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西传统法律精神之比较

中西传统法律精神之比较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36卷第1期赤峰学院学报渊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冤

Vol.36No.12015年1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渊Soc.Sci冤Jan.2015中西传统法律精神之比较邱晓璐袁莫翠萍

渊曲阜师范大学

法学院袁山东日照276800冤

要院中国和西方在地理位置尧经济尧社会结构以及思想基础等方面风格迥异袁由此袁在法律文化方面也存在差别遥

中国古代影响最深的治国方略是人治袁而西方的则是法治观念的影响更深远遥通过对中西方人治与法治的比较分析袁探讨如何更好地完善我国法治建设遥

关键词院传统文化曰人治曰法治中图分类号院D90-05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596渊2015冤01-0045-02孟德斯鸠在叶论法的精神曳一书中袁认为法的精神要符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司法部门袁如秦野廷尉冶尧唐代野大理寺冶尧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遥法的精神是指构成法的各明朝野都察院冶遥但司法机关受到行政权的袁很难发种关系的综合与抽象袁也即法的质的规定性袁这种规定性直挥作用遥皇帝拥有一切重大案件的最终裁判权袁皇帝拥有至接体现在法中的意志遥性的意志即表现为人治袁而民主高无上的权力袁且这种权力位于三大权力之上袁不受法律的性的意志则表现为法治遥

制衡遥

一尧古代中国的人治精神

人治是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的基础上袁体现的是少1.渊二法冤律人处治于精辅神助地位的表现

遥中国古代强调野人治冶袁但并不是数或个别拥有绝对权力的人的意志遥这种人治的思想贯穿完全排斥法律的存在袁法律及其效力是皇权的最直接体现袁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中袁直至清末野法治冶这一概念传入中

且皇权不受法律的制约遥中国古代国家建立之初袁有两件事国袁人治思想才有所改变遥虽然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主张

是首要完成的袁一是修史袁即对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行整理野汇编袁二是修律袁即制定自己的法律遥即使这样袁统治者并没人法治治的冶传的统思精想神派遥

别袁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古代中国有将法律放在首要地位袁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来参渊与国家的治理遥野德主刑辅冶就是最好的体现遥2.高度集权的1.一人冤治人精治神思蕴想含的于起我源国和传发展

统法律形成之初遥在我国古代君主的政治遥我国古代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的文献中袁刑通常被解释为法律遥中国最早的法起源于部落君主制袁自上而下有一套严格的官吏制度袁地方要严格服从的征战或与征战相类似的环境中遥当这些法作为军事命令于地方袁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无限大的权利袁野普天发布时袁它意味着氏族成员的绝对服从袁同时还包含着一个之下莫非王土袁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冶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遥部落对另一个部落意志的集体压迫遥这种压迫目的是使被君主与法律的关系是院天子是法律的最根本源泉袁他的话就压迫者服从压迫者的意志袁从而维护统治袁因而就不可能体是金科玉律袁就是法律袁因而他可以任意的修改法律袁可以现多数人的意志遥所以刑不可能具有民主性尧平等性遥2.春秋法外施恩遥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以血缘或是世袭的等级制度战国时期的野人治冶尧野法治冶派别之争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为存在前提袁以维护当权者的利益为目的袁其实质就是不平社会动荡的时期袁法律制度也在这一时期走向以制定法为等的尧反民主的遥

主体的成文法体系遥这一时期形成了著名的礼法之争袁儒家二尧古代西方的法治精神

认为野为政在人冶袁强调上下尧尊卑尧贵贱的等级制袁同时还强亚里士多德认为野法治冶应包含有两重基本含义院已成调野贤人政治冶袁认为贤人不易得袁贤人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遥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袁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法家批判了这种主张袁认为应当任法而不任人遥但是法家强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遥即法治就是良法的统治遥法治精神调的任法就是任刑袁即通过刑罚来治理国家遥在这种形势下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袁就算是在中世纪袁神权占主导礼尧法只能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遥3.野人治精神冶自秦地位袁法律受到破坏袁法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也依然存在遥

之后的发展遥秦自建立以后袁废除分封制袁采用郡县制袁将地方直接归管辖袁同时废除了地方领导人的世袭制袁只允1.渊一古冤希西腊方法治法治精精神神的发展的起源遥与西发展方的法治精神最早形成于许天子位置的世袭制袁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力体系和以古希腊袁法产生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的环境中遥梭伦皇帝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人治遥这套在以后历代改革奠定了法治的基础袁经过伯利克里斯改革袁雅典民主政被沿用遥就立法而言袁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出现于皇权的治达到极盛状态袁公民可通过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遥以致立法机构袁皇帝是礼法的源头遥在司法和行政权方面袁虽然

