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

2021年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

1、化合价

常用元素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Cu:+1,+2 F:-1

Ca、Mg、Ba、Zn: +2 Fe:+2,+3 Cl:-1,+1,+3,+5,+7 Al:+3 O:-2 Mn:+2,+4,+6,+7

S:-2,+4,+6 P:-3,+3,+5 N:-3,+1,+2,+3,+4,+5

2、氧化还原反映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反映 本质:电子转移(涉及电子得失和偏移) 特性:化合价升降

氧化剂 (具备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 (具备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 —氧化产物 口诀 :氧化剂- -得 ---降 ---(被)还原 还原剂-- 失 --- 升 ----(被)氧化

四种基本类型和氧化还原反映关系

置换 氧化还原反映 化合 分解 复分解

3、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削弱

4、离子反映

定义:有离子参加反映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 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H3PO4等),气体(CO2、SO2、NH3、H2S、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先后均有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先后原子个数,电荷数与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1、与否产生沉淀 (如:Ba2+ 和SO42-,Fe2+ 和OH-) 2、与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OO-) 3、与否生成气体 (如:H+和CO32-,H+和SO32-) 4、与否发生氧化还原反映(如H+、NO3-和Fe2+,Fe3+和I-)

5、电解质

强酸

强电解质

强碱

电 解 质

弱电解质

弱碱 盐

NaOH、KOH、Ca(OH)2、Ba(OH) 2NaCl、NH4NO3、BaSO4、AgCl等

H2CO3、H2SO3、H3PO4、H2S、HClO、CH3COOH、苯酚

NH3· H2O、不可溶碱 如Cu(OH)2、Fe(OH)3

HCl、HBr、HI、H2SO4、HNO3 HClO4

弱酸

6、放热反映和吸热反映

化学反映一定随着着能量变化。按照反映先后能量高低化学反映可分了放热反映和吸热反映。

放热反映:反映物总能量不不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映。

常用放热反映: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映。 吸热反映:反映物总能量不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映。

常用吸热反映:盐类水解、Ba(OH)2·8H2O和NH4Cl反映、灼热碳和二氧化碳反映。

7、物质量

1、各个物理量名称符号单位 物理量 质量 物质量 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量浓度 质量分数 微粒数目 符号 m n M Vm c ω N 单位 g mol g/mol L/mol mol/L 无 无 2、各物理量之间转化公式和推论 (1)微粒数目和物质量

n=N/NA 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规定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物质量和质量

n=m/M m=nM

(3)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量

n=V/Vm V=nVm 原则状况下:Vm=22.4L/mol (4)物质量浓度与物质量关系 (对于溶液) a、物质量浓度与物质量 c=n/V n=Cv

3、配备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 ①计算:固体质量或稀溶液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或滴定管量取液体(精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移液:冷却到室温时,用玻璃棒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容量瓶中 ⑤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所有转移至容量瓶中

⑥定容:加水至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

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正好与刻度线向切

⑦摇匀: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贴签

必要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或滴定管(量取液体质量),烧杯、玻璃棒、

容量瓶、胶头滴管。

8、物质构造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构成

原子构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因此质子数=电子数

2、 原子表达办法

A:质量数

A X Z

Z:质子数 N:中子数 A=Z + N

决定元素种类是质子数,拟定了质子数就可以拟定它是什么元素 3、同位素

质子数相似而中子数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16O 和18O 12C和14C 35Cl和37Cl 4、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 不带电微粒: 电子数=质子数 带正电微粒: 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带负电微粒: 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质子数=原子序数(即在周期表中标号) 5、1-18元素 (请按下图表达记忆)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18号元素,最活泼金属元素是Na ,最活泼非金属元素是F ,

最活泼金属所相应氧化物是Na2 O ,所相应碱是NaOH,呈两性氢氧化物是Al(OH)3 ,酸性最强是HClO4 ,最不活泼元素是稀有气体(He Ne Ar),重要看题目给出稀有气体是哪种元素咱们就填哪种。

1—19号元素,最活泼金属元素是K 碱性:NaOH > Mg(OH)2 > Al(OH)3 酸性:HClO4 > H2SO4 > H3PO4 > H4SiO4

6、元素周期表构造

短周期(1、2、3周期)

周期(7个横行)

长周期(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 (18个纵行,16个族)

副族(7个)(ⅠB-ⅦB) 0族 Ⅷ族

元 素 周

7、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8、元素周期律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削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削弱)

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长---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削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

