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唐山市物流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杨洁颖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10期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情况,剖析唐山市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唐山市物流发展优化策略。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物流 物流优化策略 绿色物流
2014年2月26日,*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中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唐山是河北省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之一,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新型工业化基地,是与北京联动的临港产业协作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唐山市应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优化其物流系统,促进其物流的快速发展。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概述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架构。国家提出优化京津冀的空间格局,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思路,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指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双城”指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三轴”是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通道;“四区”是指从区域长远发展和合理布局考虑,形成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四个功能区。
2.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机遇。(1)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带动京津冀物流业的整体升级。一方面:物流产业链将重新构建,通过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构建京津冀区域绿色、低碳、循环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区域物流资源将实现互联互通,交通运输将更加便捷,运输效率会显著提高,物流成本会明显降低;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物流技术应用创新,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2)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将带动物流产业增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由河北省、天津市来承接。河北将承接由北京转出的小商品、服装、农产品、商贸、钢铁等产业,天津将承接金融、贸易、文化休闲等产业。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推动京津冀区域物流的迅速增长。(3)京津冀通关一体化之后,物流方面将会发生巨大改善。首先,降低物流成本。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京津冀三地的公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实现全面对接与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整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这将有利于缓解北京巨大的交通压力;同时,还会促进区域内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物流企业享受到通关一体化的优惠待遇。其次,提升通关效率。在京津冀三地通关一体化的下,便捷的通关流程,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通关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企业跨区域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第三,促进区域合作。一直以来,京津冀区域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对资源控制的能力较强,对物流企业的干预较大。然而,实施一体化之后,将会突破行政区划的,实现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产业合理布局,以及上下游联动机制,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物流企业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为物流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二、唐山市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运行效率偏低。近年来我市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25%—30%之间,这说明我市物流业仍是粗放型发展,而物流运行效率偏低将直接影响我市物流业快速发展。
2.物流信息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1)现代化的业务手段、设施设备、管理模式还比较匮乏。(2)物流信息化层次较低,尚未实现以信息技术和理念改造整个业务流程。(3)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滞后,我市的钢铁、煤炭、建材等多数通过省外平台实现交易,未获得与行业地位相称的业界话语权和相应收益。
3.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市物流企业普遍呈现出小、弱、散的特点,唐山物流企业大多尚处于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发展阶段,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未得到充分应用,物流企业竞争力亟待加强。
4.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发展水平较低。我市制造业规模大但产业层次较低,商贸交易量大但交易方式落后,消费需求规模大但新型消费比重低,“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较为普遍,物流业务外包程度低,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市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5.高端物流人才短缺。全市物流企业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为9.7%,具有中高级物流师资格人员比重为2.3%,近75%的物流从业人员不能完整掌握物流行业标准。普遍缺乏精通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的中高端物流人才。 三、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提出唐山市物流优化策略
1.加大的资金投入力度。(1)发挥财政支持资金的聚合、引导和放大功能,在资金使用上向物流发展倾斜。(2)鼓励民营资本与合作,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3)扩大物流和金融领域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外商投资物流行业。
2.提高物流技术和标准化水平。(1)加大对物流新技术、装备等领域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2)加大物流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推动我市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3)加快对现有物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备、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4)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促进食品冷链、医药、烟草、机械、汽车使用现代化物流设备。
3.重视物流园区发展。(1)完善物流园区设施建设,强化与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的有效衔接。(2)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建设。依托唐山市的交通枢纽优势,建设交通枢纽型物流园区;依托唐山市的产品特点,建设煤炭、铁矿石、钢材、农产品等物流园区。
4.加快多式联运发展。(1)加强物流枢纽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交通运输枢纽,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2)完善曹妃甸港港区内部的铁路连接线和站场布置,增强唐山港的集装箱集疏能力。(3)充分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智能转运系统,提高多式联运自动化作业水平。
5.实施绿色物流工程。(1)优化物流设施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运输的实载率。(2)在快递、城市配送领域率先推广清洁能源运载工具;推行立体化仓储、机械化搬运、信息化管理;建立绿色物流供应链。(3)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实现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循环利用。
6.建立健全物流人才队伍。(1)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技工学校建立不同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和物流教学体系。(2)支持市内科研机构和产学研基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3)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4)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海涛.徐刚.恽晓方.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魏洪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J]. 金融经济,2014.
[3] 李楠.任伟.港口开发(国际物流与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唐山市为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 王小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市城市功能定位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5.
[5] 赵莉琴.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物流资源优化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杨洁颖,女,讲师,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