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1—27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郭洪海・,杨 萍 ,李新华 ,杨丽萍 ,万书波 ,李少雄 1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为了引导和深化华南地区花生生产的区域分丁.高效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提升花生产品的质量,基 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在 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区相对集中,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较大,花生用途区域差异明显,深加工已见雏形。 受生态条件所限,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其品质属食用高蛋白、油用高脂肪,且O/L比值普 遍较高.有利于增强花生制品的稳定性 在空间分布上,花生蛋白质含量分布趋势不明显,而脂肪含量由西向 东逐渐降低.花生O/L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海南岛地区花生O/L比值偏低,这与生育期降雨量偏低 有关。气候与土壤肥力条件是影响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及O/L比值高低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 关键词华南地区;花生;现状特征;花生品质 中图分类号¥565.2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Peanut in South China GUO Honghai ,YANG Ping ,LI Xinhua ,YANG Liping ,WAN Shubo ,LI Shaoxiong 1 Shandong Institute of Agricuhure Sustainoble Development,Jiann,Shandong,250100,China 2 Shandong A cademy of Agricuhura]Sciences, n∞ Shandong,250100,China 3 Institute of Crop,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Gnangdong,510640,China Abstract In ord er to guide and deepen the regional division work,utilize agriculture resource efficiendy,and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of peanut in South China,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peanut were studied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ing scale and yield of peanut in this reg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the production area wa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the unit yield was lower than other regions.But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was promising.Diversified products based on peanut could be available.Influenced by ecological conditions,the Spanish type peanut was mainly planted in this region.The peanut had high protein and high fat content with relatively high O/L ratio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peanut products.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protein content of peanut was of no distinct diferrence,and the fat content of peanut was lower from west tO east,and the O/L of peanut was higher from south to north.The O/L ratio of peanut in Hainan Island was lower with related tO low rainfall in the growing period of peanut.The climate and soil fertility of the region were the dominating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fat content,protein content,the O/L ratio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eanut. Key words South China;Peanut;Present characteristics;Quality of peanut doi 10.3969 ̄.issn.1000—2561.201 1.01.005 花生是中周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定花生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嘲.品种和环境对花 仅次于油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花生总产 生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也有显著影响.且生态环境的 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产的1/3.是中国 影响大于品种『31 有关该区不同省份的花生生产现 为数不多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型大宗农 状与特征已有不少报道 .而大尺度区域的花生生 产品之一 全国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渤 产与品质特征研究则鲜有报道.尤其是关于花生品 海湾沿岸地区、华南沿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华南 质的现状 鉴于此.笔者从国家区域农产品发展总 地区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l5.5% 体战略出发.探讨大尺度区域的花生生产与品质特 和11.5%.已成为该区第一大油料作物 不同生态 征.