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2.1S(14) 185 引起山林纠纷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谢福余 (兴隆县林业局,河北兴隆067300) 摘要:山林权属纠纷一般指山中林木、山林地权属争议,即有关林木、山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占有、使用、管理、 处分以及受益权等方面发生的纠纷。由于其产生的原因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利益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 成为基层领导非常棘手的问题 通过对山林纠纷原因的剖析,结合河北省兴隆县当地的实际情况,阐述山林纠纷 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山林纠纷;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07—77 31(2 01 2)1 4-1 8 5-002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东段,东临迁西、 宽城,西接平谷、密云,南承长城、遵化,北连承德县。全县 总面积3 123km ,森林20.7万hm ,覆盖率65%以上,以种 化一>四固定一>林业“三定”4次变化,大多山林权属已经明 确,但是由于当时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四至不清、界限模 糊、工作疏漏等原因,造成山林权属矛盾长期存在。(2)人 为破坏:为了林权划分,在边界种植具有明显特征的树木 植红果树与板栗为主,森林茂密、物产丰富。兴隆县连续 20多年实施“林果立县”战略,林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 70%。随着林地经济在我地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山林纠纷 作为标志,但是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界限模糊。 1.2经济利益驱使 也越来越严重。面对接踵而来的问题,笔者从引起山林纠 纷的原因、解决纠纷的对策等方面人手,分析兴隆县山林 矛盾现状。 兴隆县从1983年开始实行以农林经济为主,促进全县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提出“三年大育、五年大栽,实 现大地一片红”的口号,倡导农民大量种植红果树,对于山 1山林纠纷的原因 1.1山林界限遗留与人为因素 林区推行“地随树走、谁栽谁有”,“谁造林、谁管理、谁经 营、谁受益”的,大力鼓励农民对山林进行开发。在当 地的感召下,(下转205页) (1)遗留问题:我国山林权属经历了土地改革一>合作 收稿日期:2012—05—20 (上接1 34页)寿王坟林场杏园基本修剪整形一般采用“V” 字形,掌握“疏密相间,缓放斜生,轻度短截,着重培养,回 缩更新”的原则,使杏园内呈现立体模式,从而提高杏树间 的通光性,促进其稳产高产。 (4)改粗放管理为精耕细作。由于山林面积较大,技术人 员欠缺,所以杏园还处于粗放管理的状态。因此寿王坟林场 要改革现在的管理模式,利用自动化、机械化、科技化手段, 提高对杏园的管控,使有限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利用 高科技手段、精耕细作的方法,数字化控制,提高杏园产量。 处理不及时,会让劳作成果一夜化为乌有。寿王坟林场的 杏树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杏疔病、穿孔、疮痂病、炭疽病、 轮纹病等,常见虫害有蚧壳虫、杏仁蜂、球坚蚧、桃小食心 虫、桃蛀螟、蚜虫、红蜘蛛等。处理病虫害的措施主要有喷 洒化学药剂、修建和清理病残枝、刮除老树皮,树干涂白、 保护机械创伤等。 针对兴隆县寿王坟杏园的现状,根据山区杏园低产的 原因,从环境的适应与改变、杏树品种的改良与更换、园林 管理方式、引进新技术、数字化控制系统、预防病虫害、自 然灾害等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达到增加杏园经济效益 的目的。 (5)预防花期霜冻、雨水裂果。杏树花期一般在冬末春 初,此季节容易出现春寒与晚霜,而其结果正值夏季,此季 节潮闷多雨。这2个时节是杏树生长最关键的时期,如遇天 气变化就会导致减产和绝产,因此要做好花期霜冻与雨水 裂果的预防。解决霜冻的办法可以采用熏烟法、灌水法、推 迟花期法。避免雨水裂果可在果实成熟时喷洒磷酸二氢钾 参考文献 [115E军.青石山区杏树低产园改造技术要点fJ】.落叶果树,2012 (3). f21张佃鲁,许伟峰,毕美玲,曲营.干旱山区杏树栽培技术lJJ.果树 实用技术与信息,2002(12). 或硫酸钾,或采用果实套袋。 2.4预防病虫害 [3】单明清,山地低产杏树改造技术[J1.河北果树,2006(1). (徐世红编、校) 在农作物种植中,病虫害永远都是最棘手的问题,如果 第l8卷14期 程梅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以“锋与天气”为例 205 答案。可前后左右位置讨论,5rain时间完成活动,有本小 把课堂的“主角“真正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 组成员推选成员代表进行发言,最后评委组做总结性的点 评。 地位,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地理 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面对问题,每位同学都在积极思 考,参与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也非常精彩。小组目标~致, 他们在充满着友爱与协作的合作学习中,发挥各自优势, 很好的得出观点,提炼问题的答案,完成目标共享成果。