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策略浅析 杜林洋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411201) 【摘要】广义上的文化产业“走出去”包括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 流和对外文化贸易三种形式,而对外文化贸易不仅是转变经济展方式、 促进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对外文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 方式,并已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流形式。 去”的主体,企业占据了文化市场60O/o的份额。我国要促进 文化产业“走出去”,就要重点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 业,利用企业的优势将文化产品销往各个国家。 22发挥政治优势,改革政治缺陷 22.1深化文化改革 【关键词】文化产业;走出去; 1我国文化产业贸易现状 深化文化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首要任务,要从 1.1贸易规模 我国文化贸易规模不大,占有国际文化市场份额少。据统计, 制度上减少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束缚,才能让“走出去”的过程 更顺畅。首先要合理分配文化产业各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并建 立监督机制;其次要转变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 我国2010年文化产品核心内容的对外贸易额为13.51亿美元,而 20l1年为14.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逾2O%;其中,艺术品、网络 游戏等产业对外贸易额居于前列。尽管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额增长 较快,但总量不大,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核 心文化进出!el额不足货物贸易总额的O.5%。我国文化产业在世 界文化市场的影响力也相当有限,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 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却以43%的份额遥遥领先。 l2贸易结构 文化贸易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竞争力较弱。文化产 业根据其产品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核心层”主要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 同时划拨专项资金,出台资金使用及管理细则,支持文化企业文化 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最后要给予文化创意足够的生 形态植入。 长空间,鼓励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创造性,减少对文化内容的意识 22.2利用集权优势树立海外品牌 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外部效应非常明显,但目前少有企业能 够依靠自身力量在短期内树立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国家应利用 集权优势树立中国的世界文化品牌,为文化产业“走出去”营造一 个良好的海外环境。例如重点打造中国横店成为世界影视文化基 地,向好莱坞看齐。重点挖掘和包装类似的优质文化资产,树立起 视公司,逐渐扩大影视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23完善配套支持服务体系 “东方影视城”的文化品牌,再逐步培养世界级明星、演员,扶持影 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类别,“外围层”主要是以互联 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相关层”则主要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 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从我国目前的文化贸易结构来 看,越靠近核心层,出口产品竞争优势越弱,文化贸易逆差越严重。 2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思考 23.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文化企业市场融资提供条件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我国日前的 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致使文化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尚有一定 文化产业要“走出去”,首先要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IMD给出了如下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国际竞争力=竞争 资产×竞争过程。IMD认为产品要有竞争力,除了要具有竞争资 产,即以往所积累的资源财富,在过程上也必须具备充分的竞争 的难度。为有效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首先要引起金融企业对 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引导金融企业关注并支 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帮助金融企业重新认识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发展的重要性,及时提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完善相关金融 为其上市提供便利条件。 23.2完善知识产权保律法规,鼓励文化创新 力。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不乏优质资产,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干扰, 难以形成顺畅的转化过程,将优质资产转化为国际竞争力。 2.1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重点培育大型文化企业 服务;其次,对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应该鼓励其上市融资,并 2.1.1鼓励多元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存在 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有574152 保护知识产权是对创新的尊重和鼓励。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 的保护力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盗版抄袭之风 人,集体经济有8915人,其他经济有12502人。由此可见我国文化 产业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能发挥公有制经济 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多种所有制文化主体的存在,将能进一步壮 大和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2.12重点培育大型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走出去”应该要分层次有重点。要先鼓励一批有 盛行,严重伤害了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要想让中国的文化产业 “走出去”,就要坚决打击一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不断完善 知识产权保,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增强公民对知识 侵权行为,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2006 ~ 产权保的认识了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坚决抵制盗版和 实力的文化企业率先走出去,将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产品和服 务销往国外,树立起中国文化产品的良好形象,为后续文化企业走 [1儿美】查尔斯.w-L希尔.IntemationalBusiness[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出去打下良好的基础。当今世界企业已成为文化产业“走出 一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