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共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 D 】1-97 A.《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B.《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 C.《科学构想》
D.《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2.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 C 】1-88 A.《诗经》 B.《礼记》 C.《尚书·周书》 D.《春秋》
3.1918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思想库)是【 B 】1-103 A.福特基金会 B.兰德公司 C.胡佛研究所 D.美国企业研究所
4.属于支持系统的子系统是【 A 】3-190 A.信息传播 B.问题 C.目标人群 D.环境
5.强调权威的多元化、权力的分散化以及国家与社会、与市场的双向互动的理论是【 C 】3-202 A.新公共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治理理论 D.精英理论
6.在决策中,能使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 B 】3-206 A.简单多数规则 B.全体一致规则 C.绝对多数规则 D.需求显示法则
7.问题认定之后,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 D 】6-278 A.移植 B.论证 C.方案评估 D.确定目标
8.从时间进程上来看,规划主要存在于【 C 】6-287 A.执行与评估之间 B.方案确定之后
C.目标的确定与抉择之间 D.执行的主体确定之后
9.参与行政决策规划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6-292 A. B.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 D.公众
10.抉择的第一个环节包括论证、探究以及【 C 】6-308 A.审议 B.评估 C.对话 D.采纳
11.决策者择定的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这一程序指的是制定过程中的【 D 】6-314 A.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B.主体的合法化 C.形式的合法化 D.内容的合法化
12.将公共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B 】7-320 A.制定 B.执行 C.监控 D.评估
13.公共变动的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 B 】9-403 A.埃德文·阿曼达等人 B.萨巴迪尔等人 C.亚瑟·施莱辛格 D.查尔斯·琼斯
14.公共变动的学习模型强调理解和预测变动的关键所在是【 A 】9-403
A.信念和学习的动态变化 B.亚系统外部的变化和学习
C.倡议联盟间的互动和学习 D.稳定的系统因素的影响和学习 15.公共调整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C 】9-411 A.渐进调适原则 B.追踪反馈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及时评估原则
16.公共终结的一种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是【 D 】9-420 A.合并 B.缩减 C.替代 D.废止
17.学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是【 C 】10-430 A.理论创新 B.研究 C.分析 D.概念界定
18.与学术性研究组织比较,应用性研究组织的主要特征是【 B 】10-441 A.以积累学理性知识为导向 B.以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导向 C.以学习知识为导向 D.以构建过程模型为导向 19.分析师的角色应当是【 A 】 10-446
A.与公共决策者形成共生的合作关系 B.与公共决策者形成寄生的依赖关系 C.作为公共决策者全知全能的指导者 D.作为公共决策者的驯服工具 20.公共接续主要探讨的是这样一种关系【 D 】9-415 A.调整与创新的关系 B.稳定与断裂的关系 C.变动与终结的关系 D.新与原的延续性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公共个案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 ABCE 】1-82 A.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B.制定研究计划 C.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 D.申请研究经费 E.起草研究报告
22.公共的直接主体主要包括【 BCE 】3-183 A.评估系统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利益集团 E.代议机关
23.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BDE 】6-288/2 A.结果 B.目标人群 C.可行性评估 D.法规 E.执行机构
24.理性主义过程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而理性人被赋予的特征是【 ACE 】4-228 A.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B.他的公正、客观和理性是极为有限的 C.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D.他拥有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E.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25.就系统本身来说,促成稳定的动力因素包括【 BDE】9-394 A.评估机构的稳定 B.本身的稳定 C.环境的稳定 D.主体的稳定
E.网络的稳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大众传播对议程设置的影响。3-221 答:
(1)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议程。 (2)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 (3)构建“第二现实”。
27.简述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4-231 答: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C.E.Lindhlom)构建的。他的渐进主义( IncremenLalism)思想始于1953年,而于1959年发表于《公共行政洋论》春季号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渐进调适的科学”( Science of Muddling Fhruugh)这一概念。林德布洛姆是在批评理性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建构新模型的。 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
(1)共实际上只是过去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2)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 28.简述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6-318/319 答:
危机决策一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逆转性,它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和在相当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一般而言,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第二,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第三,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29.简述接续的含义及其在过程中的意义。9-415/416 答: 一、含义
