟物如水、10%乙醇、3%乙酸直接进样,橄榄油通过水~异丙醇 溶液萃取后进样,在紫外波长23Ohm处测定,外标法定量。 2.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法(LC-MS/MS) 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法的样品处理大致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却有较低 的检出限。色谱柱为阳离子交换与反相C187昆合填料柱,用乙酸铵溶液和乙腈 混合流动相,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母离子m/z为127,定量子离子 m/z为85,定性子离子m/z为68。使用串联质谱作为监测器,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以及抗干扰能力,降低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准确可靠。同时不使用离子对试剂 减小了对色谱柱的腐蚀,延长柱子的寿命。然而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仪价格比 较昂贵,只有部分实验室使用,普及性不大。 3 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气相色谱质谱法重现性好,灵敏度强,准确度高, 检出限低。提取液同为三氯乙酸,采用22g/L浓度的乙酸铅沉淀蛋白质,上清液 离心过滤后过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由于三聚氰胺性质稳定,熔点高,难 气化,所以经提取净化后的三聚氰胺溶液需氮气吹干后进行硅烷化衍生再由气 相色谱质谱仪测定。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 法》采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作为硅烷化试剂。MS 的扫描定性离子m/z为99、l7l、327、342,定量离子m/z为327。GC—MS法更适 合食品中微量三聚氰胺的检测。 4酶标免疫吸附法 酶标法的基本原理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 250 科技博览 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其原理是试样中三聚氰胺、酶标三聚氰胺抗原与包被于 微量反应板中的三聚氰胺抗体进行免疫竞争反应,加入酶底物反应后显色,试 样中三聚氰胺含量与颜色深度成正比,用目测法与三聚氰胺标准系列溶液进行 半定量检测,用酶标测定仪进行定量检测。试样用萃取液提取,与三聚氰胺系列 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微量反应板中各孔,加入酶标记物,室温避光静置反应 30min。倒出溶液,用清洗液清洗板,每孔加入底物溶液,室温静置反应20rain, 每孔中加入终止溶液显蓝色,在10 ̄30min内目测或者在450nm处测定吸光度 值。 5拉曼光谱法 当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样品上后,分子可以使入射光发生散射。大部分光只 是改变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不变,少部分光的散射,不仅光的传播方向改 变了,而且散射光的频率也改变了,不同于激发光的频率,称为拉曼散射。拉曼 光谱仪通常测定的大多是拉曼散射中频率减少的,称为斯托克斯散射,也统称 为拉曼散射。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频率差称为拉曼位移,拉曼位移与入射光 频率无关,它只与散射分子本身的结构有关,不同化学键或基团有特征的分子 振动,因此与之对应的拉曼位移也是特征的,这是拉曼光谱可以作为分子结构 定性分析的依据。所以不同物质具有与其分子结构相对应的特征拉曼光谱。原 料乳、纯牛奶和酸奶等样品经稀释、离心,用基于表面增强原理的检测试剂盒增 强后,进行拉曼光谱扫描。以928±2cm一1作为参考峰,设定其对应的强度为 100,进行谱图归一, ̄.698土2cm-1下,根据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与归一后拉曼 光谱相对强度的对应关系,采用外标法测定。 =.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E较 在对三聚氰胺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比较,HPLC法是最常用的三 聚氰胺检测方法,高效,快速,但其定量限不够低,不适用于食品中的微量三聚 氰胺检测定量。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可大大降低检出限,提高三聚氰胺的检出 率,但仪器价格昂贵,耗试剂量大,检测成本高。酶标免疫吸附法可快速检测三 聚氰胺,但操作繁琐,易产生交叉污染,且专属性差导致假阳性现象。拉曼光谱 法虽比较快捷方便,但仪器也较昂贵且在普通实验室应用不广。不同分析检测 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结合实际,选取最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也可通过多种 方法相互联合,互补不足,提高效率,增强灵敏度,降低成本,让三聚氰胺检测更 全面、经济、准确。 三.结语 不断研究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突破现有方法的局限性,需要各行各业的专 家研究者们共同探索,不断努力,促进三聚氰胺检测效率,切实保障人们的生活 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成山.三聚氰胺的危害研究[J】.北京:检验医学教育,2009,16(1): 42-43. [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GB/T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 胺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3]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GB/T22400-2008.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 测液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井伟,吕水源,李小晶,陈曼实,唐熙,陈锦泉.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 单体的迁移规律研究[J]福建:包装与机械,2012,(9):337-340. [5】李峰,王莉,柴春彦等.检测牛乳中三聚氰胺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 的建立[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