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孔子“有为”与老子“无为”思想的管理学意义

孔子“有为”与老子“无为”思想的管理学意义

来源:华佗小知识
I学校管理School Management JlIlllllllNIIIIllll …… 【Ill1… …… ……lI ……II lllI… …… …… ……… ……ll ……l l子L子 有为 与走子 无为 思想的管理学意义 肖曦梦 摘 要:老子的“无为”思想其本质是依靠于无为的手段实现“无不为”,而孔子的“有为”思想源自于孔子所提出的仁义理念,这不仅是我国仁 人志士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奋斗的信念,同时也是指导管理学的重要思想。实质上, “有为”与“无为”具有一定的辩证统一性,都要求了管理者必须要 更新管理学思想和理念,不仅要结合管理实质,同时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多个角度践行无为而治与有为之行 因此,本文从当下管 理层面入手,联系孔子的“有为”思想和老子的“无为”思想,提出了无为而治与有为之行的具体作为,立足于当下时代的发展特征,总结了管理学的 意义与措施。 关键词:有为思想:无为思想;管理;意义 在我国的先秦文化中,以孔子的“有为”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最大,不仅对管理学的思想进行了高度的概况,在 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两种思想也做出相应的指导。孔子提出的“有为” 与老子提出的“无为”,从字面角度理解是意思相反的两种理念,但是 对两种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发现,孔子的“有为”与老子的“无 二、有为之行与因势利导 “无为”思想尽管是老子做出的系统性理论,但是追其根源,与 《论语》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无为而治是从有为之行中总结出来的 新的管理理念。孔子的“有为”思想其本质是用“德”来养民和育民, 通过人为养成的方法感化于民,使得民自行生养,同时依附于国家,形 亲为,明理天道,才能在人道实践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国家 的统治者来说,只有以德治作为管理国家的主张,才能通过具体的管理 为”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管理学的本质,对于我 成良好的管理实践。孔子认为,不但德有为,道也有为,只有通过亲身 国现代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为”要求了管理人员必须 要具有负责任的态度,不仅要将管理作为一种职务要求,同时也是一种 责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走亲民的路线,要坚持为民服务的思 界,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为民,一切管理活动从群众 角度出发,辅助其自然生长却又不多加干预,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 展。 一活动帮助国家统治者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因此,在当下实际的管理 性,要积极投身于管理事业中,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个人的价 值,发挥出自身的力量,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而助力 。另外,孔 子还提出了“使羞其行,而邦其昌”意思是要发挥出自身的管理意识和 才能,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因势利导,要着眼于形式 的变化趋势,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因此,在实际的管理活 动中,注重对形势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提高管理的效能,同时才能够降 低管理的内在风险。作用于当下的管理活动中,一切管理活动必须 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条件,运用先 进的管理方法,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运用,才能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实 现地方的长治久安。 想。“无为”要求了管理工作要达到“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境 过程中,必须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 、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思想最早提出于春秋末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集权式 的管理理念对于民政过于苛刻,国家的领导者重视民政管理,但是苦于 没有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致使管理理念与管理措施相脱节,一心为民的 国家管理者却导致民不聊生。老子提出的“无为”思想,在这时为国家 的领导人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那便是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尊崇的 是“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道应当尊崇于天道,天下万物皆有定律, 如果人凭借着自己的偏好,对于具有定律的万物进行干预,那么即违反 了天道,是不堪“大常”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必须要效法自然,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的“有为”思想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从不同 对待管理工作时,不能够添加自身的意志,要尊崇于大局的安排。“无 的角度阐述了管理的本质,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为”并不是没有作为,放任其自由发展的管理理念,而是在实际的管理 义。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但要秉承先人的优秀思想, 活动中,必须要从宏观角度制定出具有战略价值意义的管理目标,通过 还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深化效法 自然,注重对当下形势的分析与把握,从而实现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明确一个管理目标,增强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在具体的管理事项中,能 够实现顺其自然,在规则之内充分考虑到所需,只有这样才能够贯 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为群众谋取福利 。另外,老子的“无 为”思想中还提倡人要“为而不恃”、“为而不争”,这就要求在实际 的管理过程中,不能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管理的内在标准,也不能用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建军.无为?抑或有为?一一以《论语 一段话为中心诠释孔子 无为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 0,O1(02):54-57. [2】李若晖.中国哲学之真实建立一一以 老子》第2 5章“周行而不 活动来满足个人的私欲,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领导人 因为做出了一些功绩,就居功自傲,过于重视外在的浮华,这与我党一 直坚持的朴素为政思想相背离,不仅造成了管理活动与群众需求相脱 离,同时也未能体现出管理的最终价值,不仅会造成个人的淘汰,同时 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发展。 殆”为核心论老子之道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3,O5 (02):81-1 00. [3]李会玲.“无为”:先秦诸子共同的精神理想一一汉学家森舸 澜的先秦思想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4,05 (02):1 52—1 5 7.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委党校) 作者简介:肖曦梦(1984-),女,湖南邵阳人,职称:助理讲师,专业或研究方向:管理学。 22 亚太教育ASiA 《 禚 藏 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