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农业技术
2018年7月·下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侯文鹏
(布尔津县农业局, 布尔津县 836600)
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很多地方都种植大豆,但由于很多原摘 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因都达不到大豆高产的目的,本文就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为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是大豆生产必须重视的一项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目前的大豆栽培技术主要环节,包括种子准备、适时播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种子准备
1.1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主要以黑河38号和黑河39号为主。
1.2 整地
种什么农作物都需要先整地,准确来说,正确的整地是大豆高产的一个基础,因为当田地里面的土壤足够的松软,才更适合大豆根部的固氮效果,所以整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般来说,秋季整地,整地完成后土壤经过冬天下雪来覆盖住,经过一个冬天的冷冻,不仅可以杀死其中大量的虫子,还可以使土壤在冻过之后变得更加松软,除此之外,雪水溶化后还可以浸到土壤里面,积累一定的水分,当大豆种子种下去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发芽。当然,因为大豆的根部很发达,所以为了便于大豆生根,整地的时候,深度应在20厘米以上,并尽量除去所有的杂草,防止杂草的根系交缠大豆的根系。
2 适时播种
大豆播种适期一般在5月上旬,最晚不能超过5月20日,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选用大豆“垄三”栽培法,双行间小行距10-12cm,采用穴播机在垄上等距穴播空距18-20cm,每穴3-4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施肥水平较高地块,一般垧保苗数为20-30株,干旱地块,一般每垧保苗28-35万株。
3 栽培技术
3.1 选择轮作与间作方式
大豆根群分泌一种酸性有毒物质,连作
8
使大豆缺钼;残存在土壤中的根瘤为土壤中增加不少氮素,连作会使大豆养分单一,氮素过多还会阻碍磷、钾的吸收;另外,大豆的病虫害有专一性,连作会加重病虫危害。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及薯类轮作或间套种,可达到互补效果,有利丰产。在轮作过程中,大豆播种前增施有机肥或借助前茬的后效,可有效降低迎茬的不利因素。因此,应选择轮作或间作方式栽培大豆。
3.2 种子处理与机械化精量播种 大豆播种前要晾晒、筛选,去除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蛀粒。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株风干,用时将根菌摘下,磨成菌粉。将根瘤菌粉倒入少量清水中,搅均匀后拌种阴干,可增产6%-12%。为保证播种质量,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做到深浅一致,否则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为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cm小垄种2 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左右,密度加大至37.5万-45.0万株/hm2,
可增产15%-20%,但具体密度还要依据品种特性灵活掌握。分枝多的、晚熟品种宜稀些,相反则密些;土壤肥力高的、单株生长旺盛宜稀些,相反则密些;播种期早、营养生长时间长、株体大的宜稀些,相反则密些。
4 田间管理4.1 锄地与中耕
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要做到深松多上土。
4.2 化学除草
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播前土壤处理,在春整地后播种前5-7天处理,要求施药均匀,流量准确,不重不漏,喷后顺、斜各耙1次,
施药混土复式作业,混土深度7-10cm,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每亩用72%都尔E-C100-120ml或50%乙草胺EC100-150ml,对水30kg喷雾,为确保化学除草质量,一定要准量用药、对水,适期化除,防止漏喷、重喷,播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大豆苗后药剂除草是苗前药剂除草的继续和发展。
5 病虫草害防治
大豆病虫害主要有灰斑病、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孢囊线虫、蚜虫等。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等办法防治。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大豆田间杂草很多,化学除草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1 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1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 学剂,以保证大豆高产。
6 收获
大豆收割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要在大豆的果实差不多成熟的时候,或者大豆的豆荚部分变硬的时候就开始收割,收割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太早收获会有很多豆荚没有完全成熟,豆粒还比较嫩,收了后,豆粒就会脱水,导致豆荚变瘪,豆荚出豆量不高,产量低,太晚的话,很多大豆的枝条弯到田地里,导致豆荚被埋在土壤里面,一些豆荚中的豆粒就会出芽,最终变成大豆的小苗,根本没用,不然就是烂在地里,导致产量大大降低,所以应及时收获,快递收获。
参考文献:
[1]王艳,杨秀梅.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
[2]王富亮.浅谈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3]任艳丽.大豆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