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雷雨

曹禺

一、教学目标

1.品读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性格特点。

2.梳理出戏剧中的矛盾冲突,让同学们认识到资本家虚伪、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旧社会的黑暗。

二、教学重点

1.赏析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感受戏剧紧凑、扣人心弦的情节及矛盾冲突。

三、教学难点

1.分析戏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形象。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之前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戏剧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戏剧是从西方传进我国的,而国家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雷雨》,今天我们来学习《雷雨》。 (二)文学常识及相关背景介绍 1.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曹禺”取自“万”的繁体字,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曹禺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曹禺1929年入读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深受西方思想影响。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

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2.《雷雨》的时代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3.《雷雨》解题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鲁家)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舞台背景,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的。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情节及人物关系 1.人物关系

鲁贵 鲁(梅)侍萍 周朴园 繁漪

四 凤 周萍 鲁大海 周 冲

四凤和周萍 繁漪和周萍 四凤和周冲

2.介绍《雷雨》的整个情节(先问是否有同学可以复述整个情节) (四)整体感知

师:我们了解了剧中人物的地位、相互关系,同时也了解了戏剧的大体情节,下面我们找同学分角色来读节选部分,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提示:要注意语气、重音、要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师:在这几名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节选的部分的人物,各自代表了什么阶层?他们之间又怎么样的关系? 节选的部分写了几个情节,中间有哪些矛盾冲突?

生:这一幕戏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四个人本来是一

家人。现在的关系却有所不同,周朴园和周萍代表的是资本家,鲁侍萍、鲁大海代表的是下层劳动者。 师:写了几个情节?

生: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二人之间紧张激烈的矛

盾冲突,是资本家与下层人民的矛盾。

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鲁大海是控诉周朴园的;并且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本场的矛盾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也是资产阶层与下层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师: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生: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

(五)分析剧本

1.剧本开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个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呢?

生:铺垫情节、渲染氛围,压抑的气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也暗示了人物的情绪、心理。

2.剧本的第一个情节(矛盾冲突)中,在与鲁侍萍刚见面谈到“无锡往事”的对话中(认定鲁侍萍已死的情况下),周朴园有哪些反应?

生:语调沉稳,心里平静

师:当鲁侍萍把三十年前发生在周家事情说出来的时候,周朴园的反应? 生:苦痛、汗涔涔 (不敢面对过去犯下的罪恶)

师:从鲁侍萍的嘴里得知当年的梅侍萍没有死的时候,周朴园的反应有哪些? 生:惊愕

生:她还在?不会吧? 生:(连忙)不,不,不用。

师:知道面前的鲁侍萍就是当年的梅侍萍的时候,周朴园有哪些反应? 生:(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生:谁指使你来的? 我看过去的事不用再提了吧? 生: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

生:好吧,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用钱来思考问题)„„„„ 师: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生:平淡——紧张——害怕

师:周朴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

生:因为鲁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

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却打他个措手不及,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师:当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时他的反应? 生: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极度的吃惊) 师:周朴园都知道以后都做了什么?

生:想打断鲁侍萍的回忆,用钱收买鲁侍萍,怕鲁侍萍与周萍相认,为马上决定

断绝周鲁两家的来往辞退了四凤和鲁贵。

师:经过以上的分析,同学们想一想,在与鲁侍萍的对话冲突中,体现了周朴园

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虚伪、自私、残忍、冷酷

3.师:我们再分析鲁侍萍,看她的台词,从中可以看出鲁侍萍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通过哪些语言可以体现出来? 生:善良、刚强、清醒、自尊

生:鲁侍萍“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鲁侍萍的遭遇很不幸,对经历的

体验使她有更清醒的认识。

生:当她问周朴园“老爷想帮一帮她吗”“老爷想见她吗”,她希望得到的是

肯定的答案,虽然对周朴园有强烈的愤恨,但这种恨还不够彻底还是有思念存在的。当她的身份被点明之后,周朴园的表现让她很愤怒,但之后周朴园的话,又让她有点感动,这些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和温柔。

生:周朴园给她的支票,她随手撕掉,并肯定鲁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当父亲,体

现了她性格中刚强自尊的一面。

生:鲁侍萍想见周萍,却没想认他,后来眼看亲兄弟相斗,激动的她差点说出

周萍的身份,但她立刻控制了自己,也可以看出她的清醒。 4.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第二节中出现的人物形象

师:在与鲁大海的对话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如何体现的? 生: 狠毒、唯利是图、狡猾奸诈

生:鲁大海说“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怎么回事?” 周朴园让其他工人代表复工的手段。(能看出他的圆滑狡诈) 周朴园给鲁大海看合同时的动作,“顺手抽过来”

生:虽然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当鲁大海说出周朴园犯下的罪行时,周

朴园还是恼羞成怒,厉声呵斥他,让他出去。(这更体现了周朴园的狠毒和赚昧良心的黑心钱)

师:鲁大海的性格特征是怎么体现的?

师:“我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这三个没骨头的东西,„„„„”。 生:说明鲁大海坚持正义,责任心强

师:“拜望拜望你”体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什么样的态度? 生:鲁大海对周朴园的鄙夷蔑视的态度

师:最后工人复工了,鲁大海也被打了,根据这些内容对鲁大海同学们有什么认识呢?

生:他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

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但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鲁莽的弱点。

5.最后一节鲁侍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句台词表现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周萍本是自己的儿子,却亲手打了亲弟弟。鲁侍萍眼见着却又不能道破

,言语中充分体现了她眼见骨肉不但不能相认,反而自相仇恨的痛

6.

苦、复杂的心情;再者也没有想到周萍成了这么一个鬼东西。 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四人是一家人,见面的时候本应该其乐

融融,但事实却矛盾重重,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

他们之间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的对立,使他们必然产生矛盾冲突。 从整个戏剧来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7.本文主题:矛盾的根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本性,猛烈地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中国正在酝酿着一场大的变动。

(六)朗读 (七)备用

讨论:周朴园是否真的爱鲁侍萍?

正是因为这种怀念同他30年前爱上侍萍一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所以,当侍萍真的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因为侍萍活着这一事实本身潜伏着暴露他的罪恶历史、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的危险,何况侍萍已经到了周家,正怒不可遏地控诉他呢!怀念带来的欣慰,毕竟远远比不上切身利害的分量,而且,侍萍苍老倔强的真实形象,一下子破坏了他心目中那个高贵优雅、聪慧温顺的情人形象的完美性。 (六)延伸性的作业

1.同学们可以课下阅读《雷雨》全剧。

2.本文存在一个争论性的问题就是“周朴园是不是真的爱鲁侍萍”,可以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论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