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来源:华佗小知识
声.热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时她的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太空能进行授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王亚平讲课时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2.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空气才能传播声音 B.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小 C.任何时候歌声总是使人喜欢的

D.对着障碍物说话,可能会听到回声

4.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5.《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了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6.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B.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响度不同 C.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

7.(2分)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

8.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9.下列对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B.某物体正在振动,人耳肯定听到了声音 C.声音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第1页 共18页 ◎ 第2页 共18页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0.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耍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传播速度

11.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12.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3.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禁止广场舞活动

C.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4.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15.下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筋,____________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16. 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

(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第3页 共18页 ◎ 第4页 共18页

(3)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4)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铅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快速拖过,纸上可以看到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

A.(1)(2) B.(2)(3) C.(2)(4) D.(3)(4)

17.如图所示,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8.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19.星光中学有一个l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0.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第5页 共18页 ◎ 第6页 共18页

21.如下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琴轴

琴枕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2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23.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24.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可知乙的心率和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分别为( )

A.48次/min,25 mm/s B.48次/min,36 mm/s

C.75次/min,45 mm/s D.75次/min,25 mm/s

25.经常作为体温测量的工具为温度计,下列说法与温度计相关错误的是: A、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 C、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D、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色拉油、酒精等液体

26.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出现了电子式体温计,但它仍存在示值准确度受电子元件及电池供电状况等因素影响,且测量稳定性差的缺点。而玻璃体温计具有示值准确、稳定性高的优点,所以深受人们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的信赖,今后一段时间仍难以替换。某体温计的示数是如图所示,某粗心的护士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用

第7页 共18页 ◎ 第8页 共18页

它直接去测甲、乙两人的体温,体温计先后的示数是39℃和39.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乙的体温可能是39.5℃ C.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一定是39.5℃ D.甲的体温可能是39℃,乙的体温可能是39.5℃

2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2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二、填空题

29.经常看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__________减弱噪声。

30.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31.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32.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声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时间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通过计算发现相差_________s.(V声=340m/s)

33.(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 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 弹起(填”会”或”不会”)。

第9页 共18页 ◎ 第10页 共18页

34.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35.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并归纳得出结论。(重复答案只算一个)(3分)

结论1. 结论2. 结论3.

36.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齿轮,因为它刮碰纸片的 最大。

第11页 共18页 ◎ 第12页 共18页

37.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38.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____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__________℃。 39有一支温度计,它上面所标的0~100℃之间有100个刻度线,用它测量温度时,多次发觉它和用别的温度计测量的读数不同.于是,小明同学决定检验一下.结果发现: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插在实际为100℃的沸水中时,示数96℃.那么,这支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_________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此读数有估计值),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4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

4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有些发声体的振动明显,很容易被观察,但更多的发声体振动微弱,不易被观察,例如发声的音叉.这时我们就想办法把微小的振动放大,把不易观察的现象变得易于观察.这种方法叫转化法.在小明的实验中,发声的音叉将塑料泡沫小球弹起,如图所示.那么,在这个实验中起到转化作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开始塑料泡沫小球弹起的幅度较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 .小明还想用这些器材研究音调与发生体振动快慢的关系,于是他想先快速敲音叉,然后慢慢敲,分别听音叉发出的声音.他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改变音叉的音调.

第13页 共18页 ◎ 第14页 共18页

42.墨墨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5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乙钢丝时发出的声音刺耳尖锐,这说明它的 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分) 两根钢丝。(2分)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是为了研究 。(2分) 四、计算题

43.(5分) 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他们对着前方680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贺州!”(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五、综合题(题型注释)

44.(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Hz.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第15页 共18页 ◎ 第16页 共18页

(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和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上 / 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上 / 下)拐弯。

第17页 共18页 第18页 共1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