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8年11月DOI:10.16681/j.cnki.wcqe.201822035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钱建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206)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指出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包括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创新意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实验平台;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形式。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1(2018)22-0068-02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本研究依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希望对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1]。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一)问卷设计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设计问卷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苏南3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开展调研。本课题组成员设计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创新类课程的满意程度、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等方面。(二)问卷发放、统计整理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络采用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向高职院校学生发放,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一共发放300份,回收280份,从中剔除无效问卷10份,回收率90%,回收情况较好。本课题组还对部分学生和教师、学校管理者、毕业生代表进行了实地访谈。(三)调查结果分析1.高职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较高。高职学生对程度一般,10.5%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对于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问题,59.3%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单调,39.1%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较单调,1.6%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满意度偏低,调查发现46.4%的学生表3.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满意度不高。在访谈中发现学示对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基本满意,19.0%的学生表示对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很满意,34.6%的学生表示对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不满意。要是针对专业理论课来进行,用现有的考核体系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调查发现79.3%的学生认为创新类课程考核还是通过传统的笔试形式,考试题型也是常规的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题等形式,不能有效判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创新意识自信心是产生创新动机的源动力,只有具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愿望。所以,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转变授课方式,积极主动开展创造性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平时也更多地采取鼓励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在学生之间开展充分的谈论、分析,打破学生的思想僵化,让他们带有质疑、批判精神,不盲从权威,坚持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有创新的可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要求和过程的总体设计。如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4.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形式单调。现有的考核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本问卷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赞成高职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吗?”调查显56.5%的学生选择赞成,20.3%选择不赞成,23.2%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调研发现高职学生对培养创新能力自信心不足,在访谈中部分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有限,对其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有点高。第二个是“高职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期待”,选择很渴望的占21.2%,不感兴趣的占39.7%,选择渴望的占39.1%,通过访谈发现有强烈培养创新能力的意愿的学生占20.0%,而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观上不是很积极。式单调。调查发现,56.4%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33.1%的表示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2.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但是教育模作者简介:钱建伟(1966—),女,汉族,江苏宜兴人,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注: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710834);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品牌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2018年11月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是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本专业拥有一支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及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共同参与下,按“人才需求调研寅工作任务分析寅课程结构分析寅专业课程分析寅教学资源开发寅课程实施完善”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了一批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商务专业建有电子商务概论无锡市精品课程“网络营销实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网络信息编辑”“电子商务基础实务”等4门在线开放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了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3]。(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探索和实施“嵌入式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的功能性需求相互嵌入,本专业与无锡九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宜兴瑞邮电子有限公司、麦乐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牢牢抓住人才培养的五大要素:招生、基地、科研、教学、就业,即开拓“3+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招生,建立紧密型校、企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制订符合行业岗位标准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实现校企设备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享的校企紧密型合作机制。(四)增加实践平台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上接第67页)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将传统文化中“仁爱”的思想恰当的融入教学,加深医学生人文情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对普罗大众的奉献精神,增强医学生面对病患时的承受力、洞察力、自我力[7]。同时,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唤醒“爱”的育人氛围,在学生内心植入人文关爱的种子,以待日后生根发芽。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后,负责带教的教师要开展如学习优秀实习医师典范,组织讨论真实病例中的人文关怀等活动,在现实医疗环境中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医学生将来在医疗实践中将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8]。四、结语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今社会,全科医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服务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当前医疗模式的转变也对全科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步入医学大门接受医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厚植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应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9]。这正是我国所提倡的在全科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确保最基层的患者群体都能享受医疗发展的成养,应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搭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完成电子商务及其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同时遵循“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立足长远、合作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实习,了解岗位特点和岗位需求,认识本专业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岗位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及创新能力。(五)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形式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考核,考虑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可以采用如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或项目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大赛或参与企业实践创新等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核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核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在一定程度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三、结语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及今后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过去几年不断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参考文献:究:基于G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调查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2):71-75.194-195.

[2]秦春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3):[1]居占杰,刘洛彤.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

[3]钱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4):209-210.

就,最终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和全科医学的发展进步。参考文献:[1]姜春燕,刘力戈,李敏.结合西方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反思我国的全科医学现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1253-1255.33(10):1-3.

[2]姜润生.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赵静如,韩一平.从全科医学发展看全科医生培养[J].中国继续医学

敖育,2016,8(23):1-3.

(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5):57-59.护理研究,2008,22(3):755-757.

[4]朱明霞,赵金垣.浅析医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缺失[J].医学与哲学

[5]贾娟娟,赵国玺,郑长花.人文关怀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6]侯彦杰,贺艳彬,张龄予.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6(10):92-94.

[7]朱春艳,毛颖,高继明,等.教学医院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4):608-611.[8]陈炳锡.人文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5):68-69.

[9]凌斌,邓世文.基于和谐医患关系浅析医学人文教育[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7(49):59-60.

通讯作者:和新盈(197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硕士。

(E-mail:hxyxiyi@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