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学史_填空题

物理学史_填空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物理学史复习题 填空题

注:如有编辑错误,请自行更改 1.16世纪中期,哥白尼在巨著《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这是自然科学向神学的第一次挑战,标志着自然科学从神学中出来

2.开普勒在1609年出版的 《新天文学》 和1619年出版的 《宇宙与谐论》 中,分别发表了 轨道定律 面积定律 和周期定律。开普勒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定律而且最早获得成功的人之一。从他的时代开始, 数学方程 就成为表达物理定律的基本方式。

3.在1632年出版的 《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和1638年出版的 <<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简称《两门新科学》,以确凿的实验事实,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清新的观点,批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阐明了他的运动理论。

4.牛顿于1687年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此牛顿概括了他的前人 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胡克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及他自己的创造,以严谨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5.从 数学原理 、 最小作用原理 发展为数学上的 变分方法 ,并且由于引入广义坐标和代数方法等,于1813年法国数学家泊松方程的建立和1834~1835年由英国的哈密顿提出的哈密顿函数及哈密顿正则方程,标志着分析力学的建立。

6.光的微粒说,最早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立特等人提出,到17世纪,首先提出光是机械微粒观点的是 笛卡儿 。关于光的本性,早期主张波动说的主要是 格里马第、惠更斯、和胡克。

7.首先获得光速为有限值的证据的是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个测得的光速值为

3.1108 ,是英国天文学家 布拉德雷 于1728年利用光行差测得的。1849年,法国科学

家菲索首先在实验室测得光速值,傅科 成为测得光速的第三人。迈克尔逊 为第四人,他于1882年测得的光速值被作为国际标准沿用了40年之久。

8.测量温度的第一个科学仪器是 伽利略 在1593年发明的验温器,第一支实用的温度计是吹制玻璃的工匠 华伦海特 制成的,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计。

9.在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过程中, 迈尔 、赫姆霍兹 、焦耳 、 克劳修斯 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0.1865年,德国的克劳修斯提出了“ 熵 ” 的概念,得出了“熵增加原理”,W.汤姆孙和克劳修斯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整个宇宙,提出了“热寂说 ”。 11.英国科学家 吉伯 在1600年出版了他的巨著《磁石》,这是英国诞生的第一部科学著作。他把电现象和磁现象进行比较,他认为电和磁是 两种截然无关 的现象,这个结论影响了电磁学发展200多年。

1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物理学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近距作用的“ 场 ”的概念。

13.1785年-17年间, 库伦定律 的建立使电学进入了定量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到类比法 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14.第一个直流电源是在 1800年,由伏打 根据他自己的观点制成的伏打电堆。

15.麦克斯韦在1861年~1862年发表的第二篇电磁学论文《论物理力线》中,提出了“ 以太涡旋模型 ”和“位移电流假说 ”在1873年,麦克斯韦出版了巨著 《电磁通论》 ,这部巨著的出版,继牛顿的《原理》之后,在物理学史上树立了又一座伟大的丰碑。

16.德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 盖斯勒 在1855年发明了水银真空泵,1858年发明了 放电管 。 17.1858年,德国人 普鲁克尔 在利用盖斯勒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了阴极射线,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证实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并命名为“阴极射线”。 18.1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 X ”射线。1901年,伦琴成为第 1 个诺贝尔物理学家奖的获得者。

19.16年3月1日, 亨利·贝克勒尔 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居里夫人 建议把这种性质称成为“放射性”

20.17年,J·J汤姆孙 发现电子,罗伯特.密立根在1912~1917年间由荷质比测出了电子的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0倍。

21. 1887年,美国的 .迈克耳孙-莫雷 实验否定了绝对静止的以太存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面临危机。

22.在1905年9月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爱因斯坦划时代的论文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宣告了狭义相对论。诞生。

23.光电效应现象是 赫兹 在 1887 年首先发现的。是在做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火花放电实验中偶然发现的。

24.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宣读了论文《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了 能量子假说 并推导出了辐射公式,这一天被看作是 量子力学诞生日。 25.在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中,海森堡、玻恩 等建立了矩阵力学;薛定谔在 德布罗意 物质波的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 薛定谔方程 ”第一次提出了“ 波动力学 ”一词,薛定谔的波动力学被认为是量子力学的一般通用形式。

