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2-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空)
电大文法部 王道君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2. 公共行政的法治观—— 3. 公共行政的权力观—— 4.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 5.正义—— 6. 公平性—— 7. 公正性—— 8. 强力正义观—— 9. 功利正义观—— 10.契约正义观—— 11.自然正义观—— 12.神学正义观—— 13.天道正义观—— 14.目的正义—— 15.手段正义—— 16.公共行政的公平观—— 二、填空题
1. 行政效率是( )追求的目标之一,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向来是( )的宗旨。 2.( )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 3. 工具理性的主要标准在于( )。
4. 对于现代公共行政而言,( )是一项普遍原则,也是社会控制的主导方式。 5.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因此从总体上讲古代的中国属于( )的国家。
6. 重德轻法和重法轻德都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正确的态度应是科学地摆正( )在现实社会中
( 2005年03月16日)
浏览人次138
1 / 6
的位置,使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以便其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
7. 行治可以为依法行政提供( ),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公共行政( ),促进行政客体利益需求的实现。 8. 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治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授予行政机关的一种用于( )的强制性力量。
9. 在行政权力所确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一方是( ),总是处于( )的地位,受权力作用的一方是( ),总是处于( )的地位。
10. 行政伦理观实质上是关于( )的价值观。
11. 行政伦理所要关注的是( )问题,所要解决的( )如何成为绝大多数行政人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行为准则,从而保证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在这一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展行政管理活动。
12. 行政伦理观具体表现在行政人员与行政机关等公共行政主体的( )中,并以( )和( )形式出现。 13. 在公共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从事行政实践的过程中,行政伦理观具有重要的( )作用,并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产生( )功能和( )功能。 14. 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 )。
15. 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之义,而且包括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 ),形象的说法就是( )。
16. 在“廉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 )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 )。 17. 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和( )上,它要求所有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注意克服( )、( )和( ),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不尚空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 公共行政的根本宗旨就在于( )。
19. 各级机关和所有公务人员,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必须确立( )的理念,并把它作为行政伦理观的核心内容。
20.确立和完善( )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
21. 行政伦理学的正义观对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 22. 正义观念的产生、发展表现为一个( )过程。
23. 正义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由( )规定,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含义和性质,正义具有( )性和( )性。 24.边沁的公式( )是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典型表述,它成了衡量社会正义的标准。 25.康德、罗尔斯等都可以说是属于一种( )正义论。
26.公共行政的主要伦理原则就是( ),这历来都是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 27.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围绕着( )展开的,认为理想的国家就是( )的国家。
28.现代行政是( )行政。在民主宪政国家里,行政权力源于( )或( ),属于( )权力。 29.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 )和( )。
2 / 6
30.近现代以来的公共行政( )、( )和( )调整着行政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位置和功能。
31.行政在社会管理中居于( )地位。它承担着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赋予它的特殊职责,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32.国家、社会、公民共同认可的行政原则是( )。
33.在社会组织空前发展,社会组织的( )意识和( )能力增强的现代社会,行政的( )原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34.行政权力、行政部门都是( )资源,行政人员、行政部门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中,只能获得( )的自身利益,不得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部门窃取公共资源。
35.公共行政应当是公开的和民主的行政,公开的行政有利于(抵制),民主的行政则有利于( )、( ),有利于决策的( ),也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
36.充分地和全面地实现目的正义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 )的利益,在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时使最少受益者的( )。这样,目的正义就可以最大化。
37.行政的实质正义要求以( )、( )实质目标为指导来处理具体问题。
38.公平的概念起码在( )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那时的古埃及仍处于原始社会刚刚进入农业社会的时期。公平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原则,是人们借以维持劳动关系平衡的生活原则。
39.给公平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必须从多个角度概括。行政伦理学倾向于把公平看作是( ),它要求制定的公共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平等地对待一切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
40.在西方,公平始终是( )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西方学者那里,公平牵涉到对( )、( )、民主、权利、个人与、( )等一系列最基本的( )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和确认。 41.近代社会的公平观是随着( )和( )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42.公共行政( )公正的价值理念,而公正理念在实践上又必然落实到( )问题上。( )是公正的基础和依据。 43.社会公平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古今中外,关于公平的追求都诉诸于寻找一些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 )上,其中也包括寻找合适的( )。