后来很多人将雅典政治视为野法治冶遥2.古罗马法治精神的发

-4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展遥古罗马的法治精神来源于古希腊袁并将这种法律精神贯穿于古罗马的整个体系袁古罗马法的法治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袁如民主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契约自由等原则遥古罗马帝国时期袁人治精神占据上风袁一直到帝国时期结束袁法治才在一定程度上复苏袁尽管如此袁法治的传统仍有它巨大的力量遥3.中世纪人治与法治之争遥到了中世纪袁罗马法成为教会法的一个附庸遥教会试图借助法的力量来抑制王权袁于是把法律上升为神的理性袁并且宣称法律是组成神的统治的重要部分遥君主的意志不能代表上帝的意志袁君主只是上帝意志的一个执行者袁而上帝的意志体现的是被神化了的普遍的社会意志遥4.近代西方法治发展遥近代西方社会袁宗教神权因其对人的天性的扼杀以及它内部的尧等问题被人们所批判遥随着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袁许多的思想家迅速成长袁他们认为和人治是造成社会悲剧的源头遥思想家们认为权力本质上是的袁最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废除来权力袁从而维护袁这样的政治法律制度就是法治遥

渊1.二崇冤尚西法方律法治至上精遥神早的表现

在古希腊时期袁柏拉图尧亚里士多德

和斯多葛派就提出了法治优于人治袁实行三权分立的理想政体遥孟德斯鸠认为野院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袁自由便不复存在了曰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袁并暴虐的执行这些法律冶遥2.民主共和的政治遥西方的群体公民的民主出现在希腊尧罗马的城邦国家时期袁这一民主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民

主制残余遥他们在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下进行政治改革袁

大都采取贵族集体领导或者是全体公民共同掌管国家政权的形式来巩固和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遥法律制度的内涵是

保障公民自由和平等袁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服务的遥无论属于哪一种法治模式袁都体现着神圣不可侵犯遥

三尧中西方法的精神差异的缘由渊中一国冤地所处理位的置地的理差位异置院相大对陆较与为海封洋

闭袁这就使得中国的

传统法律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而发展缓慢遥统治者严格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袁法律的制定与实行体现的是统治者的意志遥这种人治的观念已经深入当权者的统治过程中袁很难被轻易改变遥

与中国明显不同的是袁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袁这一地理环境带来了航海贸易的繁荣袁也导致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遥法治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袁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袁频繁的海上贸易袁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袁更重要的是各国文化的汇集袁使众多法学家意识到民主尧自由的重要性袁以及法律袁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性遥

渊中二国冤经济传统政的人策的治差精异神院袁重形农成抑于商封与建重社会商政时策

期袁这种精神

形成离不开重农抑商的经济遥自秦确立重农抑商之后袁历朝历代都在沿用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袁加着统治者对于商业的不鼓励袁商人地位低下袁很难形成自由贸易的环境袁个利意识也就很难形成遥西方社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贸易的发展袁很早就-46-出现了商人阶层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海上贸易的进行袁使得公民打破了以往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袁交易双方建立起平等自由的交易观念遥公民的权利意识觉醒袁普遍相信法律的作用袁并且在社会中本着平等尧民主尧自由的观念进行交往遥

(三)社会结构的差异院封闭与开放

自秦统一中国袁建立起第一个集权国家后袁基本上历代都在沿用这一制度遥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袁皇帝将立法权尧司法权尧行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袁通过选拔袁形成一套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遥整个社会缺乏产生自由尧平等价值的氛围遥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极为自由的经济使得西方国家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社会结构遥人与人尧人与社会以及城邦之间的交往袁更多的是建立在自由尧平等的基础上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袁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起一种能够制衡权力的法律制度袁并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遥

渊在四原冤思始想社会基础袁的没差有异律伦约理束性人和们法理的只性

是氏族内部的习

惯袁并且氏族的发展和氏族内部成员的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族长遥国家建立后袁虽制定了法律袁但是法只是在人们犯罪后进行惩罚的工具袁这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有关遥依照儒家思想袁普遍的和和谐与稳定的理想状态并不是通过法律或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而获得的曰理想的也不是依靠好的法律来统治袁而是靠贤人来统治袁贤人的使命在于以其言传身教教导人民怎样过有德行的生活遥而在西方社会袁受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影响袁人们更加推崇理性袁认为法律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约定袁有善恶之分袁且人定法不能超越自然的法则遥且西方是人志的表达者袁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让渡遥人们希望法律能够约束的权力袁并借助法律反抗的遥

四尧总结

中国古代形成以人治为主的法的精神袁西方社会形成以人治为主法的精神袁这主要于中国和西方在地理位置尧经济尧社会结构以及思想基础等方面不同造成的遥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实践证明袁民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袁没有民主袁法律就可能为者所垄断袁法治有利于实现平等和民主遥通过比较中西方法的精神的不同袁了解中国古代人治和西方法治的利弊袁对于完善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遥

要要要参要考要要文要要献要要院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也1页张出中版社秋.,2006.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大学

也也23页页严[法存]勒生内.法治窑达的维观念德.当与代体主制要[M].法律北体京系:商[M].务印上书海馆:上,2013.

出版社,1984.

海译文

也也54页页[[法古]希孟腊德]斯亚鸠里.士论多法德的.精政神治[M].学[M].北京北院京商:商务印书馆,1996.

渊务责出任编版社辑

,1982.

徐阳冤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