旨在为引导和深化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 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对花生产量与品质有明显影响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花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l】.气候凶素相似的情况下.土壤生态条件成为决 花生产品质量并确保国家油料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10—06—08 修回日期:2010—12—06 基金项目:国家 卜_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花生优质安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No.2006BAD21B04)。 作者简介:郭洪海(1962年一),男,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生态与3S农业应用。 通讯作者:万书波,E—mail:wansb@saas_a【:.cn。 22 一 热带作物学报 第32卷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该区位于南岭山地一鹫峰一戴云一洞宫一大 盘一天台山脉以南.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热带亚 热带的过渡地带。土地类型多样,山水共济,海陆 相连.背靠大山,面向海洋,沿海大小岛屿众多。 土地面积55.77万km2(不含省.下同).耕地 面积7 372.68 khm2,分别占全国的5.8%、6.1%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1 250~2 000 mm, >10℃积温6 500~8 000 qC.无霜期300 d以上.农 作物一年三熟。主要土壤为红壤、黄壤、黄棕壤和 水稻土。行政区划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 浙江、江西、湖南、、和澳门等7省3 区,共360个县(市、区),其中不含省和香 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市(县),2007年全区总人 口11 32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7% 该区以 华南地区诸省、、澳门和为依托,横跨东 北亚和东南亚两大经济板块.是中国最具实力的经 济带(圈),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中国 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1.2数据收集与土样采集 花生生产现状数据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搜索方 法.收集华南地区6省1区花生生产信息资料及所含 的50个地(市)2006~2007年统计资料和其他相关 材料,并采用常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气象数据为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的该区88个台站 1978~2008年花生生育期内日值数据 华南地区的土 壤肥力指标数据来自中同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08年9月在花生主产区典型地块设置土样 采集点。共26个,样地面积均在0.067 hm 以上, 每样地随机设5个取样点.铲取0~20 c1TI耕层土壤. 并在相应取土点采集花生荚果.将混合土样和花生 荚果分别放人自封袋内.同时,用手持GPS定位. 记录经、纬度值 1.3测定方法 花生仁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脂肪 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采用 气相色谱仪法测定.均以占干物质重量的百分率表 示 土壤DH用电极法测定(水土比为2.5:1),有 机质用重铬酸钾氧化一外加热法测定.速效磷用碳 酸氢钠提取一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用醋酸铵 浸提一原子吸收比色法测定 各项指标测定均3次 重复 1.4数据分析 在Aregis9.2的Geostatical Analyst模块下.利 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2008年96个台站的气象因 子指标进行空间插值.Extraction命令提取采样点 的气象因子数据。根据光、温、水和土等生态因子与 花生品质表现的耦合性.选择9个生态因子(>15 oC 活动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昼夜温差以及土壤 的有机质、pH、速效磷、速效钾、粘粒含量)建立 花生主要品质指标空间分布趋势模型。按照质量均 匀一致的原则.以2 km ̄2 km栅格为单元,以 1978~2007年各台站花生生育期气象因子指标均日 值和土壤因子指标为背景数据源,利用Arcgis9.2 的Raster CaI(311lator命令.求得每个单元的花生主 要品质指标值(仅耕地部分).从而形成华南地区花 生主要品质指标的空问分布图(冈2)。 2结果与分析 2.1花生生产现状特征 2.1.1该区花生产区相对集中.地位重要,种植规 模有所萎缩 区内360个县(市、区)几乎均有种 植(表1),2007年,花生播种面积约610 khm ,总 产约1 500 kt.分别占全同总量的l5.5 和11.5 全区大田作物中.除水稻外.花生是第二大农作 物 华南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以广东、广西和 福建3省(区)为主,约占全区的85%。主要分布 在雷州半岛台地、鉴江与韩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沿 海冲积河坝地、东江下游丘陵和半山区、南钦盆 地、贺江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和漳州平原 等 据1995~2008年间统计资料分析(图1),华南 地区花生播种面积、总产量变化趋势与全国的不甚 一致.2005年之前该区花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总产量稳中有升 近3 a来。由于T业迅速发展导 表1华南地区不同省份花生生产情况(2007) 说明:不含省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l期 郭洪海等: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一23 致农业用地进一步减少,国际花生市场波动,以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花生播种面积和总产萎缩,如 的旱涝交替,均不利于花生生育n叫;土壤瘠、薄、 板、酸、旱,不利于花生种子的萌芽出苗、根系生 长、果针人土和地下荚果的发育。而栽培耕作粗放 则是造成该区花生单产低、总产增长慢的主要因 桂粤、桂台、桂闽和桂浙等区域农业合作进一步拓 展.承接“东糖西移”产业转移.甘蔗种植规模扩 大.2007年仅广西花生播种面积就锐减100 khm 。 2.1.2 该区花生中低产田面积大,单产水平低,增 产潜力大 一年可种春、秋两造,种植制度主要是 水田轮作和旱坡地轮作两种。