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堵转和负载试验的方法。 2、 用直接负载法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3、 测定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参数。

二、 预习要点

1、 画出伏安法测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的电路图。

2、 △型接法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以及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 画出感应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图,说出各部分的物理意义。

4、 堵转实验是测感应电动机的哪些参数,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已知UKL,IKL,PK)。 5、 空载实验是测感应电动机的哪些参数,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已知U0L,I0L,P0)。 6、 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指哪些特性?

三、 实验设备及挂件排列顺序

元件形式 型号 DD03 DJ23 DJ16 D33 D34-3 挂屏 D32 D42 D31 D55-3 校正直流测功机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交流电压表 单三相智能功率、功率因数表 交流电流表 三相可调电阻器 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 智能转矩、转速、输出功率测试 名称 导轨、测速发电机及转速表 四、 实验过程

1、 伏安法测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外电源用电枢电源,调至50V) I(mA) U(V) r(Ω) 30 A相定子绕组 40 50 30 B相定子绕组 40 50 30 C相定子绕组 40 50 1

2、 空载实验

启 动:将交流调压器调至最小,接通并调节调压器,使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压U0=1.2UN。 测 量:降低电源电压,直至电流或功率显著增大为止,测取空载线电压、线电流和功率。(U0=UN必测)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数据 U0L(V) UAB UBC UCA IA0 I0L(A) IB0 IC0 P0(W) P01 P02 U0L (V) 计算数据 I0L (A) P0 (W) 3、 堵转实验(注意:做堵转让实验时操作要快。)

启 动:将交流调压器调至最小,接通并调节调压器,使异步电动机的短路电流IKL=1.2IN。 测 量:降低电源电压,使IKL从1.2IN减小到0.2IN,测取短路线电压、线电流和功率。(IKL=IN必测)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数据 UKL(V) UAB UBC UCA IAK IKL(A) IBK IBK PK(W) PK1 PK2 UKL (V) 计算数据 IKL (A) PK (W) 4、 负载实验

启 动:将交流调压器调至最小,接通并调节调压器,使异步电动机达到额定电压UN,调整直

流测功机的励磁电流If=100 mA,并调整负载电阻使异步电动机的电枢电流达1.2IN。

测 量:减小负载直至空载,测取定子电流、输入功率、转速、转矩和负载电流。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数据 I1(A) IA IB IB 2

计算数据 P12 IL (A) n (r/min) TL (N·m) I1 (A) P1 (W) P1(W) P11 电机学实验报告——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分数

1、 短路特性

I(mA) U(V) r(Ω) r1D(Ω) 2、 堵转特性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数据 UKL(V) UAB UBC UCA IAK IKL(A) IBK IBK PK(W) PK1 PK2 UKL (V) 计算数据 IKL (A) PK (W) cosΦK 30 A相定子绕组 40 50 30 B相定子绕组 40 50 30 C相定子绕组 40 50 姓名 学号 分组

根据短路实验数据计算堵转参数r1,x1σ,r2’,x2σ’。(注:r1=r1D(直流电阻))

1

3、 空载实验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数据 U0L(V) UAB UBC UCA IA0 I0L(A) IB0 IC0 P0(W) P01 P02 U0L (V) 计算数据 I0L P0 cos(A) (W) Φ0 U02 pCu1 P0’= P0-pCu1 (1) 绘制曲线P0’=f(U02),根据曲线分离铁心损耗pFe和机械损耗pmech(P0’=P0-pCu1=pFe+pmech)。 (2) 根据空载实验数据以及铁心损耗pFe计算励磁参数rm,xm。

P0’(W) U02(V2)

4、 负载实验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数据 I1(A) IA IB IB P1(W) P11 P12 IL n TL (A) (r/min) (N·m) 2

计算数据 P2 (W) s (%) I1 (A) P1 (W) cosΦ η (%) 绘制工作特性曲线n=f(P2),s=f(P2),TL=f(P2),I1=f(P2),cosΦ=f(P2),η=f(P2)。

n(r/min) P2(W)

TL(N·m) P2(W)

cosΦ P2(W)

3

s(%) P2(W)

I1(A) P2(W)

η(%) P2(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