44.从追求高层次的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我国公共行政应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第二,( )。 45.迄今为止,无论在什么国家,民主实践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原因在于( )环节受到忽视,造成了实践的片面发展。合理的思路应当是( ),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 46.民主的客观基础是( )。 47.民主原则的伦理化是( )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选择题
1. 依法行政可以从( )角度来加以理解。 A. 行政主体和行政权限法定 B. 行政程序法定 C. 公正行政 D. 责任行政 2. 法律、道德和伦理的关系应该是( )。
A. 法律、道德和伦理三者完全统一,完全没区别 B. 法律、道德和伦理三者各自,完全没联系
3 / 6
C. 在价值层面上,法律应服从道德评判和伦理价值导向 D. 在规范层面上,法与道德可以成为并立互补的不同规则 3. 行政伦理和行治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两者之间是( )。 A. 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的关系 B. 相互排斥、相互背离的关系 C. 相互分离、相互的关系 D. 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4. 在传统社会,行政权力( )。
A. 来源于最高统治者的授权 B. 服务于阶级统治 C. 带有人格化的特征 D. 作为统治性权力而存在 5.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 )。
A. 由或其它基本法律做出明确规定 B. 由代表国家意志的最高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授予行政机关 C. 是行政组织中的机构、部门和人员执行和贯彻国家意志的必要工具 D. 是内部的行政管理和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合法性资源
6. 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 )。
A. 廉政 B. 公正 C. 勤政 D. 行政人格
7. 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等行政主体所应遵循的基本行政伦理准则、人民群众对和公共行政部门的起码要求是( )。
A. 恪尽职守 B. 勤政为民 C. 遵纪守法 D. 道德高尚 8. 正义与公平性和公正性之间( )。
A. 正义与公平性和公正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B. 正义与公平性和公正性之间有天然的联系
C. 正义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 D. 正义在外在化和对象化的过程中表现为行为及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9. 正义作为一种重要的伦理原则,自产生以来就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概括起来就是( )。 A. 正义是人的行为的“审视器” B. 正义是人的行为的“校正器” C. 正义是社会的“平衡器” D. 正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 10.在纵向的历史过程中,大致出现过的正义观主要是( )。 A. 强力正义观和功利正义观 B. 社会正义观和历史正义观 C. 契约正义观和自然正义观 D. 神学正义观和天道正义观 11.现代行政是( )。
A. 公共行政 B. 责任行政 C. 民主行政 D. 自由行政
4 / 6
12.公共行政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包括( )。 A. 政治责任 B. 法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道德责任 13.在公共行政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 )。
A. 目的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关系 B. 手段正义与形式正义之间的关系 C. 目的正义与手段正义之间的关系 D. 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间的关系 14.实现目的正义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
A. 处理好公共利益与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B. 处理好公共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关系 C. 处理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 D. 处理好少数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 15.从哲学的层面看,可以从( )方面把握民主的性质。
A. 民主是人的自主权利的经济表现 B. 民主是人的自主权利的政治表现 C. 民主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派生物 D. 民主是人的主体性的社会表现 16.行政管理的目标是追求高层次的社会公平,因而必须处理好( )。 A. 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B.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C. 与地方的关系 D. 富裕地区、富裕的人与贫困地区、贫困的人之间的关系 17.决定我国公共行政必然追求社会公平目标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B. 行政组织自身的目的
C. 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要求 D. 解决我国事实上存在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已成为的迫切任务 四、简答题
1. 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怎样认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 2. 什么是公共行政的高效率?
3.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4. 为什么说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会让人们忽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 5. 行政伦理和行治的作用是什么?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6. 怎样看待行政体系中的行政权力? 7. 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8. 如何理解正义在行政伦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 / 6
9. 在行政伦理观中,正义原则、正义感、正义行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0.正义观有什么实践意义?
11. 所谓处理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是指什么? 12. 正义、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怎样?
13. 以理性官僚制为特征的现代行政有什么优点与缺陷? 14. 公平原则应包括哪些内容?
15. 公平原则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6. 为什么说资产阶级主张的公平是不彻底、不完全的? 17.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公平观的基本观点。 18. 公共行政的公平观怎样追求社会公平? 19. 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是什么? 20. 我国追求社会公平的着力点主要是什么? 21.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民主? 22. 怎样理解“民主”原本是一个政治学范畴?
23. 为什么说民主的客观基础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 24. 民主在社会运行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5. 民主制度、法制体系与行政伦理之间是什么关系? 26. 民主原则的伦理化与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27. 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五、论述题
1.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