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 木兰诗同步练习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 木兰诗同步练习3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木兰诗》能力提高

1.诗中有两个通假字,它们分别是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 2.诗中第1段中交代当时军情紧急,征兵刻不容缓的句子是________,交代木兰停机叹息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木兰以后的打算是________。

3.诗中第2段中交代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是________,它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现了出征的路线、军情的紧急和行军的神速。“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几句诗细腻地透露出木兰________的女儿情怀。从________觉角度写出边地________的景象。

5.诗中第3段六句话写的内容是________,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写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

6.下列都是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理解,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这两句诗写北地苦寒,可见战斗的艰辛。 ( ) ②这两句诗组成对偶句。 ( ) ③这两句诗属详细描写,连柝的色泽、衣的质地都写出来了。 ( ) ④这两句诗既写军营情况,又反映了木兰的战地生活。 ( ) ⑤这两句描写的是边塞夜景。 ( )

⑥这两句的意思是: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冷森森的阳光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 )

7.诗中的第5段中,父母、阿姊、小弟的性别、年龄、身份均不相同。诗中是怎样表现这种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表现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的六个动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正确评价是________,木兰留给你的印象是________。

10.诗中“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这里面“十年”“十二年”相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帖—贴 火—伙

2.可汗大点兵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东市……北市 排比

4.出征的路线 军情的紧急和行军的神速 思念的听 空寂荒凉 5.略

6.(1)√(2)√(3)×(4)√(5)√(6)√

7.父母“出郭相扶将”表现老人相互搀扶。阿姊“当户理红妆”表现青年女子爱美。小弟“磨刀霍霍”表现少儿的调皮及欢快。

8.开、坐、脱、著、理、帖

9.体现了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爱国精神,勇敢善良、机智纯朴等。 10.不矛盾。“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