渐削弱)

故非金属性最强是F 金属性最强Cs ( 铯 ) 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如:F2 > Cl2 >Br2 > I2 非金属性越强 ( 氢化物稳定性越强 ) 如稳定性: HF > HCl > HBr > HI 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酸性越强

如酸性:HClO4 > H2SO4 > H3PO4 > H4SiO4

金属性越强 ( 与水或酸反映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映越激烈) 如激烈限度 Cs > Rb > K > Na > Li 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碱性越强 如碱性: NaOH > Mg(OH)2 > Al(OH)3 9、化学键

定义:原子之间强烈互相作用力 极性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式形成化学键

如何判断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非极性键:相似非金属原子之间 A-A型 如 H2 O2 N2 O3 中存在非极性键 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 A-B型

如 NH3 HCl H2O CO2中存在极性键 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化学键

如何判断离子键: 活泼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离子键

如 NaCl MgO Mg Cl2等中存在离子键 NH4Cl NaOH NaNO3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化合物。

如HCl、H2SO4、CO2、Cl2等

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化合物。

如NaCl、MgCl2、KBr、NaOH、NH4Cl 、CaCl2等

9、几种重要金属

1、金属通性

导电、导热性 ; 具备金属光泽 ;延展性 2、金属冶炼普通原理 (1)热分解法

合用与不活泼金属,如Au、Ag、Cu冶炼 (2)热还原法

合用与活动性普通金属,如Fe、Pb冶炼 (3)电解法

合用与活泼金属冶炼,如Na、K、Al冶炼

10、烃

1、有机物

a、概念

含碳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无机物外。 b、构造特点

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以和四个原子结合 B、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结合形成碳链,碳原子还可以 和其她原子结合。

C、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三键, D、碳碳可以形成链状,还可以形成环状 因此有机物种类繁多

2、烃-------仅含C、H化合物。 3、甲烷 a、分子构造

H (1)分子式 CH4 (2)构造式 )构造简式 CH4 H (C 3H

H

(4)电子式 (H · 5)空间构造 正四周体构造 b、物理性质

· ·

·· H · H · C · · H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不大于空气气体,是沼气、天然气、坑气重要成分 c、化学性质

(1)氧化反映(CH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H4 + 2O2 CO点燃 2 + 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 (2)取代反映 ( 甲烷特性反映 ) CH4 + Cl2 CH光照 3Cl + HCl 取代反映定义

有机物分子中一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她原子或原子团代替反映。 (3)受热分解

高温

CH4 C + 2H2

(4)甲烷用途

甲烷可以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原料制备氯仿(CH3Cl)、四氯化碳、碳黑等。 4、烷烃

a、定义: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别的价键所有与氢结合烃称之为烷烃,由于碳所有价键都已经充分运用,因此又称之为饱和烃。 b、通式:CnH2n+2

如:甲烷(CH4)、乙烷(C2H6)、丁烷(C4H10) c、物理性质

随着碳原子数目增长,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再变为固态。碳原子数不大于等于4烷烃是气态。 5、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似,但构造不同现象,称之为同分异构现象。具备同分异构现象物质之间称为同分异构体 6、乙烯、烯烃 a、乙烯 (1)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不大于空气。 (2)分子构造

H H 分子式 C2H4 构造式 H-C==C-H 构造简式 CH2==CH2

空间构造 所有碳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3)化学性质 A、氧化反映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b、燃烧

点燃 C2H4 + 3O2 2CO2 + 2H2O

B、加成反映 CH2 = CH2 + Br2CH2 = CH2 + HCl CH2 = CH2 + H2O CH2 = CH2 + H2

CH2Br-CH2Br CH3-CH2Cl CH3-CH2OH CH3-CH3

加成反映: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原子与其她

原子直接结合反映。

C、聚合反映

n CH2 = CH2催化剂

聚合反映:由相对分子质量笑化合物分子结合生成相对分子量大高

分子反映。通过加成反映聚合反映叫做加聚反映

(5)乙烯用途

a、水果催熟剂 b、石化工业重要原料,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乙烯产量是衡量一种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重要标志之一

b、 烯烃

分子中具有碳碳双键链烃。是一种不饱和烃。 通式 C nH2n 化学性质

(1)能燃烧 (2)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3)能发生加成反映。使溴水褪色。 7、苯 a、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香味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不大于水。 b、分子构造

分子式 构造简式:

空间构造:苯分子中,碳碳之间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键。苯分子中,所有碳氢都在同一平面上。 c、化学性质 (1)氧化反映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燃烧

点燃

2C6H6 + 15O2 12CO2 + 6H2O

(2)取代反映

(3)用途 a、做有机溶剂 b、做化工原料 8、石油

( 硝化反映 )

石油成分:重要成分是碳和氢。只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构成混合物。

石油分馏:是一种物理变化。依照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不断地加热汽化和冷凝液化将它们分离出来。 (是一种物理变化)

11、烃衍生物

1、乙醇 a、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液体。和水能以任意比互溶。良好有机溶剂 b、分子构造

H H H C C O H H H 分子式 C2H6O 构造式:

构造简式:CH3CH2OH 或C2H5OH 官能团:羟基 —OH c、化学性质 (1)与钠反映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2)氧化反映

燃烧:C2H6O + 3O2 2CO2 + 3H2O 催化氧化:2CH3CH2OH+O2 (3)酯化反映

CH3COOH + HOCH 2CH浓硫酸3 CH3COOCH2CH3 + H2O

点燃

2CH3CHO + 2H2O

d、乙醇用途

燃料、消毒(75%)、有机溶剂、造酒 2、乙醛 a、分子构造 分子式:C2H4O

H O H C C H

构造式: H

构造简式:CH3CHO 官能团:醛基 —CHO 3、乙酸 a、分子构造

分子式: C2H4O2 构造式 构造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 —COOH b、化学性质

(1)酸性 比碳酸酸性强

如: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CO2

H

HCH

OC

O—H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酯化反映 (用饱和Na2CO3来收集乙酸乙酯) CH3COOH + HOCH2CH3 CH浓硫酸 3COOCH2CH3 + H2O 5、酯 a、物理性质

密度不大于水,难溶于水。低档酯具备特殊香味。 b、化学性质 水解反映 a、酸性条件下水解

稀硫酸

CH3COOCH2CH3 + H2O 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NaOH CH3COONa + HOCH2CH3

12、蛋白质 油脂 糖类

◆油脂成分

油(液态) 不饱和高档脂肪酸甘油酯,如油酸甘油酯 油脂

脂肪(固态)饱和高档脂肪酸甘油酯,如硬脂酸甘油酯

是由各种高档脂肪酸(如油酸:C17H33COOH;硬脂酸:C17H35COOH)甘油所生成甘油酯。 其构造式为

R1COOCH2 R2COOCH

R3COOCH2

◆油脂化学性质(c) 1、 油脂水解(即酯水解)

(1)碱性条件水解----也称皂化反映

HOCH2

C17C35COOCH2 HOCH + 3C17H35COONa C17H35COOCH + 3NaOH HOCH2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固态) 甘油 硬脂酸钠 ▲糖类 糖 类 含

C、

葡萄糖C6H12O6 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映,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单糖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0 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因此,水解后能发生银镜反

二糖

麦芽糖C12H22O10 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水解后能发生银镜反映。 淀粉(C6H10O5)n 水解生成葡萄糖。水解后能发生银镜反映

多糖

纤维素(C6H10O5)n 水解生成葡萄糖。水解后能发生银镜反映

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由于n值不同 有关方程式 1、蔗糖水解

C12H22O10 + H2O C6H12O6(葡萄糖) + C6H12O6(果糖) 2、麦芽糖水解

C12H22O10 + H2O 2C6H12O6(葡萄糖) 2、 淀粉水解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葡萄糖) 4、纤维素水解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葡萄糖)

淀粉性质:淀粉是一种白色,无味粉状物质,不溶于冷水,淀粉是一种非还原性糖,在催化剂作用下,能水解成最后产物葡萄糖. 淀粉用途有(1)淀粉是食物重要成分,是人体重要能源;

(2)可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3)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

为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蛋白质

1、蛋白质构成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构成,在酸或碱存在条件下能发生水解,水解最后产物是氨基酸. 2、蛋白质性质

(1)盐析定义是溶液中加入某些浓无机盐类而使溶解物质析出过

程。它是一种物理过程,运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2)变性是蛋白质在加热,强酸,强碱,铅,铜,汞等重金属盐

类,及甲醛等条件下凝结,_变性后蛋白质失去了生物活性,是一种不可逆过程

(3)颜色反映是指蛋白质溶液遇浓颜色变黄。 (4)运用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可区别羊毛与棉花。 3.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 注意:油脂不是高分子

4、光化学烟雾污染气体为NO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