2007年该区花生平均单 产2 455.5 k m ,低于全国平均单产3 302.4 k加Ill 的25.6 究其原因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引起 素。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密植、改良土壤和科学施 肥等技术.该区花生的增产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十 分广阔 实际上.该区已涌现出不少单产在6 000~ 6 750 kg/hm2的高产田,也出现过单产4 500 k m 高产片和平均单产3 000 kg/hm2的高产镇…】。 喧 靠 血I 『珀 年份 图1 华南地区与全国花生面积和总产的变化情况 2.1-3花生用途区域性明显.深加工已见雏形 该 广东省作为花生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 配. 也严重制约了该省花生生产进一步发展 同时.该 区花生加T企业面临着原料供应短缺、品质低和加 工专用型品种少等问题 2.2区域花生的品质特征 区花生消费约55%用于榨油.40%左右用于食用. 与全国花生消费趋势基本一致 但区内不同省(区) 间差异明显.广东约48 用于榨油.食用花生消 费量约占45  ̄Oo[4]:广西花生消费主要以食用花生油 为主.约占总量的80%_5】:福建用于榨油的花生约 2.2.1 花生蛋白质与脂肪含量 受生态条件和不 同花生类型的特性所致.华南区花生生产用品种主 占花生总量的30%.其他除留种外.基本为食用 消费fJ2j 该区花生加丁业以福建省基础较好.形 成了一些以花生油加T为主的较有影响力的龙头企 要以珍珠豆型为主 从表2可以看出.花生脂肪含 量较高.平均达51.5 干基.且品质类型间差异 大,相较而言.珍珠豆型花生脂肪含量最高.依次 为普通型、龙生型 花生脂肪含量图谱(图2b)显示. 华南区花生脂肪含量空间分布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 业.而休闲产品业已成为该省花生加工产业的主 流 其次是广东省.也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影响力 的农产品加丁龙头企业.但数量非常少.尤其是在 食品花生加T方面.几乎没有成规模的企业.这与 降低的趋势.其中红水河流域及广西南钦盆地东部 表2华南地区不同类型花生种质资源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 来源:封海胜主编《中周花生品种志》和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编《中国花生品种资源目录》。 24 热带作物学报 第32卷 花生脂肪含量偏高,福建沿海平原区花生脂肪含量 偏低。不同品质类型花生蛋白质含量差异也较大果显示(表3),平均蛋白质含量26.2%干基. T1068—2006)))标准,该区属食用高蛋白花生区油用高脂肪花生区 . 以珍珠豆型花生蛋白质含量最高 随机取样分析结 .2.2.2脂肪酸含量 对该区花生集中种植区域取 最高 样分析花生脂肪酸(表3)表明,油酸和亚油酸约占 总脂肪酸的78%干基,其中亚油酸含量35%干基 以下食刚型有l9份,占73.1%.亚油酸含量35% -可达30.4 干基,最低仅为22.0%十基 蛋白质含 量空间分布趋势不明显(冈2a) 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花生(NY/T1067—2006)》和 40%干基仅有7份,占26.9%。显然.该区大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油用花生fNY/ 分花牛属于食用型花生『 图2华南地区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及O/L比值分布图 第1期 郭洪海等: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25 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决定了油酸/亚油酸(O/L) 比值的大小.而O/L比值的大小.决定了花生及其 制品的稳定性 比值越大.花生及其制品的稳定性 越好.在国际市场上越受欢迎,市场竞争力越强. 19.2% 花生O/L比值1.2以上约占80 左右.说 明该区花生O/L比值普遍比较高.有利于花生出 VI.增强花生制品的稳定性 从图2(C)中还可以 看出.华南区花生的O/L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增加的 反之.则相反 从表3可见.该区平均O/L比值为 1.30.最高为1.56。最低为1.12 其中,O/L比值 大于1.4的花生样本6个.占23.1 :比值1.2~1.4 的l5个样本,占57.7%:比值1.0~1.2的5个,占 趋势.其中广西红水河流域及南钦盆地、粤西山地 丘陵及珠江三角洲地区O/L比值偏高.而海南岛花 生O/L比值普遍偏低 表3不同种植区域花生主要品质指标状况 3讨论与结论 华南地区花生种植可追溯到16世纪末.据 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花生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 生产者、加工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愈 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近年华南区花生种植规 《中同之落花生》所述“中国花生之种植,始于1 600 年左右,起初仅限于南方闽粤诸省.后渐移植于长 江一带” 。随着中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模有所萎缩.但其在全国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是中 国植物油市场稳定的重要支柱。受立地条件及栽培 26 热带作物学报 第32卷 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产区相对集中.中低产田面积 大,用途区域差异明显,深加工已见雏形 受生态条件和不同花生类型特性影响.华南地 区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以珍珠豆型为主.花 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高。花生脂肪含量远高于 中国花生脂肪含量平均值,为50.6%干基【l3 _据对 福建省9个主栽花生品种的营养分析.花生中的脂 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高达53.61%干基和 28.08%干基㈣ 另据2007年广东省春植花生新品 种的区试结果.7个参试品种脂肪含量介于52.6% ~55.5%干基.蛋白质含量介于24.1%~25.4 干基 之间 。同时,华南地区花生O/L比值普遍较高. 平均值为1.3 福建省9个主栽花生品种O/L比值 平均为1.28【l4J.广西20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O/L比 值[16】。其中普通型花生平均为2.86.珍珠豆型花生 平均为1.3.龙生型花生平均为2.21 此外.由于 种植分散,标准化栽培措施推广不力,加之收获、 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花生霉 变污染现象较严重。广东省超市和农贸市场抽检 68份花生及其制品【17].黄曲霉毒素总阳性率达 45%。总超标率为27.7% 这既了花生产品的 出口贸易.也影响了该区花生产业的发展 华南地区花生生产区域分布较广.该区360个 县(市、区)几乎均有种植,然而不同花生种植区域 其生态条件的地域组合差异较大.