以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被新的、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所替代。 二、意义
1、接续有利于保持的稳定。 2、接续有利于变动的实现。 3、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的认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上下来去”执行模型的内涵。4-241 答:
公共过程模型须借助于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第二是公共的经验认识,在中国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这两种资源往往能够以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获得某种一致性。这样,我们就可以考虑做出这样的尝试,即通过整理思想关于认识论、思想方、工作方的思想资料,构建一个新的过程模型。鉴于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足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我们从总体上称之为“上下来去”过程模型。这里构建的“上下来去”过程是一个逻辑过程。在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虚线隔开,表示划分是相对的。过程是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公共的主体足执政党和公共权力机关,它们只有在自主的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地、完全地按照“上下来去”——基于中国经验的过程理论模型决策路线去制定和执行。这里说的“自主”,既包括主权国家能够完全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和行动,也包括地方和下属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在统一的战略、策略之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条件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当时当地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31.试述影响公共评估的主要因素。8-373/374 答:
(1)信息、资料
准确的信息资源是高质量评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制定者与执行者
不论是在评估的计划阶段,还是在评估的实施阶段,都需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对评估的意义和作用有清楚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评估活动对本次过程和下次过程都有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认同度,维护的权威。
(3)目标
目标是评估的依据和前提。 (4)的沉淀成本
的沉淀成本主要指在运行过程中投入了较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风险和时间等,而目标有待进一步实现。 (5)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科学的评估应该是多种评估方法的互相协凋,按需适时运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交管部门拟加大对交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据有关媒体2012年6月中旬报道,国家正计划修改已经施行两年有余的11号令《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目前本次修改意见稿正在基层征集意见。意见稿增加了多项驾考新规定,同时还对驾车新手加大了管控力度,规定一年内的新手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时,必须由持相应及以上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交管人士表示,此项规定如果得以实施,他们将在高速公路的进出口处加大管控力度。
修改意见稿中还将调整对违规行为的记分。一些司机为了躲避电子的曝光,用光盘、纸片甚至树叶等遮挡号牌,目前的处罚标准是罚款200元,扣6分。在这一处罚标准下,北京市交警每天还是能查到数十起此类违规行为。修改意见稿中,对未悬挂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故意遮挡或者污损机动车号牌等违规行为的扣分由6分提高到12分(每位司机每年只有12分);对闯红灯者的处罚也将由扣3分提高到6分。 (1)请回答什么是公共的管制功能。2-152
(2)试从的管制功能出发,分析修改第11号令的目的。 答:
(1)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目标。主体要制约、禁止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对象不发生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对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
(2)修改第11号令的目的是制约人们的不安全交通行为,例如,闯红灯,遮挡号牌,新手在超速公路驾驶等。 33.院士制度负面新闻不断,两院讨论改革制度
我国院士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问题。一些院士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我国实施院士制度以来,其称号与行政级别挂钩问题,、企业家增选为院士的问题一直饱受外界的质疑和诟病。
在2012年召开的院士大会上,无论是大会工作报告,还是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报告,都涉及院士制度改革。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要求“一定要把好院士增选的道德关,”以抵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浮躁之风对院士队伍的冲击。
院士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近年来,院士增选过程中掺杂的一些非学术因素,不时被媒体曝光,备受社会非议。
此前,由中科院等机构组成的工作组同18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一起,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调研,最后提出了改进与完善院士制度的报告。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同时召开各学部会议,对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两院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引起了的高度关注。按照新的部署,“改进与完善院士制度”的制定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牵头,会同中国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承担。
(1)简述公共问题进入议程的三个突出条件。5-270/271 (2)试分析院士制度改革问题是如何进入议程的。 答: (1)
(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2)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调研,然后提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