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异常管理办法(试行)
1。目的
为了规范制造中心、模具公司异常处理流程,促使技术、采购、制造、质量等各环节紧密配合,及时反馈和处理生产现场异常问题,确保生产正常有序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适用于制造中心、模具公司各车间以及相关的业务单元。 3。定义
3。1。技术异常:经工艺或质量人员确认,图纸尺寸错误,或物料的规格型号不适用,需研发设计人员解决的问题。
3.2.工艺异常:装配顺序、方法等无法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图纸尺寸、物料规格可能存在问题。
3.3.过程质量异常:前道工序未按图纸制作、尺寸误差影响后道工序装配的问题。
3.4。设备异常:设备、工装夹具、模具(包括电动、气动工具)等出现故障或潜在故障。
3。5。物料异常:不合格零部件未按图纸制作、尺寸误差达不到生产标准的问题.物料错送信息、多余或不足情况.
4。职责
4。1.制造中心、模具公司负责异常申报、关闭及《异常单》填写,负责跟踪、协调异常问题处理进度情况,并将完成情况及时公示;负责落实纠正预防措施。
4。2。技术中心、电器技术部、采购中心、质监部、模具技术部、
共 6 页 第 1 页
制造中心设备部负责及时响应并处理现场异常问题。异常关闭后的原因分析。
4。3。技术中心精益组负责组织、研讨、制定巩固预防措施工作,防止异常重复发生。
5.具体条款
5。1.异常分级上报流程
5。1。1. 技术异常:设计工程师(班长)→技术中心、电器技术部、模具技术部各主管、车间主任→技术中心主任、电器技术部、制造中心主任、模具公司经理→总经理
5.1.2。 工艺异常:工艺工程师(班长)→技术中心、电器技术部、模具技术部各主管、车间主任→技术中心主任、电器技术部、制造中心主任、模具公司经理→总经理
5.1.3. 过程质量异常:过程检验员(班长)→质量工程师、车间主任→质检部、制造中心主任→总经理
5.1。4. 设备异常:设备维修工(班长)→设备部主管、车间主任→制造中心主任→总经理
5.1。5。物料异常:仓管员(班长)→质量工程师、仓储主管、车间主任→质监部、采购中心主任、制造中心主任→总经理
注:各部门根据实际业务情况,指定第一级责任人。根据实际生产异常情况,通知对应业务的各级责任人(各级责任人的例举是“或”关系,并不是要全部到场响应处理异常.)
5。2.生产异常汇报升级约定
5.2.1。生产异常发生后,生产班组长及时联络通知相应异常类型第一级责任人。
共 6 页 第 2 页
5。2。2.停工时间超过1小时或者15分钟内未到场响应异常,上报第二级责任人。
5.2.3。 停工时间超过4小时或者30分钟内未到场响应异常,上报第三级责任人。
5。2。4。 停工时间超过1天或者45分钟内未到场响应异常,上报第四级责任人。
注:特殊情况,各级责任人可以委派其他人员响应与处理生产异常,职责权仍归属既定人员。
5。3。异常处理流程 5.3。1.异常申报
车间工位员工进行生产作业,作业过程中发生异常后及时汇报班组长。班组长能判定异常原因的,第一时间联络通知相应异常类型第一级责任人,并在5分钟内填写生产异常申报表单。若不能判定异常原因,第一时间通知相应第一级工艺责任人到现场判定异常类型后再通知相应异常类型第一级责任人.
注:同一问题当天内不得重复提报。 5.3.2。异常响应、处理
5。3.2。1.异常责任人在接到通知后,在15分钟内到达生产现场进行签到并确认异常.
5。3.2。2.若该异常类别错误或者异常申报填写有误,相应责任人可以申诉.申诉完成后,将该条异常报告做作废处理。生产班组重新异常申报。
5。3.2.3。异常响应。相应责任人通过原因分析并处理关闭异常,并完成时填写异常处理方案,必须注明异常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能简
共 6 页 第 3 页
单地用已处理等描述,并标识该异常是否重复发生。
各责任人异常处理完毕后及时填写异常原因、解决方案(填写的解决方案需更改图纸、综合性问题下发业联、联系厂家解决的必须注明完成时间)。
注:异常处理复杂执行周期长的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方案的情况,视为异常已关闭.相应责任人必须跟踪推进方案落实。
5。3.2。4.异常关闭。生产班组确认异常是否完结,并填写相应的异常关闭时间。若生产班组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组织现场质量、工艺、技术三方人员现场判定、解决,直至生产班组与异常响应责任部门达成一致。
若异常处理方案无法解决问题或者造成相关联的问题再次发生,由异常处理责任人或者部门负责联络重新确定解决方案。必要时组织生产调度会,联合各相关部门关闭异常. 5。4。持续改善
对共性、现象性、有必要制定巩固预防措施的异常处理案例.技术中心精益组牵头,技术、工艺、质量、采购部门参与,组织临时小组。进行深层次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巩固措施,并保留相应的专项改善材料。预防巩固措施以技术信息联络单的形式告知相应部门。
6。考核
6。1。生产现场出现异常,生产班组必须在5分钟内进行异常申报,若因异常申报不及时导致生产进度延迟的,考核对应车间主任20元/次;导致车间停工的,考核对应部门(主任)100元/次。 6。2.异常申报内容必须填写规范,语句简洁明了,不得出现带有调侃、谩骂等不文明词语。一经发现,考核对应车间主任10元/次。
共 6 页 第 4 页
6.3。各责任部门在收到异常通知后,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响应处理. 15分钟用以内未到现场签到的,考核对应部门主管10元/次。 注:特殊情况,需说明情况,双方可以协商另行约定时间。 6.4.异常处理不及时,影响车间工段生产超过4小时的,考核相应部门主管30元/次;导致车间停线的,考核其部门(主任)100元/次。
6。5.生产班组在15分钟内确认、验收(异常处理方案、原因分析是否完备、准确)异常处理情况,并如实填写异常关闭时间.超出要求时间,考核对应车间主任10元/次。
6。6。相关部门不及时落实异常巩固预防措施,考核其部门(主任)100元/次.
6。8.其他未规定的考核,按当时决策实施。 7。 支持文件与记录 《生产异常单》
共 6 页 第 5 页
附件:
《生产异常管理单》
异常申报 申报人 产品型号 申报时间 产品组件 班组工位 异常描述 异常处理 响应人 响应时间 异常确认 异常类型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处理人 异常关闭 关闭人 班组验证 预防巩固 完结时间 关闭时间 措施
共 6 页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