26.初次人工核反应是由卢瑟福 在 1919 年实现的,并发现了质子(氢原子核)。

27.最早的探测器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威尔逊于1904年发明的 云室 ,对云室探测器进行一次彻底的革新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唐纳德.格拉泽,1952年,制成第一个 气泡室 (也叫“气室”)。

28.最早的加速器是1931年美国物理学家 范德格拉夫 研制成功的高压装置,它可以演示“ 人工闪电 ”更重要的是可以加速带电粒子,是核物理和高能粒子研究的重要装置。 29.1920年6月,卢瑟福预言:原子核内可能存在着质量与质子质量相同的中性粒子。1921年,美国化学家哈金斯将它命名为“中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 查德威克 发现了中子。

30.在1934年1月,约里奥-居里夫妇 首先实现了人工放射性的发现。

31.1934年10月, 费米 小组发现慢中子效应,人们将慢中子及其效应的发现看作:“核时代的实际起点 ”

32.1938年,奥地利物理学家 迈特纳 和她的外甥(或侄子) 弗里施 发现了核裂变,并提出了“ 裂变 ”一词。但她们忽视了时产生的中子。

33.约里奥--居里夫妇、费米和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证实了链式反应,并且发现的速度是极快的,两次相隔的时间仅为 21014 秒。费米小组在美方的支持下,开始了曼哈顿工程,这实际上就是一座实验性的原子反应堆。这一工程是1941年12月开始的, 1942 年 12 月 2 日,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原子能的可控释放

34.人类在认识原子核结构的历程中所提出的模型有 气体模型、液滴模型、壳层模型、集体模型(综合模型)。

35.1914年,查德威克在试验中发现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的能谱为 连续谱 导致了中微子的发现。费米的β衰变理论指出:电子和中微子是在β衰变中产生的, - 衰变的

+本质是核内一个 中子变为一个质子, 衰变是一个 质子变为中子 ,在衰变过

程中同时放出电子和中微子,导致产生电子和中微子的是一种新的作用,费米称之为 弱相互作用。

36.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而参与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电子 等 6 种是轻子,加上它们的反粒子,轻子共 12 种。

37.强子是一切参与 强相互作用 的粒子统称。 质子和中子 就是强子。 自旋为零或整数 的强子称为介子,如介子 ,自旋为半整数

的强子称为重子,

如 质子 、 中子 。

38.反粒子的质量、寿命、自旋等与粒子相同,而 电性 与粒子异号。 39.1911年奥地利物理学家 汤斯 等人第一次成功地发现了宇宙辐射的存在。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很神秘的射线称作“ 宇宙射线 ”简称“ 宇宙线 ”

40.美国物理学家 安德森 于1932年8月2日在云室照片中发现一条奇特的径迹,与电子的径迹相似,却又具相反的方向,显示这是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从曲率判断,又不可能是质子。于是他果断地得出结论,这是 带正电的 电子。

41. 1955年日本物理学家 坂田昌一 提出了著名的“ 坂田模型 ”他推广了费米—杨模型,提出所有强子都是由 质子 、 中子 和 超子 以及它们的反粒子组成。

42.19年盖耳曼提出,夸克是带有 分数电荷 的粒子,是构成已发现的强子的更基本的粒子, 它们不同于坂田模型中的质子、中子和 介子,它们即使基础粒子,又是复合粒子,而夸克只是“ 基础粒子”

43.1974年8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丁肇中 的研究小组和里克特小组发现 J/ 粒子,这个粒子是由一个 璨夸克c 和一个 反璨夸克c 组成的束缚态。

44.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世界上第一只 点接触型 晶体管,1950年,做成了 结 型晶体管。人们公认基尔比; 和诺依斯 是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者。诺依斯 和他的同事组成了一家公司,这就是英特尔公司,专注

于集成电路的发展。后来诺依斯成了“硅谷”的奠基人之一。1960 年,美国科学家梅曼 做出了第一台激光器。

45.1948年,美籍苏联物理学家 伽莫夫 提出了 大爆炸 宇宙论,其预言了 宇宙背景辐射 并被观察所证实。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