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本组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语,规范生字的书写,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多读,并从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口味美感。 4、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春天的脚印。 5、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相结合。 课时安排:
1找春天 2 2、古诗两首 2 3、笋芽儿 2 4、小鹿的玫瑰花 2 语文园地一 2
第一课 《 找春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必须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规范个人的书写,要求学生规范美观的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4、抓住文中的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从而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读音是难点,联系生活经验,演示分散认识,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三、学情分析:
生字的读音对学生来说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多读,识记,生字先观察结构特点,再指导他们临写,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总结识字规律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欣赏,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对春的热爱之情。 五、教具准备:
有关春天的课件,练习卡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柳树发芽了、小花开放了、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你想知道小鸟在唱什么吗?顺势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你听出是一首关于什么的歌曲了吗? 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再抽读。(课件出示词语,对读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迫不及待的心情。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用动作演示害羞、躲藏、遮遮掩掩更词语。 (3)学生间相互解决。 3.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小作者找到了吗?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然后小组汇报。感悟春天的眼睛、春天的 眉毛、春天的琴声、春天的音符等句子。(课件展示。)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再读课文后回答: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教师板书:
1、找春天
野花 嫩芽 小溪 柳枝
喜鹊 杜鹃 桃花 杏花
当堂测试
一、读一读,连一连。
xiū zhē nân fú quâ yǎn chù 遮 嫩 符 羞 触 掩 鹊 二、比一比,看谁读得对。
害羞 怕羞 嫩绿 嫩叶 鹊桥 遮阳 遮住 符合 符号 喜鹊 掩护 掩埋 触电 触动 触发 三、读拼音,写词语。
xī shuǐ mián b ù tàn tīng yuán yě ( ) ( ) ( ) ( ) duǒ shǎn jiě dòng yáo dòng tuō luò ( ) ( ) ( )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同桌抽读、互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我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
用眼睛看,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看到了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看到了树木吐出了点点嫩芽,看到了„„
用耳朵听,听到了什么?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听到了小溪丁丁冬冬的声音„„
用鼻子闻,闻到了什么?闻到了花的香味,闻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用手、身体触摸、感受,触到了什么? 触到了„„
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三、指导写字(课件出示)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交流识记的好方法。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 溪:右半部分多,要写紧凑;
冻:偏旁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野:右边不要多写一撇; 躲:“身”作偏旁,第六七两笔右边不出头。 4.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学习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出示有关春天的词语和图片。(课件出示) 六、画一画(课件出示)
春天有哪些变化?把图画涂上颜色。你还发现了什么?也来画一画吧,并写上一两句赞美的句子。 七、板书设计
1、找春天
看到了 小草、野花、树木 找
听到了 小溪、喜鹊、杜鹃 春
闻到了 花香、春的气息 天
触到了 荡秋千 摇啊摇 当堂测试
一、比一比,组词语。
说( ) 摇( ) 深( ) 脱( ) 遥( ) 探( ) 二、文,连一连。
小树探出头 是春天的琴声 树木吐嫩芽 是春天的眼睛 早开的野花 是春天的眉毛 解冻的小溪 是春天的音符 三、知道那些花开在春天吗?写一写。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阅读。 我们几个孩子,( )棉袄,( )家门,( )田野,去( )春天。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些词语都是表示( )的词语。
3、我也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 ____ ____
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当堂测试 1.填空。
离离---------,一岁一-------。 野火---------,春风----------。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 左右结构( )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古诗〈草〉。 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寻:寻找
第三课 笋芽儿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
层层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沉睡、撒娇、央求„„”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4.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渗透自强自立的精神。 三、学习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资料或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 ?,大时节节高 ,初生当菜吃 ,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2、画面导入。(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对话平台 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辫:找形近字 辨 辩 瓣 编顺口溜记住这些形近字: 点撇来辨别,言字来辩论。 有花是花瓣,绞丝麻花辫。
冈——刚——钢——岗,组词识记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写字
1、练习'>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ɡānɡ shì jiâ sǔn yá hǎn jiào hū huàn
(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笋芽儿被叫醒了。她( )眼睛,( )懒腰,( )四周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2、笋芽儿( )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 )、多么( )的世界呀!桃花( )了脸, 柳树摇着绿色的(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 )„„
第二课时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二、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分段指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精讲第一、二自然段 (1)、谁呼唤笋芽儿?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用“-----”划出有关句子,笋芽儿听了是怎样表现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反馈
随学生回答出示课件春雨,板书春雨、笋芽儿、低声、撒娇。 相机做朗读指导,学习提示语在前面的对话,如:低声地说,说明语气要轻柔,给人“润无细无声”的感觉。笋芽的话让学生做做动作读。 (3)、角色表演。 (4)、小结学习方法:读——划——议——读
3、用刚才学习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一划,同桌可交流。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指导朗读。
教师随学生回答依次出示课件,重点引导第六段。如: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了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
你能说说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那些句子写出了笋芽儿很高兴?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指导。
竹妈妈是怎么对笋芽儿说的?笋芽儿又是怎样回答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竹妈妈担心的语气,和笋芽儿勇敢的语气。指名读,评议,齐读。
如: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该怎样读出她的这种惊奇、高兴的语气呢?指名读,评议,小组读,齐读。 三、总结课文
1、复述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小结: 你喜欢笋芽吗?为什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课外探究:
1、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2、摘抄描写春光美好的句子,并背下来。 3、给笋芽儿编一个谜语。
4、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笋 芽 儿 春雨 春雷 太阳
笋芽儿(娇嫩) ——————————竹子 (健壮)
随堂练习
一、读读,背背再完成练习:
春姑娘,笑盈盈,阳光照,风儿轻,花儿红,草儿青。 春雨下,细无声,柳树间,燕穿行,布谷鸟,叫不停。
儿歌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五、你知道下列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吗?