这 一4结语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历程让笔者感受很多,思维需要问 题的激发,而问题的创设需要教师在教学知识与学生求知 心里之间精心地设计,才能把学生引入与所学内容密切相 关的情境中,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张宏民编、校) 活动的设计,也将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来说是 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上接185页)再加上兴隆县山林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充 证亦可的先后顺序原则,对山林权属进行判定。另外,村民 沛,山林地区很快得到开发。很多农民因此获得了大片的 也可通过镇向民政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民政部门(代 山林区并因此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除种植红果的原因 表)出面处理,或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 外,还因为山林树木茂盛,利用率高,见效快,经济价值高 调查,对山林给予定型,参与解决山林归属问题。 等,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发山林,导致农民为 2.2统一处理遗留问题,根本解决纠纷 争夺地盘而矛盾重重,因此山林权属问题成为山林纠纷的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与人为制造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该 关键问题。 尽快解决,用平铺排查方式对存在的山林权属问题加以解 1.3小集体意识存在 决。派专员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历 兴隆县下辖9个镇、9个乡、2个民族乡、297个村,村村 史情况,公正、详细地给出结果,划清界限矛盾地区的所属 相邻但各自成为一个集体。由于小集体主义、狭隘的民族 权,从根源上解决纠纷问题。 意识及宗族观念,对山林的权属与界限问题纠纷不断。再 2.3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法律与合作意识 加上基层干部不仅不正确地解决矛盾,还鼓动群众,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村民视山如财神山,见树如摇钱 经常引起村与村之间的械斗。 树,所以要通过宣传法律知识与村间合作意识,对村民进 1.4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 行教育与改化,纠正狭隘的小集体意识、宗族主义,民族主 兴隆县靠近山区的农民思想较为狭窄,信息闭塞,不 义,打破不良风气,从行为上使其文明化,从法律的严肃性 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文化水平低,法律观念淡薄。例如《土 上使其冷静化,从合作的配合上使其情绪和缓化。 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 2.4提高基层领导素质,合理平息事端 3O一5O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 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 加强群众意识的前提是要先提高基层领导的素质。一 承包期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但是村 方面,要提高村级领导素质,做好村与村之间利益的协调 民认为只要承包就为终生所有,因此,承包期限就成了新 工作,不要为维护村中经济利益而,真正做到“任 旧承包方争执的焦点。村民一般不通过正常的渠道依据法 一方官,保一方安”。另一方面,基层领导处理山林权属矛 律手段解决山林纠纷问题,只通过原始的野蛮斗争来争夺 盾要对问题深入化了解,及时发现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 山林。而且由于矛盾由来已久,祖辈的恩怨随着时间的推 确保在萌芽状态把事情解决,最大化地减少问题的不良影 移也延承给子子孙孙,积怨越来越深。 响,同时也要保证公平、合理地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 1.5处理不当,引发纠纷 总之,山林纠纷问题关系到兴隆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 相对懂法的村民会去寻求公正判决。但由于地方 展。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山林纠纷问题,才能促进兴隆地区 较小,司法人员与村民关系盘根错节,无法公正地宣判结 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果。或是各自根据自己的依据,对同一案件出现不同 参考文献 的审判结果,最终导致矛盾升级,司法文明变成野蛮纠纷。 [1】田昌喜,陆友明.山林纠纷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l】.中国林业,1994 也有部分基层人员业务水平低、责任心差,对纠纷问 (7). 题未进行及时处理或是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处理办法上 【2]陈通钊.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1.现代农业科技, 欠妥当,处理结果没有力度,导致问题扩大化。 2011(9). 2山林纠纷解决措施 [3】寿平台,叶学件.庆元县当前引起山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 2.1依据法律,掌握处理原则 农学通报,2009(4). 虽然有些法务与政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但是依靠法 [4]俞春联.如何调处山林纠纷[J].中国林业,1997(6). 律与处理纠纷还是正确的解决渠道。与可以 [5]nfZ诚.试论山林权属纠纷及其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1991(7). 依据“林业三定”优先、土地证其次、“合法的权属变更”凭 (徐世红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