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旅游文化:徽商文化——徽商发展历史

安徽旅游文化:徽商文化——徽商发展历史

来源:华佗小知识
徽商,即徽州商⼈,⼀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多数学者认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清代乾隆达到⿍峰,⾄嘉庆、道光年间⽇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占有重要地位。

旧徽州府籍的商⼈或商⼈集团的总称。⼜称\"新安商⼈\",俗称\"徽帮\"。徽商萌⽣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晋书》载,徽州⼈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曹⽼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宋时期,徽州除⽵、⽊、瓷⼟和⽣漆等⼟产的运销外,商品茶和歙砚、徽墨、澄⼼堂纸、汪伯⽴笔等产品的问世,更加推动了徽商的发展。

唐代,祁门茶市⼗分兴盛。南唐,休宁⼈臧循便⾏商福建。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们称为\"⼗万⼤公\"、\"⼗万⼆公\",合称\"程⼗万\"。朱熹的外祖⽗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半,⼈称\"祝半州\"。⼀些资本雄厚的⼤商⼈还在徽州境内发⾏\"会⼦\"。元末,歙县商⼈江嘉在徽州发放⾼利贷,牟取暴利。元末明初的徽商资本,较之宋代⼤为增加,朱元璋⼊皖缺饷,歙⼈江元⼀次助饷银10万两。成化年间,徽商相继打⼊盐业领域,⼀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西、陕西商⼈集团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雄飞于中国商界。明代中叶以后⾄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时代,⽆论营业⼈数、活动范围、经营⾏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集团的⾸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的\"第⼀等⽣业\",成⼈男⼦中,经商占70%,极盛时还要超过。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迹还远⾄⽇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等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