加上各地社会经 济条件各异.花生品质区域差异性十分明显 华南 地区花生脂肪含量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与该区花生 生育期El照时数和>15 oC积温的分布相一致.花生 脂肪含量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且光照时数是 影响脂肪含量的主导因子『l8j.生育期>15℃积温对 脂肪有直接影响,且影响效应为正,间接影响也为 正㈣ 花生油亚比(O/L)比值空间分布呈由北向南 逐渐增加的趋势.与花生生育期昼夜温差和日照时 数分布趋势相反 昼夜温差对O/L比值的直接影响 为负.且直接通径系数在气候因子和土壤肥力因子 中的绝对排序最大.昼夜温差是影响花生O/L比值 的主导因子.间接影响也为负 但有关光周期影 响花生品质方面的研究发现,与正常的光照时间 12 h相比.花生油亚比并不因光照长短而变化 , 同时花生的O/L比值与土壤粘粒含量空间分布趋势 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一般种植在沙土上的花生油亚 比最高.粘土上的次之,壤土上的最低I21】。从图2 (c)中还可看出,雷州半岛以南及海南岛地区,花 生O/L比值普遍偏低,可能与该地区花生生育期 (2~5月)降雨量较低有关。有研究报道称,平均降 水量与花生中硬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亚油酸 及不饱和脂肪酸呈显著负相关【lj 花生苗期不同灌 水量对花生品质有明显影响.此期干旱胁迫可降低 脂肪含量、油酸组分和O/L比值,而增加亚油酸组 分 同时发现花生蛋白质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与土 壤pH分布趋势十分吻合,且为负相关关系,其原 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华南地区花生蛋白质、 脂肪含量及O/L比值的高低及空间分布.不但与气 候因子密切相关.而且与土壤肥力因子相关.往往 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受人LI刚性的增长 和资源的,华南地区花生生产区际间不平衡、 常规用途与出口(加丁)专用相兼顾品种、产地环境 与质量安全、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等矛盾愈加突 出 这些矛盾并不能完全通过育种突破或栽培技术 创新来解决.这涉及到不同区域环境与生物的关 系,需在统一体内统筹解决 因此.华南地区应充 分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以花生优质、 高效和专用为核心.合理配置区内资源.强化空间 发展秩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铸造“植物蛋白 源、加T原料源、出口创汇源、食用油脂源和农田 生物互补源”.促进我国专用优质花生生产与加工 空间格局的形成.推动国家油脂安全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万书波.花生品质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69一l88. [2]邱庆树,李正超,申馥玉,等.影响花生籽仁品质的几个因 素I JI.作物杂志,1998,2:23—24. f31王才斌,刘云峰,吴正锋,等.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花生品质差异 及稳定性研究【J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l 138—1 142. [4]郑玉燕,万忠,段洪洋,等.2008年度广东省花生产业发 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2009,3:183—186. [5】韩柱强,高国庆,钟瑞春,等.广西花生生产、市场形势及发 展对策I J1.广西农业科学,2003(4):71—73. [61詹建星,杨重法.浅谈海南花生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叨.现代农 业科学.2009,16(4):259—260. 『71李林,袁正乔,张琼瑛,等.湖南花生优势及生产现状与发 展『J1.花生学报,2002,31(4):33—36. [8】刘毅,伍先明,方先兰,等.江西花生低产原因分析及高产 栽培技术对策I J1.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38—39. 『91王在序,毛兴文,于善新.山东花生栽培历史及其发展的探 讨l J1.中国农史,1987,4:65—68. 【lO]庞书煌,周衡菲.广西花生低产原因及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IJI. 第1期 郭洪海等: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含量的影u ̄IJ].花生学报,2004,33(3):22—24. 一27 广两农业科学,993(5):202—205. 【11】黄循壮.广东花生生产现状、潜力与对策[J】 花生科技,1996 (3):7—8. 【19】郭洪海,杨丽萍,李新华,等.中国花生品质区划研究一指导 思想、目标与原则IJ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2):28—32. [20]Dwivedi SL,Nigam SN.Photoperiod effects on seed quality traits in peanut[J].Crop Science,2000,4O(5):l 223-1 227. 【21]张吉民,苗华荣,吴兰荣,等.不同类型土壤和肥料对花生品 『12]陈团伟,康彬彬,陈绍军,等 福建省花生加工产业的优势、 问题及对策l JI.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3(4):290—293. 【13]单世华,万书波,邱庆树,等.我国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 ff/J].山东农业科学,2007,6:40—42. 【14]陈团伟,康彬彬,苏丽青,等.福建省花生主栽品种的营养品 质分析IJ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141—145. 质性状的影响『J].花生学报,2003,32:372—374. 『22】严美玲,李向东,林英杰,等.苗期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花生 品种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7,33 [15]李少雄,司徒志谋,周桂元,等.2007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 域试验lJ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17. [16]王倩仪,蔡秀英.广西花生种质资源脂肪酸组分分析【J1.广两 农业科学,1989(3):9一l1. [17】黄湘东,龙朝阳,梁春穗,等.广东省市售大米、花生及其制 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调查….华南预防医学,2007,33 (3):62—63. [18]甄志高,王晓林,段莹,等.气象条件对花生蛋白质和脂肪 (1):113—1l9. 责任编辑:叶庆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