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前解析】
本课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写景散文,作者是英国的彼得·西摩。本课重点一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世界“奇妙”的特点写清楚的。二是关注作者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
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会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对课文中心句的理解。 4.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能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并积累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同学们,上课伊始,咱们先来共同领略几处风光景致。 展示落日余晖、小桥流水、春草萌芽、牛羊肥美等风光图
2.集体交流:同学们,看完图片是不是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呢?下面就请说说你的感受吧!你们觉得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怎样世界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美丽、神奇、美妙、奇特、有生命力之类的词语。
3.揭示课题:大家对于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看似普通的事物中也蕴含着独特的美。今天这节课就跟我们跟随英国作家彼得·西摩,一起走进他眼中的奇妙世界!
4.板书并齐读课题:(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色彩丰富的风光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奇妙世界的欲望,为以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教师提出读书要求。 2.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 (1)我会认
① 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② 辨字形:从字形上进行区分,比较记忆。 ③ 组词语:开火车组一组。
④ 解词语:理解“雕饰、模型”的词义。 (2)我会写
① 出示生字表, 重点指导“幻、型”,强调易错处。 ② 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找出“奇妙”。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找一 找。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出第一自然段,找出关键词,相机板书:(奇妙)。
教师引导:这句话统领全文,“奇妙”的意思就是“奇特、美妙”。世界“奇妙”在何处呢?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2.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课文第一段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可以通过找关键句,明确全文是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
了世界的奇妙。相机板书:(天空 大地)
(2)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看看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全文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相机板书:(开头:总—分—结尾: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好文本。)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2课,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还初读了课文,从整体上理清了文章结构,知道了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请大家将课文读熟,并把生字认真书写两遍。
五、板书设计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事物的奇妙写具体的,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够说出对课文中心句的理解。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请大家回想一下,这一课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呢?
2.集体交流,相机板书:(天空 大地) 二、细读感悟,品味“天空”奇妙
1.自由读 2—8自然段,作者在描写天空时,写了哪些奇妙的事物? 预设:学生能找出太阳、天空、云彩、雨点、水洼、落日、星星。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表达的?请大家圈画出有关的词语。
大地
结尾:总
奇妙
天空
分 开头:总
预设:生可能会圈画清晨、一天结束、黑夜降临等词语。 3.细读感悟,品味奇妙 (1)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 学生读句子,抓关键词说奇妙之处。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住有关颜色的关键词来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作者多么善于观察,抓住天空中颜色的变化“粉红色”“蔚蓝色”,写清了清晨天空的变化过程,用大火球写出了清晨太阳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奇妙之美。
② 指名读,其他生评价。
预设1:学生可能会抓住关键词重读来体会变化。 预设2:还可能会想象画面来体会热爱之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重读和想象画面都是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好方法。咱们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③ 学生齐读第三段。 (2)第四、五自然段
① 学生读句子,抓住“形状”谈奇妙
教师引导:作者抓住事物的形状来突出其奇妙。你能想象一下,天空中的云彩都有哪些形状,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吗?
② 生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进行说话练习,也可以试着讲讲云彩的奇妙 故事。
③ 练读四、五自然段。 (3)第六自然段
① 学生交流奇妙有趣的地方。
② 师启发: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洼的有趣、奇妙。 (4)第七自然段
① 学生交流、理解“余晖”。
② 教师引导:作者善于观察,捕捉到了颜色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颜色之美、变化
之美。
(5)第八自然段
教师引导: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群星闪烁的神妙之美。 出示课件25: 5.体会奇妙、品味朗读
①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品味到了普通事物身上的美。他们的奇妙不仅 仅在于美,还在于他们在一天中的变化。
② 请同学们拿起书,就让我们怀着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来美美地读一读2——8段吧! (设计意图:学习从极普通事物的描写中,抓住关键语句,感受奇妙之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三、迁移运用,品味“大地”奇妙
1. 运用学习“天空”的方法,学生自学“大地”。 (1)教师引导:
① 10、11段中植物生长的奇妙、果实奇妙,理解“圆润”一词。 ② 12夏日树荫,植物繁茂、勃勃生机。
③ 13-15段中秋天光芒、动物、秋风落叶的奇妙。 ④ 16段中通过两个比喻句的妙用,体会冰雪的奇妙。 (2)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预设1:学生可能说秋天,秋风阵阵,树枝摇动,树叶飘落,漫天的叶子飞舞,这是多么的一幅图画呀!
预设2:还有可能说冬天,天寒地冻、好像走进了一个冰雪世界。
教师引导:此刻,你的心中是不是涌动着一种热情,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妙了!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吧!读的时候语调轻柔舒缓一些!充分地想象画面来体会读。
(3)体会奇妙的变化
启发思考:植物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这些平常所见,为什么称其为“奇妙”呢?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大地”内容,促使学生运用精读“天空”内容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
(4)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四、梳理写法、总结升华
1.作者描写的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怎么才能发现他们的美呢? 2.学生齐读17、18段。
3.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呢? 集体交流,梳理写法。 4.升华主题
教师小结,相机板书:(观察、寻找、发现美)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提炼写法,既加深了理解,又使本单元语文要素真正地落地。)
五、课后作业、拓展训练
① 教师引导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极普通的事物”,课本中的水洼、群星、大树都是要极常见的普通事物。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露珠、墙壁、石头等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② 教师引导2:再来看第二个关键词“美”,怎么写出它的美呢?联系课文的写法想一想。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要善于观察。
③ 教师小结: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是方法。如何写出来,想一想课文中的描写,把水洼比作镜子,一下子水洼变美了。大树给人们带来了绿荫,这是好处,所以是美的。同学们说的露珠,可以展开想象。石头,看起来默默无闻,却给人们带来益处。
④ 学生课下进行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四季景色的变化,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的散文,条理清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之情。为了激发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一上课,我便让他们说说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看法,进而引出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创设情境,形象感知“奇妙”一词。通过背诵诗文、欣赏图片,再次感知世界奇妙的自然风光,引出课题。创设情境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一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我调动了起来,在我的图片引导下畅谈了自己眼中的世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看得出孩子们对探索这个世界的渴望,对美的赞许,在此环节学生们还出人意想不到的说了好多的成语。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
大地
奇妙
天空
观察、寻找、发现美
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有的说像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进行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奇妙的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要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除了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更方便的途径是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