离()原()岁()尽()未()宿() 六、比一比,组词:
刚()喊()芽()唤() 冈()减()蚜()换() 七、根据课文内容,排列顺序:
()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被春雨叫醒了。
()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4、小鹿的玫瑰花
【教材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第四册第4课,是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种了一丛的玫瑰,还常常去松土、浇水,十分用心,也很辛苦。他非常珍爱自己种的玫瑰,天天盼望着玫瑰花开。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时,小鹿却跌伤了脚,他为自己没能看到玫瑰花开而感到惋惜。但当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小鹿和鹿弟弟都高兴地笑了,认为“玫瑰没有白栽”。课文就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较深层面含义的思考。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情趣。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学习方法比较缺乏,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得不够,需要授课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设计思路】
1、现代教学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文本,认识文本和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设置情境,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小鹿的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这堂课的所追求的教学效果。
2、从文本中鹿弟弟的两句话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朗读成为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骨、瘸、”等8个生字,会写“弟、谢”等12个生字。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会用课后词语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小鹿的心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体会文本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 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2、?谈话导入。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图片:认识它们吗?玫瑰花和小鹿之间会发生什么
故事呢? 对话平台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 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讨论1、? 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2、? 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朗读
1 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 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看谁说的句子和别人不一样。) 注意“地”的使用,后面跟的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 随堂练习 1、读一读
渐渐地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静静地 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惋惜地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 “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2、造句子 高兴地—— 认真地—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可以适当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1、除了黄莺和微风,你觉得还有谁来夸奖小鹿的玫瑰花呢? 蜜蜂从这儿飞过,对小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小蟋蟀从花丛边跳过,对小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小姑娘从花丛边经过,对小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板书设计
4、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兴 ← 没有白栽?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部分内容,知识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在语文乐园里“逛迷宫”、“过字桥”、“练嘴皮”、“赏对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学善思 学情分析:
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不少资料,应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2 积累生字、词语、春联。 3 训练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 读题,明确题目意思。
2 你发现图中有哪八种事物?
3 读“泡泡”里的话,学生自主发现,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调动孩子发现的兴趣。 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用课件打出“燕子”以及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标上序号。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
(1)让学生把对应事物的序号写在纸上,比一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2)指名说出对应的事物。教师用电脑把对应的事物连起来。 (3)学生互相检查结果,全做对的奖给一张“小燕子”模型。 4 你发现八种事物中还有什么想什么? 5 出示句式“我发现 像 。”学生口头补充句子。 6 教师提示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 7 小组交流,口头补充句子。
8 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 请用“„„像„„”的句式说说。 二 日积月累
1 读题,明确题意。 2 读读认认。
(1)自读八组字词。
(2)每组横线左边的字是怎样得到横线右边的字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区分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3 读读背背。
(1) 小黑板出示四副春联。
(2) 告诉雪糁春联是春节时帖的吉庆的对联。 (3)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春联。
(4) 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反复吟诵,背下来。 4 我会说。
(1) 出示“ 的春光”,教师语言提示“怎样的春光”,填上“美好”,提醒孩子要搭配准确,用词优美。 (2) 出示“ 的天空 的阳光 的田野 的小溪 的枝条” (3)小组交流,汇报。
(4)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短语吗? 三 展示台
1 读学习小伙伴“泡泡”里的话,明确本次展示的内容。 2 展示孩子们收集的词句、书法作品,予以评比。
3 在春天里,你还想展示些什么呢?(诗配画等形式均可) 展示自我
1、以学生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学生参观别人的作品。
4、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随堂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12分)
哥( ) 抽( ) 躲( ) 歌( ) 油( ) 躺( )
浇( ) 拐( ) 末( ) 烧( ) 别( ) 未( ) 二、 照样子填一填。(16分)
例:先——洗(洗衣服) 古——( )( ) 余——( )( ) 采——( )( ) 东——( )( ) 冬——( )( ) 朵——( )( ) 咸——( )( ) 占——( )( )
第二课时 一 口语交际
1 自读17页方框里的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春天里的发现》。 2 老师展示一个关于春天里的新发现。 3 什么是“新”发现?
4 小组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启发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
5 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
6 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注意指导写话的格式,如: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 二 宽带网
1 学生自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 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
3 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城市的市花?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4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树吗?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健康上网,培养良好上网习惯。)
随堂练习:
的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lán)的蝴蝶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
翩(piān)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有( )个自然段。
2、为什么说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请你在文中用“~~~~~”把原因画出来。(3分) 3、人们为什么把这里叫“蝴蝶谷”呢?请你在文中用“——”把原因画出来。(2分) 4、文中第( )自然段描写了蝴蝶谷里的迷人景色。 5、请你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金光闪闪——( ) 马上——(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